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韩村青年农民外出打工所带来的子女教育问题调查与研究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进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农村,由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照料。根据我对磨头镇的兴韩村调查,尽管迁家带口进城务工的农民正在逐步增加,但与庞大的农民工相比,其人数仍相对较少,大约80%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留在老家,成为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方或双方进入城市,导致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使这些孩子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
从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的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的约占15%;学习良好的占35%;学习成绩一般的占45%;学习成绩较差的占5%。其中,有75%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问题需要辅导时首选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者哥哥姐姐的仅占15%。
孩子是天生需要教育、帮助和监督的一个群体,由于缺乏父母的督促,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普遍不好,自觉性相对较差,作业不认真,上课迟到的多,逃学和辍学等情况时有发生。留守儿童之所以作业不认真和上学迟到,主要是由于父母外出后,现在的监护人很少督促孩子做作业和叫孩子起床,或者是孩子过于贪玩等原因造成的。此外,也有留守儿童认为读书无用,看到自己的父母没有文化,照样天南海北做生意、挣钱,认为自己将来也会像父母一样能挣钱,现在学习好坏无关紧要。从不想学到厌学、逃学,恶性循环。还有一些由于没有人看管,不小心沾染社会不良风气,产生一些坏习惯,如泡网吧、打架斗殴、与一些社会青年混在一起等等。
此外,大多数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
1
一些 “想早点长大”, “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 超长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多为男孩。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留守儿童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向,不愿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
以上各项调查结果均反映出一个事实: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则国,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而面对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无疑对中国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的。留守儿童无论是学业、心理、健康、前途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他们都是农村的儿童,是未来农村建设的主力,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使他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未来的新农村建设将受到极大的影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已不单纯是家庭问题,而已经发展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社会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对此,我们磨头镇乡镇少年宫本着对孩子负责的原则,今年暑假,磨头小学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有利资源,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为留守儿童家庭排忧解难,使得留守儿童有效的利用好自己的暑期生活。目前少年宫已聘请校内外专兼职教师20余人,开设了珠心算、陶艺、舞蹈、绘画、电子阅读等十多个特色活动课程,每逢周一、三、五、日,少年宫里就会挤满了来自周边社区的孩子们,她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通过少年宫这个平台,学校已有四百多人在全国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一百多人通过绘画舞蹈等级考试,四十多人在市县珠心算大赛中获奖。磨头小学邵凤祥老师说:“虽然暑假休息的时间少了,但是孩子们有了着落,丰富了学生的暑假生活,也算累有所值。”正在陶艺室制作陶土作品的一位学生告诉我们,在这里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陶艺,比
2
独自在家看电视,听爷爷奶奶的唠叨有意思多了,自己还多了一项本领。学校开放少年宫,免费辅导学生,既是学校资源的最大利用,同时也满足了家长们的迫切需求,解决了现实的社会矛盾,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赞扬。“暑假里孩子交给老师,既学到了东西,又保证了安全,让我们种田种得放心啊。”一位接送孩子的奶奶乐呵呵的慨叹道。
在我看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帮助教育作用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他们通过亲子关系,家庭互动以及所营造的庭氛围影响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通过教育影响孩子的学习成就感,通过教养方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而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认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他们带在身边,给他们一个完整的家,让他们时时刻刻能够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从而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如果父母都在外务工,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农忙季节、春节返乡等机会,多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学校、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或借助电话多与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同其他孩子一样,也是国家的未来。对这一缺少关爱,存在问题较多的庞大特殊群体,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保证他们很好的接受教育,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一难题的破解,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只要学校、家庭倾情参与,、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问题就不难解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