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党员教育提升素质 农民培训培育技能

党员教育提升素质 农民培训培育技能

来源:爱玩科技网


党员教育提升素质 农民培训培育技能

孙端镇委党校围绕“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宜居水乡”这一主题,积极寻求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合点,积极探索“送教到企业、培训进农户”的培训模式,积极开展有思想、有文化、有技能、会经营的“三有一会”新型农民素质培训,积极创新党校教育模式,实现了教育培训的全员、全程、全覆盖。

篇一:党员教育致力于提升素质,永葆先进飘扬的党旗之一:二册一证,输送新鲜血液要提高党员整体素质,首先应从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这个源头抓起。2004年起我镇推行“两册一证”制度,实现培训管理规范化。“两册一证”即《学员手册》、《培训登录册》和《党校培训结业证》。学校在采取专家“指”路、典型“引”路、课堂“探”路、实地“踏”路、网上“寻”路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的同时,建立请假考勤、作业完成、网上学习、考核结业等制度,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规定全年听十堂党课,完成四次作业,开展一次入党动机思想交流,完成“绍兴县时代先锋网”远程教育十一讲计579分钟的视频课件学习及网上考试。每年总有近100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培训。 “两册一证”制度的实施,规范了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确保了培训质量,提高了党员发展工作的水平,同时也对党员考察培养机制、学习动力机制,长效教育机制的构建发挥了作用。绍兴日报、绍兴县报、绍兴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大地、绍兴通讯等多家媒体报道我镇“二册一证”培训情况,已成了全县乡镇基层党校学习的典范。飘扬的党旗之二:按单下厨,创设流动党校为破解基础支部党员教育“集中难、到会难、覆盖难”的问题,2006年,我校率先探索党员点题、支部定时、党校送教的“1+X”流动党校教育模式。“1”指上一堂党课,内容涉及政治素质教育、科学发展观等,“X”指上一堂实用技术课,由村党支部“点菜”,镇党校组织相关专家、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开展“菜单式”培训。由于培训内容是党员所需,培训形式灵活机动,授课方式又喜闻乐见,农村党员到课率都在95%以上,有效克服了农村党员教育效率低下的老大难问题。五年中,“1+X”流动党校开展培训近160场(次),培

训基层党员干部近9000余人次,成为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载体和“助推器”,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认可与欢迎。 “1+X”式流动党校已成为孙端镇农村党员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绍兴日报于2008年9月21日在头版报眼作了《党支部“点菜” “菜单式”教育--孙端千余农村党员完成“1+X”培训》的报道,绍兴县报于2010年12月31日在头版头条作了《这样的党课我们都喜欢上》的报道,并在《新农村》、《大地》等杂志上发表,还在浙江宣传、绍兴党建、绍兴县党建、绍兴日报、绍兴县报、柯桥网等众多媒体上报道。 “1+X”式流动党校服务中心、培训有效、不断凝心聚力。相信“1+X”式流动党校培训模式,会培养出更多素质过硬、作风正派的新时期党员后备力量与党员干部,会在夯实基层基础、凝聚基层力量、加快实现孙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上发挥更大作用。飘扬的党旗之三:创新载体,开辟党建讲坛在县委组织的倡议下,孙端镇审时度势,“新农村党组织建设•孙端大讲坛”应运而生。县委组织部领导亲自给我镇村镇部门的党员领导干部上了第一课“农村党员干部要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县农业局领导给种养专业户进行“现代农业二区建设”培训,县委党校校长给孙端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企业转型升级培训”等。孙端镇把“大讲坛”作为开展“评星晋级”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其中包括增强党性教育的“必修课”,加强创业技能的“专业课”,提高综合素质的“选修课”。 由于农村基层党员类型众多、绝大多数又处于生产工作第一线,针对不同的教育培训对象,精心设计教育内容,灵活组织培训班级,实行分类分层教育。以行政区域划分17个村(居)和一批骨干企业为教育的基本单位;以年龄划分为50岁以上、35—50岁、35岁以下三个层次进行教育;以行业特点划分为企业岗位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孙端大讲坛”采用了分类、分层的教育模式,突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开展“新农村党组织建设•孙端大讲坛”百场系列活动,全面提升基层党员和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飘扬的党旗之四:红心向党,承继光荣传统今年是中国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孙端委党校在全镇党员中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红色系列活动。 一、学党史、增党性。一是上好一堂党史教育课。利用“1+X”式流动党校模式为全镇党员送上“学党史,增党性,永远跟党走”的16堂党

课,共有1200余名党员接受了党史教育;二是举办一次党史知识竞赛。进行了百题党史知识竞赛,有近200名党员参加;三是阅读一本红色书籍。党校购买了一批红色经典书藉供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阅读;四是组织一次法制廉政教育活动。组织了新当选的村两委会成员在委党校接受一次法制廉政教育。 二、寻足迹、感党恩。一是开展了一次红色之旅。组织8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到嘉兴南湖瞻仰了遗迹,安排优秀党员开展一次参观学习活动;二是组织新党员宣誓仪式。7月1日上午全镇30位新党员来到浙东抗日英雄纪念碑前举行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参观了马青事迹陈列室;三是开展一次红歌比赛活动。围绕“永远跟党走”这一主题,举办了一次全镇红歌比赛活动。 三、重服务、讲奉献。组织了一次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并紧紧围绕镇“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宜居水乡”的工作主题,为洁美孙端起带头作用。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宣传了中国党的丰功伟绩,展现党的光辉历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增强对党的向心力、凝聚力。从而增进人们思想共识,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篇二:农民培训致力于培育技能,富民强镇希望的田野之一:关注民生,实践培训富民孙端委党校把关注民生、教育富民作为农民教育的重点工作,实施“三大培训工程”。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向科技能手、经纪人、企业家转变;二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为“三农”发展培养致富能人和技术骨干;三是预备劳动力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村青年的职业技能;四是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工程,帮助他们稳定就业,融入城市社会。2010年“三大培训工程”实施情况:实用技能创业培训525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265人,岗位技能培训210人,新型农民素质培训1179人,农民转移就业150人,双证制培训53人,预备劳动力培训63人,管理人员培训48人,生产工人培训802人,现代家庭工业业主培训103人,来绍务工人员培训310人,党校培训1220人。获县鉴定中心考证职业资格证书246人。2011年2月获绍兴市农民培训先进基地。希望的田野之二:三有一会,造就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广大农民群众,2007年始,孙端镇委党校从创新农民教育内容形式入手,实施了以有思想、有文

化、有技能、会经营为主要内容的“三有一会”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一是加强道德培训,使之有思想。重点对党员干部、村民进行《绍兴县公民实用读本》、《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普及教育;二是加强学识培训,使之有文化。建立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与大专院校攀亲。开展成人高中、成人双证制高中等学历教学;三是加强职业培训,使之有技能。运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工程,采用订单培训、委托培训、定向培训、异地培训、上门培训、企业实训等多种形式,使农民培训更加贴近市场、贴近实际。2011年共举各类培训119期,参加人数67人次;四是加强营销培训,使之会经营。我们通过蔬菜、养殖等大户的示范作用,重点对个体经营户进行创业性培训,帮助农民群众了解市场信息,懂得成本核算,有效进行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造就了一大批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希望的田野之三:送教进企,授技外来职工。孙端委党校寻求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积极探索“送教到企业、培训提素质”的新模式,积极开展外来职工专业技能培训。对伊诺印染、潘德沙洗等8家印染企业的300多人外来职工进行培训。为此,全校老师每天晚上放弃休息时间。为提高培训质量,学校聘请职教中心资深教师上理论课,邀请企业副总上实践课。县职业技术鉴定中心的8次突击检查都非常满意,共有227名外来职工通过了职业技能鉴定。希望的田野之四:多元办学,提升农民素质。开展五个结合,拓宽办学路子。做到与学历教学相结合,开班,大专班,双证制成人中专班,成人高中班等;与部门培训相结合,在柯桥设点,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中心联合办学,开展电工、电焊工等技能培训,被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定为再就业培训基地;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开办老年大学、人口学校,进行各类社区教育;与企业升级相结合,开展熟练工培训、企业职工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外来人员培训;与农民致富相结合,开展失土农民培训,农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各类培训年均在8000人次以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