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情景,具体问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乘法计算奥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 刚开完运动会,从学生站队引入,让学生充分从身边的生活感受数学,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 师:上周五咱们开了运动会,你们 还记得我们是怎样站队的吗? 生:一排5个人,一共八排。 师:一共去了多少人? 生:40人。 师:先说出加法算式,再写成乘法 算式。 生:5+5+5+5+5+5+5+5=40 5×8=40或8×5=40 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加法算式 还可以怎么列呢? 生:8+8+8+8+8=40 师: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列 算式呢? 生:一组8人,一共5组。 师:很好,那谁把它改写成乘法算 式? 生:8×5=40或5×8=40 师:(总结)通过这两组算式你发 现了些什么? 生:我发现加法算式不同,乘法算 式却相同。 二、讲授新课 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让他们知道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利用乘法能把算式缩短。 师:很棒,在上面的乘法算式中, 5和8都叫乘数,40叫做它们的积。(让学生一起跟着读乘法算式) 师:同学们自己举例,先说出乘法 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 生主动回答。(老师调动) 三、巩固练习 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本节课内容,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四、课堂作业 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的认识。 同步25页做完。 课本43页练一练 五、质疑归纳 让学生养成思考,会学习的好习惯。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 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