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囝中医急症2011年9月第20卷第9期 JETCM Sep.2011,Vo1.20,No.9 ・1401・ [4] Jiang Q,Jiang X H,Zheng M H,et a1.LOrnithine一1一aspar— tare in the management of hepatic encephal0pathv:a meta (2):87-90. [7] 张波.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 急症,2006,15(4):384. analysis[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9,24(1):9—14. J]. [5] 陈礼宏,李德辉.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51例『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0):1686一l687. [6] 张洪斌.肝性脑病的中医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1997,6 [8] 石振华.醒脑静注射液在临床急症中的运用概况『J].巾国 中医急症,2006,15(5):528—529. (收稿日期2011—04—24) ・临床报道・ 内关穴位注射加指压足三里治疗顽固性呃逆60例 陈 麟 徐 维 张冬梅 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福州350001) 中图分类号:R256.3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745X(2011)09—1401—02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及指压穴位治疗顽固性呃逆的I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 用胃复安内关穴位注射,同时配合指压足三里,对照组予胃复安注射液在臀大肌注射,3d后评效。结果治疗 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加指压足三里对顽固性呃逆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穴位注射指压 时间短或间隔时间延长.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但遇情绪激动或紧 张偶有复发。无效:呃逆及其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 1.5统计学处理2结 果 呃逆俗称“打嗝”,现代医学称“膈肌痉挛”,是指膈神经受到 异常刺激而引起膈肌运动异常,临床表现为喉间呃声连连,声短 而频,不能自止。一般的呃逆症状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消失,当膈 采用x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肌反复持续痉挛而引起呃逆频繁,持续24h不能缓解者称为顽 固性呃逆。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口『为单纯性,亦可为某种疾病的 一2.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 组(P<0.05)。 表l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n) 种临床表现。长时间的呃逆会影响患者饮食和睡眠,导致身体 疲乏.甚至影响工作。不论是何种原因所致,均应采取有效的对 症治疗,及时中断呃逆之证的痛苦。笔者近年来采用胃复安穴位 注射内关穴加指压足 里穴治疗本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 下。 1资料与方法 与对照组比较,△P<0 05。下同。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oo4年2月一2010年2月门诊或住 2.2 两组各时段起效人数比较见表2。两组起效时间差异有 院患者120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 疗效标准》中呃逆的诊断标准。单纯呃逆9O例,脑血管病8例, 癌症患者6例,腹部手术后6例,其他(当时未明确诊断的)10 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起效时问明显早于对照组。 表2两组各时段起效人数比较(n) 例;年龄16~78岁,平均54.20岁;男性多于女性;病程1~15d。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取仰卧位,取两侧内关穴.常规消 3讨论 毒,以2mL注射器套5号针头,抽取lmL胃复安,垂直刺人一侧 内关穴,当有酸、胀、麻或重感即得气时回抽无血后推0.5mL.另 一呃逆古称“哕”,《内经》有“胃为气逆为哕”的记载,《灵枢.口 问》曰“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乏有故寒气与新欲气,保还入 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中医学 认为呃逆的发生主要是由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和胃降逆。内关穴 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又属八脉交会穴之一,有和中解郁.开 胸理气之功,善治心胸胃疾。内关穴通过络脉与三焦经直接相贯 通;还通过交会的阴维脉在胸腹部与六经相互维系,尤与冲、任、 侧相同。注射完后用双手拇指点按住双侧足i里,使之出现 酸、麻、沉、胀感,持续3~5min。对照组臀大肌内注射胃复安 1mL。两组均行术后3h评效。 13 观察项目 记录两组治疗起效的问,以3h内起效为记录 单位进行比较。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拟 定。治愈:呃逆停止,伴随临床症状消失。好转:呃逆减轻或持续 肝、肺等经脉关系密切,这就使得内关对胸胁肋、肺系及咽食道 (下转第1457页) 中国中医急症2011年9月第20卷第9期 JETCM.Sep.2011,Vo1.20,No.9 ・1457・ 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73例厌食患儿,取脐周四穴、足三里、脾 俞、四缝,结果治疗组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西药治 疗,给予复合维生素B、多酶片,有缺锌者给予葡萄糖硫酸锌口 服液)。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gastric dysmotility[J].Chin Acupunct, 1994,14(1):l一3. 『7] SUN Shan—bin,YANG Jun.Observation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bird—pecking moxibusition of specific acupoints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J].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bustion, 5问题与展望 FGIDs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国内统计约占胃肠专 2004,14(2):25—27. [8]章振宇.灸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报告[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18(1):61. 科门诊患者的1/3以上 。FGIDs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给卫 生保健系统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医学模式由简单的生物 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FGIDs在消化领域越 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灸法 表现出有效、简便、经济的优点,不良反应报道甚少,因此安全性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虽然灸法治疗FGIDs具有很多优势,但对于同一个病症, 灸法治疗的方案是多样的,包括灸法手段的多样化、选穴的多样 化,从而导致治疗的有效率也不尽相同,因而还有必要进行灸法 治疗FGIDs优化方案的确定。要使灸法治疗FGIDs的优势最大 [9]史艳,吴节,邱峙.赵氏雷火灸配合针刺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 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1):181. [1O]潘蜀.温针灸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2例疗效观察[J]. 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8,4(2):142—143. 『1I]乌云格日乐.斯钦图.蒙医灸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排 空和血浆胃动素、血清促胃液素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8,30(3):195—196. [12]姜旭强,李晓清.温针灸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体会[J].中医药, 2001,19(4):38. [13]蒋振亚,李常度.走罐配合艾灸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I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2005,25(12):853—854. 程度地得以体现,还需优化其疗效评价体系。但目前临床研究的 疗效评价标准还不完全统一,多数采用的是《中药新药临床研究 指导原则》、《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或自制量表、自拟标准。对 于评价指标的描述也较模糊.难以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无法体 [14]刘旺蝶.穴位艾灸解决卧床病人习惯性便秘的护理研究[J].中国护 理杂志,2Oo7,4(11):102—103. [15]余卫华,符文彬.电温灸器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J].中 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0):l556. [16]张云波,颜春艳,谢胜.神阙穴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O 例[J].江西中医药,2007,38(1):69. 现灸法治疗的优势。今后应该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采用随机对 照、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方法.为探讨灸法对FGIDs的临床疗效 和作用机理提供新的思路,更好地指导临床。 随着生化、免疫、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艾灸 治疗的机理研究将日益深入,其临床应用前景也会更加光明。 参考文 献 [17]应彬彬,俞国尧.药饼灸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泄泻主导型肠易激综 合征26例[J].江西巾医药,2009,39(1):67. [18]赵琛,施征.灸补脾胃之主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9l例』临床 观察[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5,4(6):31-32. [19]王景辉.隔药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28例[J].上海针灸杂志,1995, 15(1):6. [1]郭庆捷,曹泽伟.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 志,2010,19(10):1297—1299. [2] 张万岱.功能性胃肠病罗马标准的简介和解读『J].世界华人消化杂 志,2008,16(2):l20—124. [2(】]孙敬青,张海文.艾灸合药物治疗4,JL厌食症3O例[J].中国针灸, 2004,24(6):388. [3]柯美云.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的临床实践和难点[J].胃肠 病学,2010,15(4):197—199. [4]Cremonini F,Talley NJ.Review article:the overlap between functional dyspepsia and imtable bowel syndrome--a tale of one or two disor- [21]林绍琼,刘艳.改良艾灸法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 信息,2010,5(10):2765—2766. [22]王小平,李异莲.壮医药线点灸治疗/J'UL厌食症73例疗效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2007,3(5):50—51. ders?[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4,20(7):40—49. [5] xu S,Zha H,Hou X,et a1.Electroacupuncture accelerates solid gas— trieempting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口].Gastroenterology, 2004,126(12):1163. [23]严成明,胡远胜.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治疗新概念[J].中华综合 医学杂志.2003,5(7):87—88. (收稿日期2011—03—02) [6] Zhang AL,Chen RX,Kang MF。et a1.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上接第1401页) 贲门、胃、幽门的气机逆乱和病变都有调整作用 。足三里属足 呃逆,不但疗效高,操作简便而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穴配伍竺 !瓮合叠.,“合 逆气”,主治六腑病证,可调节胃肠运动;两 宽胸降逆,气机既顺,呃逆自止。 临床研究证实,刺激内 ,[1]孙传兴.参考文献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fM].北京:人民军医出 关、足三里穴能缓解平滑肌痉挛 。胃复安既可阻断中枢多巴胺 版社.1998:317-318. .受体,发挥止呃作用,义能阻断胃肠道多巴胺受体,增加胃肠的 正向排空,降低胃内压,减少胃传向中枢的不良刺激。药物、穴位 注射,双向协同,作用增强,再配合指压足三里穴,以达降逆止呃 [2]杨元德内关穴临床应用与机理的文献综述[J1.中国针灸,1995,15 (1):52. [3]陈竞.针刺内关足三里治疗腹痛48例[j]中国针灸,2005,25(8):563. .之功。 笔者采用胃复安行内关穴位注射加指压足=三里治疗顽固性 (收稿日期201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