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落后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
作者:张功勋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1年第01期
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标对中学生的阅读要求是:“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目前,落后农村初中生由于受种种条件制约,其阅读量距离课标要求还相差甚远。下面是一所西北落后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 主要阅读书目:《故事会》、《学生天地》及各类作文选。 读书目的:或消遣,或习作模仿,或扩展视野。
有无阅读计划:80﹪的学生无计划,遇上此类书,感兴趣者随便翻翻,未作深入的探究性阅读;有计划深入阅读的占不到15﹪。
家庭有无读物:80﹪的农村学生家庭没有什么读物,除了一些课本以外。
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无所谓(50﹪);认为很重要(40﹪);以为课外阅读会影响课内学习(10﹪)。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阅读情况:60﹪的学生只是看过电视连续剧片段,未读原著;30﹪的学生根本不喜欢读名著;不太完整的阅读原著的仅占10﹪。
学生有无时间进行课外阅读:60﹪的学生认为课内作业负担沉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课外读物;40﹪的学生认为时间是有一点儿,但不是很宽余。
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现状和不足,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方面:办学目标浅近、对课外阅读重视不够
在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相当一部分学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传统评价机制的影响下,仍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育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准。因而致使教师以本为本、守本固本,唯恐学生考试成绩不佳。学生即使进行课外阅读,也在应考的模式范围之内,何谈兴趣之有?更谈不上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和谐发展了。还有一部分学校,本身就缺乏图书,图书室内的书架上除了几本教学类参考书之外,几乎没有什么适合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外读物。由于青少年读物在学校严重不足,致使青少年群体在校阅读课外经典的需求受阻。另外,部分农村学校由于教师缺乏,没有专职的图书管理员,即使有管理员,由于身兼数职(既是课堂主阵地教学人员,又是班主任,还是心理辅导员……)无暇顾及学校图书管理事务,因而也致使学校虽有图书,却被闲置,发挥不了图书应有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教师方面:教学方法单一,学生阅读意志不强
课外读物虽然对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性,但是对于阅读内容的选择,教师必须得把好关,必须从大量的书籍中筛选,并对这些书籍进行科学的重新组合和配置,有计划、分阶段的引导阅读。但多数语文教师习惯于以讲代读,不管学生是否读过经典课外读物,都一概以自己的心得体会代替学生对原著的阅读。甚至一部分教师还认为,阅读一本经典读物费时又费力,还不如自己一两堂课的点拨、提示起作用。尽管新课标要求学生应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文学名著,但中考或同类考试中涉及的分值却不是很高(3-4分),因而影响了教师或学生对课外经典读物的正确认识,导致对经典阅读的冷视。
三、学生方面:学生的阅读动力不足,未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由于缺少科学的阅读方法,因而有部分学生虽有阅读倾向,由于意志力薄弱,兴趣不浓,即使阅读了,也是大致翻翻就算了事,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读,从而导致学生思维与课外阅读无法同步发展的恶性循环。面对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这种“缺钙 ”现象,广大语文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科学地引导农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为此,广大农村语文教育工作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大胆尝试。 (一)引导学生树立大语文观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源于生活,是生活的间接反映,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一个语文阅读能力高的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也会更深刻。作为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视野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让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和理解生活。教师应以课本为引子,教会学生认识生活,不仅从课内的范文中去认识生活,还应从大量的课外读物中去认识生活。只有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才算是在真正意义上理解了“大语文观”的外延。
(二)精心选择阅读内容,让学生读得开心,读出美感
尽管新课标下的语文课本内容新颖、时代感较强,学生在语文学习时也能感受到语言的情韵和人类文化的神韵,但仅局限于课本之内,就会显得有点“坐井观天”。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阅读实际,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内容来进行指导。如报纸杂志上的时文、美文,就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让他们充分享受课本之外的人类文化的神奇美丽。另外,教师还要结合课本名著阅读板块,要求学生有计划、分阶段地阅读中外名著。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冰心的诗集《繁星》和《春水》及《伊索寓言》,八年级下册要求学生阅读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及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等。当然,中学生的名著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语文教师应当精细策划,定期引导和检查,让名著阅读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加强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读得乐心、赏心
课外阅读和名著阅读鉴于篇幅长而费时费力,而且主要靠学生的课外自读来实现,因此,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好课内阅读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让学生对读物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做好略读与精读的结合。因为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而精彩部分和难点,则需要像对待课本上的课文那样进行精读,二者结合,学生会受益更多。教师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或抄名言,或写摘要,或作批注,或列提纲、制卡片、画图片、写心得,让学生自觉养成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如果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可以让学生查阅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以加深理解,解疑答难。
(四)定期检查督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读有所获
课外名著阅读由于以学生自读为主,一些阅读兴趣不高的学生就容易流于形式。语文教师对分阶段阅读名著应定期检查,开展读书周会、读书心得交流会、演讲等活动,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收益情况,而对那些懒惰者、无兴趣者,则逐步培养其兴趣。真正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发挥课外阅读应有的作用。
总之,中学课外阅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方面的鼎力支持,更需要广大语文教师的科学引导,精心选择图书资源,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地里找到真正的乐趣! (责任编辑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