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工商干伍建设的思考
随着国家总局新“三定”方案的出台,省、市、县、乡镇工商部门机构改革的实施,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又实现了一次战略性转变。要实现“五个更加”,“三最一高”目标,干伍建设就成了工商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提伍能力建设就成了服务发展、监管执法、消费维权的关键。本人现结合京山县工商系统实际,就干伍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京山县工商干伍的现状
1、机构设置。本次机构改革后我局辖派出机构10个(工商所),直属机构5个,机关下设股室会13个。
2、人员结构。现有在册干部职工353人,其中:在职人员245人(公务员216人,工勤社团29人);离退休人员108人。党员116人。城区在职人员71人,占29%;乡镇在职人员174人,占71%。
3、年龄结构。在职人员245人中,35岁以下42人,占17%;36岁至45岁135人,占56%;46岁至50岁42人,占17%,51岁以上24人,占10%。
4、学历结构。本科63人,占26%;大专144人,占59%;中专及以下37人,占15%。
5、能力结构。县局机关、直属机构能依法行政,能精通业务,能谋划工作,能调研指导,能熟练写作公文,能熟
练使用电脑的只占60%;基层工商所会服务、会监管、会办案、会维权、会一般公文写作、会一般电脑操作只占50%。
二、干伍存在主要问题
1、工作能力缺失。一是队伍趋于老化,年轻力量不足。现在干伍大多是改革以前进入人员,改革至今,仅招考招录一名公务员;30岁以下的干部仅占1.6%,40-50岁干部占41%,50岁以上占10%,全局干部年龄结构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总体年龄偏高的特点,不符合干部年轻化的要求。二是素质参差不齐,半路出家的多,科班出身的少。据统计,我局全日制院校毕业的大专以上人员15人,仅占在职人数的6.1%;其他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5%,看似队伍的实力很强,但大多数学历都是通过函授或电大等业余培训取得,未通过系统脱产培训,学历能力不对等;法律专业、文秘、计算机等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三是干部交流力度不够。近几年,我局干部交流轮岗制度逐步建立,但实施过程中有些走样,如一些工商所往往只对工作能力差的干部进行交流,对工作能力强的人员不愿交流,城区人员不愿下基层,基层人员不安心基层的问题仍然突出。
2、工作激情缺失:一是工作缺乏进取精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二是安于现状,认为自己是国家公务员,端的是“铁饭碗”,满足于已有的工作条件,缺少竞争意识;还有的同志认为年纪差不多了,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工作
消极应付;三是学习意识不强,对新近出台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学习不够,不能适应新形势、新环境对工商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厌学懒学不愿学的问题比较突出。
3、工作作风缺失:一是工作缺乏责任心,履职意识不强,任务明确了仍然等待观望,工作安排了依旧无动于衷,敷衍了事,缺乏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二是工作经验化。少数干部没有转变监管执法观念,在监管执法中服务意识、法制意识不强,对新的监管模式不以为然,执法不到位、监管不文明现象存在。三是办事效率低下,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主观能动性不强。
4、工作机制缺失。在队伍管理中,能否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与是否建立一套健全的队伍管理激励机制有很大关系。近年来我局实施全员岗位绩效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人个奖金发放、年终评先评优以及干部使用等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形成了较好的激励机制,但在一些干部职工中仍缺乏有效的激励。特别是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仍然存在。
三、加强当前工商干伍建设的对策
1、着力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工商所长是战斗在一线的指挥员,他们是前线的指挥官,也是的执行者。既是的形象代言人,也是市场主体和消费者的守护神。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小而言之是代表着单位的形象,大而
言之,则是代表着党和的形象。因此,加强基层班子建设是我们抓好干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必须做到“五个坚持”:一是要坚持学习制度,提高政治素养;二是要坚持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落实考核机能;三是要坚持轮岗交流制,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四是要坚持财务责任审计,公用经费公开透明;五是要坚持党风廉政建设,确保从政高效清廉。
2、着力加强队伍教育培训。要针对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的状况,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首先应以作风纪律整顿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加强党性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引导队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公仆意识”,思想,更新观念,从根本上克服安于现状、墨守成规、无所作为的思想。其次要广泛开展严格执法教育整顿活动,树立依法行政、法律至上的观念,把坚持依法办事、文明优质服务作为提高整个队伍综合素质的突破口,为推进队伍素质提高打下坚实基础。再次要加强知识更新,扎实开展“叠加式”干部能力培训工作,培养复合型人才。要克服“以干代学”思想,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的方法,有计划地加强对现有干部的知识更新和素质培养。以提高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为基本要求,针对不同的业务领域,开展各种专业知识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工商
干伍逐步由工作型、经验型向知识型、工作型、复合型相结合的结构转变。
3、着力加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重点是要加强工商系统专家型、复合型、紧缺型人才和基层实用型人才队伍能力培训。一是采取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商品质量监管、公平交易、执法办案、消费维权,商标广告、网络商品交易和服务、数据统计分析、公职律师、信息化技术、财务审计管理等工商系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二是选派年轻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工商部门挂职锻炼,跟岗学习。三是实施基层干部岗位资格等级考试认证制度。各类干部通过培训考试,取得岗位资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四是组织开展基层干部岗位持证大练兵大比武活动,采取“学、练、比、考、评”方式,评选表彰奖励一批涵盖工商各项业务职能的“岗位能手”,使广大干部学有先进,做有样板,赶有目标。
4、着力加强各项制度建设。一是适应形势,不断规范和完善制度。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办事、服务、承诺、过错追究及有效投诉认定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层级责任制;完善层级量化考核制,以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达到用机制和制度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的目的。二是推行干部职工轮岗交流制。通过制定和实施统一的干部职工轮岗交流制度,推行局机关、工商所之间的纵横向干部职工交流。通过交流锻炼,优化人才配置,改
善班子和队伍结构,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三是要严格干部考核制度,加大对不称职干部的调整处理力度,实施领导干部负责制、公务员辞职制和淘汰制等,激励和鞭策人人奋发进取、努力成才、多做贡献。多培养和发展年轻干部,积极探索研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5、着力加强工商文化建设。加强工商文化建设,能够增强工商部门的凝聚力,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社会形象。要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及各种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活动,加大对工商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深化工商文化内涵,让队伍的每一分子都在工商文化氛围内得到陶冶,激发他们的荣誉感、自豪感,激励队伍的创新意识、工作斗志和服务热情,使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得以增强。要弘扬敬业、勤业、精业精神。在工商工作面临着历史转换的时期,要认清形势,适应变化,当前,要紧紧围绕“服务、监管、维权”三大职能,着力打响服务、监管、维权工作的品牌。要以工商事业为荣,爱工商、讲工商、颂工商,做到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精益求精,做亮工商的窗口、树立工商的形象,再创工商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