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医药
家庭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郑红卫 徐小燕 周春亭 方玲莉
【摘要】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RA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消炎、止痛、理疗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出院前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和生命质量/患者报告结局测定量表(QLICD-RA)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QLICD-RA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促进RA患者病情恢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 家庭护理干预;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功能;生存质量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滑膜衬里细胞增生、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导致的关节疾病,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还可能伴有体重减轻、低热及疲乏感等全身症状[1]。目前RA尚无有效的根治措施,长期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2]。RA患者住院时间短,因此家庭护理干预尤其重要。本文主要是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RA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我院肾病风湿免疫科收治的80例RA患者。纳入标准:① 符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修订的RA诊断标准[3];② 无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③ 至少有1名家属长期照顾;④ 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⑤ 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其中男39例,女41例;年龄46~67岁,平均(53.2±3.8)岁;病程2~20年,平均(13.6±2.5)年;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关节功能分级:Ⅰ级47例(58.8%),Ⅱ级33例(41.2%)。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接近。1.2 护理干预方法 两组均予抗炎、止痛、理疗等基础治疗,住院观察3天后症状无加重现象即可出院。出院前对照组予常规出院指导,包括常规的饮食指导(饮食清淡、少吃刺激性食物)、用药指导、定期复查、关节活动锻炼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庭护理干预。① 家属培训:患者住院的3天内,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
RA基本知识,并给家属发放护理手册,嘱其在出院后每天记录患者饮食、用药、锻炼及心理变化等情况。② 家庭干预:a. 心理护理,家属平时需注意患者心理状态和病情的变化,与患者多沟通,鼓励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配合医生治疗,告诉患者不用担心经济压力的问题,给予患者足够的耐心。b. 饮食护理,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排骨、糯米、海藻、蛋黄、动物血、豆制品等富含组氨酸和精氨酸的食物,禁食或少食甜品类、高胆固醇和脂肪类、虾类、鱼类、蟹类等食物,避免饮酒、吸烟和刺激性食物(葱、辣椒、咖啡等)的摄入。c. 用药护理,每天督促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用药时应保证家属在场,切忌随意停药、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观察患者用药后是否有不良反应。并定期门诊复查血常规、血沉、肝肾功能等。d. 体位护理,减少患者卧床时间,经常变换体位,当患者卧位时,在肩关节、髋关节、小腿处放置靠垫,双手掌可握小卷轴,维持关节伸展。坐位时患者应坐直,采用硬板直角靠椅,且各关节摆放在功能位;帮助患者按摩四肢和被动活动,每天半小时。1.3 疗效评价及标准 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① 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RA分类标准[4]对干预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关节受累、急性时相反应物、血清学及症状持续时间四个方面,总分10分,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② 选用类风湿关节炎生命质量/患者报告结局测定量表(QLICD-RA)[5]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QLICD-RA共两个模块,43个条目;其性模块由躯体功能(9个条目)、心理功能(11个条目)、社会功能(8个条目)这三个领域组成,特异模块
作者单位:321017 浙江金华市中医医院肾病科通信作者:郑红卫,Email:zmaj456@sina.com
2018年6月第25卷第12期
包含疾病症状、药物副作用及心理生活影响等15个条目。评分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
- ±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量资料以(x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症状评分比较(表1) 干预前两组的症状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s)表 1 两组患者干预后症状评分比较 (分,x组 别对照组观察组
例数 40 40
干预前 7.7±2.5 7.5±2.70.34,>0.05
干预后 6.8±1.2 5.6±1.04.86,<0.01
t,P2.05,<0.054.17,<0.01
t,P2.2 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表2) 干预前两组QLICD-RA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特异模块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QLICD-RA各项得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表 2 两组干预后生存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x±s)
组 别对照组观察组
例数 40 40
生理功能 干预前 干预后 53.1±10.6 62.0±9.1 52.2±13.6 73.2±8.80.33,>0.05 5.60,<0.01 4.03,<0.01 8.20,<0.01
心理功能 干预前 干预后 62.3±14.9 71.2±9.2 63.3±12.6 80.3±9.20.32,>0.05 4.42,<0.01 3.21,<0.01 6.,<0.01
社会功能 干预前 干预后 58.2±18.6 70.3±16.5 58.4±18.1 79.3±14.10.05,>0.05 2.62,<0.05 3.08,<0.01 5.76,<0.01
特异模块 干预前 干预后 48.2±12.9 58.1±8.2 47.3±15.2 69.1±9.20.29,>0.05 5.65,<0.01 4.10,<0.01 7.76,<0.01
t1,Pt2,Pt3,P注:1为两组间比较,2、3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
3 讨论
RA患者由于病情时好时坏或工作、经济等问题而不能长期住院,大多患者在病情稳定后会选择回家进行康复治疗。患者出院后进行系统的家庭护理干预对于控制RA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护理的主要内容是积极主动的与患者交流;制定家庭护理计划,并请家属给予配合;为患者提供常规的基础护理;加强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疾病的转归;积极适时地进行家庭干预,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文中,通过对家属系统的培训,增加了家属在护理过程中的责任感,加深了对疾病的认知,并了解具体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QLICD-RA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家庭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RA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这是因为,心理护理可使家属与患者耐心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对疾病的恐惧、悲伤、抑郁等不良情绪,为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详细的饮食方案和每日记录可防止禁忌食物造成的症状加重,而对服药和不良反应的严密监督能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和依从性,从而促进病情恢复。此外,RA患者最忌保持一个体位时间过久,家属可帮助其按时变换体位,防止关节强直、僵硬;同时按摩患者四肢,并协助其被动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关节僵硬和肌肉挛缩,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8]。
综上所述,家庭护理干预可明显促进RA患者的病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8][7][6][5]
[7]
[6]
参 考 文 献
[1]
王利权. 依托考昔与布洛芬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 健康研究,2015,35(2):182.[2]
刘菲菲,鄂晓强. 综合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障碍及疼痛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0):140.[3]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0,14(4):265.[4]
Aletaha D,Neogi T,Silman AJ,et al. 2010 rheumatoid arthritisclassification criteria :an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collaborative initiative[J]. AnnRheum Dis,2010,62(9):2569.
戚艳波,孙松,万崇华,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RA研制中的条目筛选[J].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10):5.
刘云娥,吕伟波,王志红. 国外家庭护理服务内容的现状与启示[J]. 中华护理杂志,2009,44(7):5.
毛慧慧,毛艳艳.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管理效果评价[J]. 医院管理杂志,2016,23(2):182.
孙红,李晨,廖伟华,等.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4,28(18):2222.
(收稿:2018-02-25)(发稿编辑:李 静)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