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空气理化检验重点

空气理化检验重点

来源:爱玩科技网


第一章空气理化检验概论

1、空气包括大气、工作场所空气、室内空气或者说包括室内和室外空气。

2、检验的对象:大气质量检验: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的组成、浓度变化及迁移规律;

室内空气和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检验:某一特定的房间或场所内的空气状况(污染物种类、水平、变化规律;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检验:主要检验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根据检验对象不同,空气理化检验可分为:

大气质量检验;室内空气和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检验;工作场所空气质量检验

3、空气理化检验工作中,往往根据特定目的选择一种或几种污染物进行检验,优先选择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的监测称为优先(污染)监测 4、空气污染物的理化检验一般按照以下原则:

根据污染的程度,选择毒性大、扩散范围广、危害严重的、已经建立了可靠分析方法,并能保证获得准确检验结果的污染物作为优先污染物,进行优先(污染)检测

5、有多种污染物符合上述条件,又不能同时对其进行检验时,应按照下列原则进行优先检验:染范围较大的优先检验;污染严重的优先检验;样品具有代表性的优先检验

6保存方法:密封保存;冷藏保存;化学保存法;

7、分析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仪器分析方法应用最多的为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

8、发展趋势 1.主要检验对象由无机物转向有机物 2.主要检验范围由室外转向室内3.由主要开展TSP检验转向主要进行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监测

9空气污染指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新国标与老国标的差异 新国标:

取消了三类区,规定环境空气功能区仅分为二类。

一类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新国标中,特定工业区已不存在,这种污染较大的工业区与一般工业区被统称为工业区,纳入环境空气功能二类区。

同时,环境空气功能区质量要求明确,一类区使用一级空气污染物浓度,二类区使用二级浓度。取消了此前空气质量“优”、“良”、“轻度污染\"的分类 增加PM2.5监测指标;增加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

与新标准同步实施的还有《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 :空气污染评价指数(API)将变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AQI将可以更好地表征目前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尤其是反映珠三角目前突出的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

AQI:将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依据适当的分级浓度限值对其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的简单无量纲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

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健康意义(没找到,大家随便扯扯) 第二章:空气样品的采集 需看书P24—P28

1、工作场所的采样原则

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 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按1~3台设置1个采样点;4~10台的设置2个采样点;10台以上的,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

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 min。当劳动者实际接触时间不足15min时,按实际接触时间进行采样.对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采样时间一般为15min

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工作场所,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季节选择为重点采样季节.

室内空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

小于50 m2的房间:1~3个点; 50~100 m2的房间:3~5个点;

2、采样方法:网格布点法:等距方格法确定采样点,对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常用网格布点法布设采样点

功能分区布点法:将监测区域划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和居住混合区和商业繁华区、清洁区等 ;根据具体污染情况和人力、物力条件,在各功能区设置一定数量的采样点;清洁对照点一般设在无污染区或远郊地区;一般在污染较集中的工业区和人口较密集的居住区多设采样点;按功能区划分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 同心圆布点法:在污染源四周不同方位的不同距离地点设置采样点。一般在八个方位作射线,作半径为100~5000 m的同心圆;在不同方位一定范围内设采样点。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可以多设一些采样点 ;适用于受单一污染源或多个污染源构成的一个污染群所影响的地区布设采样点.

扇形布点法:以污染源所在位置为顶点;常年主风向的下风向的扇形区域不同距离设置采样点;同时在无污染区选择对照点;扇形的角度一般为45º,不超过90;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 而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

3、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直接采样法(瞬间、短时间的平均浓度)、浓缩采样法 直接采样法(容器法)又可分为:

★注射器采样法 ★塑料袋采样法★置换采样法 ★真空采样法

4、浓缩采样法是使大量的空气样品通过空气收集器,将其中的待测物吸收、吸附或阻留,将低浓度的待测物富集而被采集在收集器内

5、常用填充剂:硅胶、活性碳、高分子多孔微球

6、气溶胶的采样方法主要有:沉降法;滤料法 ;冲击式吸收管法

7、气态和气溶胶两种状态污染物的同时采样法:浸渍滤料法;泡沫塑料采样法;多层滤料采样法;环形扩散管和滤料组合采样法

8、最小采气量 P47是指当空气中待测有害物质的浓度为其最高容许浓度值时,保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够检出所需采集的最小空气体积。

最小采气量的作用: 防止分析结果出现假阴性

第三章气象参数的测定

卫生学中用以下五种物理参数表征气湿,其中相对湿度应用最多。 1.绝对湿度(absolute humidity)

一定气温下,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通常用g/m3或mg/m3表示,也可用水蒸气的分压(kPa)来表示

2.最大湿度(maximum humidity)

一定气温下,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最大量,又称为空气的饱和湿度。 3.饱和差(saturated difference)

一定气温下,空气的最大湿度与绝对湿度之差. 它反映在某气温下,单位体积空气中还能容纳水汽的量,即单位体积空气中实际含有水汽的量距离饱和状态的程度,差距越大,说明单位空气中还可容纳越多的水汽。 4.生理饱和差

37℃时空气的最大湿度与绝对湿度之差.生理饱和差愈大,表明人体散热愈容易,反之愈难。生理饱和差为负值时,人体不能借助蒸发汗水来散热,对人体健康不利。 最大湿度、饱和差和生理饱和差的单位与绝对湿度的单位相同。 5.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 是绝对湿度与最大湿度的比值,即空气中实际含水汽的量与同一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量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人们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空气湿度。相对湿度大于80%时为高气湿,小于30%时为低气湿。

新风量:指在门窗关闭的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由空调系统通道、房间的缝隙进入室内的空气总量

第四章:空气检验的质量保证

1、标准物质(Reference Material,RM)又称为标准样品、参考物质等,是指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确定其特性量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分为一级标准物质和二级标准物质 2、标准气体的配制法:静态法和动态法

3、采样的质量保证主要包括采样仪器的检验和校正、采样系统气密性检验、现场空白检验以及平行样品检验

4、空气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包括检验方法评价 检验质量控制

检验方法评价主要是评价方法的精密度、评价方法的准确度 实验室质量评价最常用精密度控制图;准确度控制图, 质量控制图P87—P88

至少每测10个样品应测一个试剂空白样品。 一般做双份平行,如要求较高通常测3~5个平行 采样时,每份样品中平行样数量不得低于10%

第五章: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 1粉尘表示方法: 分散度

数量分散度:指各种粒径范围的粉尘粒子数量占粉尘总粒子数的百分比 质量分散度:各种粒径范围粉尘粒子的质量占粉尘总质量的百分比。 浓度(质量浓度(计重法):mg/m3 数量浓度(计数法):个数/ml) 粉尘浓度的测定:滤膜重量测定法

粉尘分散度的测定:自然沉降法;滤膜法(滤膜溶解涂片法)

第六章:空气中无机物染污的测定

1、公共场所中氨的测定采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采用氨气敏电极法 (重)氨气敏电极法

2、原理:以0.05mol/L硫酸为吸收液,采集空气中的氨测定时向样品溶液中加入强碱,将硫酸铵盐转变为氨,再用氨气敏化电极测定样品中氨的含量

+吸收: NH+H→NH34

- 测定时: NH+OH→ NH3+H2O4氨气对氨气敏电极响应

塑料管管底有一张微孔疏水薄膜:隔开管内氯化铵溶液和样品溶液;和pH玻璃电极间有一层液膜;水和其他离子都不能通过透气膜,只有NH3可以扩散通过透气膜,进入液膜,使得氢离子浓度改变,根据所测电位值确定样品中氨的含量

水和其他离子都不能通过透气膜,但样品溶液中产生的NH3可以扩散通过气体渗透膜与中介液(NH4Cl) 反应,并改变其pH值,从而可测得NH4+的浓度。 pH玻璃电极所测为pH值的变化量 (恒定离子强度下,所测电极电位和氨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根据所测电位值确定样品中氨的含量)

3、大概步骤及注意事项见书P126—P127 电极组装时,玻璃电极敏感膜与透气膜之间的紧压程度应调节得当,松形成的中介液层不够薄,平衡时间显著延长;接触过紧,二者间形成的液膜可能过薄而不连续,电位值移位. 测试前,应将电极用无氨水洗至电极说明书的电位值,然后测定。 测定时应由低浓度至高浓度逐级测定;水温与标液及电位间温度应相差很少;相应时间较长,应考虑是否采用的标准溶液浓度较小,作适当调整;检测限为0.014~0。018mg/m3,精密度约为1.4%回收率在97%~102%

4一氧化碳非分散红外吸收法与气相色谱法原理见书P129—P130

非'原理:一氧化碳对非’具有选择性吸收。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值与一氧化碳浓度成线性关系。根据吸收值确定样品中一氧化碳浓度。有两束平行线,一束光通过参比室称参比光束;一束测量光束,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吸收部分红外光线使测量光束强度减弱,使参比光束大于测量光束,两室的温差不同,co的量越大,温差越大

气’在TDX-01碳分子筛选柱中,co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分离后,进入转化炉,在镍触媒

作用下,与氢气流中形成CH4,然后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

5公共场所和室内空气中臭氧含量测定标准方法 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环境空气中臭氧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6居住区大气中硫化氢 卫生检验标准方法: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氢 测定的标准方法:银比色法

硫化氢的快速测定方法:醋酸铅检测管法、醋酸铅指示纸法、硫化氢库仑检测仪法和硫化氢气敏电极检测仪法

7引起空气污染的氟化物主要是氟化氢 8、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灵敏度高

、(二硫腙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灵敏度低,难以应用于低含量样品中铅的测定。 、微分电位溶出法抗干扰强、仪器简单

分别被推荐为我国居住区和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测定的标准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灵敏度高,但对基体复杂样品的测定存在严重干扰 9汞的测定方法(掌握其中两种原理和注意点)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1.原理

• 空气中的汞及其化合物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氧化成汞离子。汞离子被氯化亚锡

还原成汞原子蒸气后,强烈吸收253.7 nm波长的紫外线,其吸收程度与汞含量成正比。

方法

采样:串联2个大型气泡吸收管,以高锰酸钾-硫酸为吸收液,按500ml/min流量采集空气样品15min,封闭吸收管进出气口,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处理:用吸收管中的吸收液洗涤进气管内壁,将后面一支气泡吸收管中的吸收液倒入前管,摇匀,取一定量于具塞比色管中,供测定

样品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取比色管,加入适量汞标准溶液和吸收液,配制汞标准系列,

向各标准管中滴加盐酸羟胺溶液至无色,用力振摇数次,放置20min。然后用测汞仪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253。7nm波长下测定标准系列溶液的高峰,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以峰高均值对汞浓度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测定:按照测定标准系列溶液的操作条件和方法测定样品溶液和空白对照溶液,用样品峰高值减去空白对照值后,标准曲线法计算汞浓度 方法说明

(1)若样品溶液出现二氧化锰沉淀,应加入足够量的盐酸羟胺溶液,直至沉淀、颜色完全消失.

(2)盐酸羟胺还原高锰酸钾过程中将产生氯气和氮氧化物,必须使之完全逸出,以免干扰汞蒸汽的测定。

(3)用空气作载气,必须要经过活性炭净化处理。

原子荧光光谱法 1.原理

空气中蒸气态汞及其化合物被吸收液吸收、氧化后,硼氢化钠将汞离子还原成汞原子蒸气,吸收193.7nm波长的光,发射原子荧光.测定原子荧光强度,以峰高或峰面积进行定量。 注意事项见书P150

第七章: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甲醛的测定方法五类:分光光度法、色谱法(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分析( 示波极谱 、微分脉冲极谱)法、荧光分析法、化学发光法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选择的方法:酚试剂(MBTH)光度法 、AHMT分光光度法、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变色酸分光光度法 甲醛测定方法比较: 方法 灵敏度 测定对象 AHMT分光光度法 0。032 mg/m3(采气量20 L)(不普及) 居住区、室内、公共场所AHMT分光光度法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但需严格控制显色时间,标准溶液与样品溶液的显色反应时间必须严格一致 所用试剂需进口,且价格较昂贵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总醛) 0。01 mg/m3(10 L) 室内、工作场所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0。5mg/m3(10 L) 工业废气、环境空气本法最大的优点是乙醛、酚类物质不干扰测定;但SO2有影响,用NaHSO3作为保护剂则可消除SO2干扰 (2)本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但灵敏度较低,主要用于工业废气和环境空气中甲醛的测定 气相色谱★ 检出限为0。2 mg/L(进样量为5 µl) 测定方法所用的分离柱:

1、 非极性:6201担体,甲苯和二甲苯之间分离良好,耗时短,但是二甲苯的异构体不能分离;SE-30固定液;DPN各组分分离良好,对和间二甲苯不能完全分离

2、 极性柱:20%PEG-1500固定液,各组分分离效果良好,但是对和间二甲苯合为一个色谱锋;PEG—600;EFAP对苯系物可得到较好的分离,但对和间二甲苯还是不能分离;采用DPN:有机皂土34:shimalite担体=5:5:100固定相能很好地分离异构体。

3、 毛细管柱,分离苯系物柱效高、分离效果好

苯、甲苯、二甲苯的测定分离柱

4、现行工作场所苯系物测定标准方法推荐三种色谱柱

色谱柱Ⅰ:PEG6000(FFAP) ∶6201红色担体(60~80目)=5∶100 色谱柱Ⅱ: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A):有机皂土—34∶Shimalite担体(60~80目)=5∶5∶100

色谱柱Ⅲ:毛细管色谱柱,内涂FFAP固定液。

色谱柱Ⅰ可同时测定苯、甲苯、邻二甲苯和对二甲苯或间二甲苯,因对和间二甲苯不能分离,因此不能同时测定。

色谱柱Ⅱ和Ⅲ则可同时测定苯、甲苯和二甲苯三种异构体。

5、测定苯系物气相色谱仪便携式大多采用紫外光离子化检测器,实验室多采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6、苯并芘是有五个苯环构成的多环芳烃 7、苯并(a)芘提取分离方法

萃取法将采样后的玻璃纤维滤纸尘面向里小心放入索氏提取器的渗滤管中,加入环己烷,于沸水中连续回流8 h将提取液转移至K-D浓缩器中在70~80℃水浴中减压 浓缩至0.5~1。0 ml(不可蒸干、 超声波提取法、

真空升华法将升华管放在管状电路中,抽真空,充氮、抽真空,通氮、抽真空,反复3次,除去管内空气. 再升温到300℃,可见黄色或黄棕色油状物及结晶状升华物凝集在升华管的毛细管内壁上

8、高效液相色谱法不仅分离效果好而且灵敏度高,是目前测定苯并芘比较理想的方法

9、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所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称为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

10、挥发性有机物常用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光离子化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

11、总烃:两种表示方法:

★包括甲烷在内的碳氢化合物,称为总烃; ★通常将C1~C9烷烃和烯烃的混合物, 称为总烃 12、气相色谱法是测定烃类化合物的首选方法

13、有机磷农药的主要的测定方法有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测定甲基对硫磷、色谱法、酶化学法 第八章: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快速测定

1快速测定(rapid analysis): 简便分析方法或便携式简易仪器,在现场短时间内测定出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测定方法.

2、意义:当发生有害气体泄漏、生产设备突然发生故障,需要及时了解现场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瞬间浓度和危害程度时,需要简便快捷的分析方法,以满足现场快速测定的需要,快速检测是处理突发事故的常用检验手段。

3、特点: 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反应快速、采样量少 方法:半定量测定方法

受现场条件的,快速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难以达到常规测定方法要求 测定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4、快速测定的方法

1. 试纸法(test paper method)

浸渍过化学试剂的试纸条 2.溶液法(solution method)

3.检气管法(detecting tube method) 4.仪器法(instrument method)

5、常用的检气管工作原理: 1.H2S检测管

以硅胶为载体,醋酸铅为显色剂,当空气样品通过检测管时,硫化氢与显色剂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铅。 2.CO2检测管 以硅胶为载体,NaOH和百里酚酞为显色剂,当被测空气通过检测管时,CO2与NaOH反应使其pH值变化,指示粉由紫色变为桃红色. 6、检气管有比色型与比长型,比长型检气管读数误差小,使用方便,是检气管技术的发展方向 7、影响检气管变色柱长度的因素 (一)抽气速度的影晌(V快,待测物质来不及与显色反应,变色柱加长,V短变色界限清楚,丹变色柱变短)

(二)采样体积的影晌(V多含量多长度长)

(三)温度的影响(吸附平衡常数改变,气体密度变小,化学反应速度加快,同时载体的物理吸附能力降低

(四)采样器的影响

(五)装管技术的影响(指示粉装填太松,抽气阻力小,变色柱加长,易出现界面倾倒

8、仪器测定法常用仪器

1。 热学式气体测定器(thermal gas detector)

• 利用待测气体燃烧或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检测 2. 光学式气体测定器

• 利用空气中待测物质本身或待测物质与其它试剂作用后的产物对某种波长光线的吸

收作用或反应产物的发光作用而制成的测定仪器。根据光的波长范围可分为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测定器和化学发光测定器(紫外线气体测定器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