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短视频的创作

浅谈短视频的创作

来源:爱玩科技网
传媒观察

浅谈短视频的创作

吴洲娟

(浙江省丽水市广播电视总台,浙江,丽水 323000)

摘 要:媒体融合时代,“移动优先”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一道考题,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优先”传播中,短视频是重头产品,如何把传统电视媒体的视频优势转化为短视频端口的竞争优势呢?笔者在此粗浅谈谈短视频创作的一点心得。

关键词:融媒时代;移动优先;短视频

融媒时代,移动优先,是顺应信息传播新态势的必然选择。移动优先,是传统媒体宣传的时新出口,这个出口一对一,直达受众手机端,这种传播方式直接有效、粘合性强。依托“移动优先”传播,短视频以其精炼、简洁而接地气的特质吸粉,产生强大的传播力。

一、短视频采制的受众意识

传统媒体要坚持“移动优先、内容为本”,抓住这两者,就抓住了媒体融合的牛鼻子。移动优先,就是要为受众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满足受众快速阅读、短时浏览、即时速看的需求,因此,短视频创作,要从受众的角度去创作,抓住受众关心的内容去采制。2018年“七一”前夕,我们频道要采制一个以“七一”为主题的短视频,围绕这样一个庄重的主题,避免落入生硬俗套,选取怎样的故事和人物在十分有限的篇幅里去诠释?我的脑中闪过了一个老人独自升国旗的画面,这位老人就是遂昌县大柘镇的泉湖寺的义务管理员朱宗鹤。我的同事曾在七年前采访过他,让我印象极为深刻。泉湖寺是浙西南第一个党组织遂昌支部旧址。2001年,朱宗鹤与几位老党员一起发动募捐,修缮泉湖寺。从2002年7月1日起,朱宗鹤每天举行一个人的升旗仪式,至今已坚持整整18年。后来泉湖寺开馆,当时已85岁的老党员朱宗鹤担任义务管理员,给前来参观者义务讲解。想要感动别人一定要先打动自己,把自己摆在受众的位置,作品才会让观众感同身受。我和我的团队以此内容创作的短视频《一名老党员的升旗礼》在微信公众号推送后,深深打动了受众。这个一分钟的短视频作品也征服了评委,获2018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媒体奖短视(音)频新闻一等奖。在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人民日报发起“我与中国”全球短视频大赛。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投稿超过43万件。主办方从海量作品中“千里挑一”,选出300多件入围作品进入投票终评,《一名老党员的升旗礼》是丽水唯一入围作品,各新媒体平台大量转发。由此可以看出,视频虽短小,但题材和内容是它能引起大家共鸣的关键因素。来自基层小人物的真实故事,充满正能量向上的题材,依然是短视频创作的最大源泉。

二、短视频创作的求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短视频创作同样要创新。短视频的求新意识主要表现在创意的创新上,创意是作品能否让人过目不忘的灵魂所在。笔者和同事曾经接到要在父亲节做

一个短视频的任务。父亲的角色和母亲有着很大的不同,父爱深沉如山,正常人对父亲说“我爱你”是容易的事,但人们往往很少说。如果让正常人对着镜头说出“爸爸,我爱你!”这是四平八稳的操作,那么能不能让聋哑朋友说出对父亲的爱,同事的这个创意让我们眼前一亮。说话对聋哑朋友来说是件十分困难的事,要花大量的精力学习手语和唇语。五个聋哑朋友对着镜头,一边打手语,一边极其费劲地说出对父亲的爱,声音或尖锐或沙哑,声音并不清楚,但他们对父亲的爱发自内心最深处,让人动容。这样的短视频观者看过之后自然难忘,容易产生共鸣。

短视频创作的创新意识还体现在表现手法的创新上。同样是中秋节主题的命题短视频,要做出新意,需要一些逆向思维。我们首先在表现手法上进行大胆尝试,采用动漫的手法进行表现。平时的短视频主角都是人,那么能不能选取生活中常用的道具,我们想到了牙刷,进行拟人化处理。两把大牙刷代表爸爸和妈妈,小牙刷代表孩子,孩子慢慢长,小牙刷变成了大牙刷。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小孩,爷爷奶奶也老了,孩子中秋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再引出的主题。视频虽然短小,但意义深重。这则《常回家看看》的公益短视频也获得2018年度浙江省新闻奖公益广告二等奖。

三、短视频创作的画面意识

电视是视觉艺术,通过画面表情达意,画面由摄像而来,所以无论是电视新闻的采制,还是短视频的创作,摄像表达都是极其关键的。视觉作品,主创者都是想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受众解读作品的内容,首先要通过画面,画面不生动,没有冲击力,不夺人眼球,即使主题再鲜明,立意再高,整个作品也将为之逊色,短视频尤其如此。因此短视频创作,画面的表达尤为重要。

摄像表达是指在短视频创作过程中摄像人员所具备的一种采摄技能,它体现了摄像人员对人事景物的观察和思考,通过镜头捕获,摄取作品所需的意境。在电视拍摄过程中,摄像人员既要掌握摄像技术技巧,又要懂得美学和艺术造型。在电视行业,作为编导,在确定拍摄题材后 ,都有一个“主题的视觉化”问题,而这个问题只有通过摄像最终才能完成。因此,摄像要调动各方面技巧,实现编导的意图。

我的一位同事在拍摄短视频《岩下石屋》时,古祠堂及

(下转第141页)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

139

“常回家看看”教育观察

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我们仅仅依靠人民的力量还不够,我们必须使用相应的系统和法律来制定。一方面,可以使用现代技术手段,以审查和监视网路上的信息,加快相应软件的开发和防火墙过滤错误信息以保护网络安全。另一方面,部门应加强对此类违法行为的关注,力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及时制定措施,以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督。

5.企业必须始终遵守行业规则,并不断净化网络空间。在新媒体时代,作为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特别是通讯运营公司和网络游戏公司,最为贴近青少年的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公司尤其是电信运营商和在线游戏公司应遵守行业发展法规,然后,遵循良性发展的原则,继续增强社会效益的同时,为青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纯净而清新的环境和氛围。

三、结论

新媒体时代的年轻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系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企业和其他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教育处于一种领先地位,“四合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它从学校到家庭,再到,再到企业,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通过教育理念和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实现了和谐统一。充分利用三者的综合作用,使我

们的青少年网络环境更加健康。

青年不仅是家庭的希望,而且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绝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当前网络环境相结合,对互联网对年轻人的负面影响的功能和实用的教育方法和方法进行整合。同时,还应注意,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促进年轻人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动力之一。要使得青少年健康发展,他们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社会家庭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青少年思想教育才会达到教育目的,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史锴鹏. 论网络时代下我国面临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S1):186-190.

[2]王文协. 网络时代背景下如何创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清江论坛, 2010(04):75-78.

[3]李滔. 新时期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初探[D]. 江西理工大学.

(上接第139页)

古村小巷就用了侧光,使画面有了立体感和纵深感,古村的幽静和幽深得到较好的体现。在这个三分多钟的短视频里,基本色调是古民居深浅石块的原色,如果仅仅是这种色调,灯笼、旌旗取入镜头中,陪衬石屋,画面立刻鲜活起来, 有生气。在拍一组春光的画面时,桃树枝条横斜溪上,水中锦鲤游动,春水的碧绿和桃花的粉红相映衬,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呈现眼前。

四、短视频创作的组合意识

组合报道是传统媒体的常用方式,它可以把零散的个例整合一起,深化主题,加重报道分量,形成报道合力。在短时频创作中,同样可以采用组合报道。

融到深处,回归内容,不管是传统媒体,新媒体还是融媒报道,内容始终为王。短视频,其关键点就是短,有的只

有几秒几十秒,只有一个片段,一个场景; 长一点的,有几分钟,能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短视频采制的组合意识,就是将同一类内容集结,提炼主题,进行二次创作。去年“七一”,我们又接到采制短视频的任务,这一次,我采取的方式就是选出来,精挑细选画面和他们精彩的话语,提炼出主题“为人民服务”,在选取素材时,保留精彩的同期声、现场声,这个短视频没有解说,就是用现场声、同期声,加入音乐、音响集结一起,反映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高尚的情怀。二次创作综合元素的运用,大大地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的采制将越来越强盛,传统媒体也把移动优先摆在首位,受众在哪里,宣传的触角就伸向哪里。移动优先,短视频的采制仍然需要在深度、导向等方面进行挖掘,这对媒体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出更多暖心、接地气的短视频作品,是我们必须去努力的事情。

就会显得有点平淡。在拍摄中,同事就特别注意把村里的对联、组合报道,将平时传统媒体中报道的各行各业中的优秀党员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

1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