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科学建立与合理利用

浅谈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科学建立与合理利用

来源:爱玩科技网
2011年第1期(总第929期)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HEILONGJIANGEDUCATION(HigherEducationResearch&Appraisal)No.1,2011SerialNo.929■教育组织与管理

浅谈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科学建立与合理利用

黄卫国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清远511510)

要: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心理档案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规范大学生心理档

案的建立程序与方法,优化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结构,健全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利用机制,是切实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预防性、发展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心理档案;建立;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1)01-0050-03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

完善与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

客观地了解、掌握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合理利用,对全面、

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不断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预防性、发展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

本文拟就如何科学建立和有效利用大学生心要的意义。

理档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的档案。档案中记录的学生情况要随着学生心理发展而

智力、心理健康等方面,要定期不断变化,特别是人格、

施测和进行分析,并及时提出相应的教育和辅导建议。

二、大学生心理档案的育人功能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具有十分丰富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筛选鉴别功能

一、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基本内涵大学生心理档案是在运用各种专业心理测量量表大学生心理档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对学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过专业进行心理诊断测量后,对其测量结果进行记录、整理、分的心理测量,能把存在一定的人格问题或正遭遇特殊生

正承受较大精神压力、或已发生心理问题的学析,并分类保存,以便查找利用的所有材料的总和[1]。就活事件、

内容结构来看,一份完整、生从学生群体中筛选和甄别出来,以便能够及时采取有系统的大学生心理档案一般

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他们减轻压力,有效预防严重心理问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基本情况,具体包括学

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专题或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生个人背景资料(如姓名、

业、年级等)、身体状况(如身体发育状况、生理缺陷、个(二)教育参考功能人病史等)大学生心理档案不仅对每位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家庭基本情况(如父母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人际关系、家庭成员精神病史征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详细、客观的描述和记录,同时等)、学习生活情况(如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压力还针对不同学生在心理成长和个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和缺陷,就今后如何进一步克服个性缺陷和发挥心理潜等)以及对学生心理产生过影响的重大事件等方面。二

能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这些教育建议对指导辅导是心理测量结果及相应的教育培养建议,具体包括智能

员、个性特征分析及培养建议、心理健康班主任以及相关任课教师等非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科状况及教育建议、

状况及辅导建议、学、学习心理分析及学习指导建议、职业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有着十

通过给学生提供个人人格类型分析及职业发展指导等方面。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另外,

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档案,大学生心理档案是对大心理发展分析报告和教育发展建议,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真实、客观描述和自我完善的自觉性和我认识水平,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记录,是大学生心理成长轨迹的反映,是一个动态发展主动性。

收稿日期:2010-04-14

作者简介:黄卫国(1972—),男,广东清远人,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校本社科研究基金项目“高职院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08SJB7100038)阶段性成果

50

浅谈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科学建立与合理利用

(三)评估反馈功能

评估反馈是大学生心理档案的一项基本功能。通过新生入学的心理普查,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诊断性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每位学生

根据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状况的分析报告及教育建议。

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实施一个阶段的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后,为检查阶段性的教育效果,可以再对学生进行一次形成性评估,从而总结反馈学生在认知、情意及行为方面的改变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检查验证各种教育方法与辅导措施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和改进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四)科研辅助功能

大学生心理档案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从心理档案中导出的各种心理测量数据和统计资料能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提供极其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其次,从心理健康档案的相关心理测量报告中,可以分析总结出大学生在心理成长和个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个性或共性问题,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提供明确的研究方向和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较为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能在测量结束后自动生成测量结果和统计分析报告,对数据的导出、分类、查询和管理十分便利。

(二)精心组织心理测量过程

加强对心理测量过程的组织和控制是确保心理建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规档有效性的关键环节。为此,

范心理测量过程。首先,心理测量的进行必须由经过严

掌握相关心理测验实际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格专业训练、

员来主持。其次,施测前要对参与协助心理测量工作的相关人员(如辅导员、班主任)开展专门的培训,帮助他们熟悉心理测验的程序要求及操作规范,以确保施测过

要端正学生对心理测量的程的严谨性和规范化。第三,

认识和态度,消除学生对心理测量的思想误区和心理顾虑。由于大多数学生对心理测量的目的、意义及测量结果的保密性等基本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对心理测量存在抵触情绪和心理顾虑,并因此在测验过程中极力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在施测前,施测人员要对参测学生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尽量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施测人员要求完成测试。最后,要安排合适的测试场所。测试场所应该干净整洁、空气通畅、光线适中、无噪音干扰,同时参三、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程序

测人数要适中,避免相互干扰。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

(三)全面完善心理档案内容确保心理档案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必须按照科学、规范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开始采用专门的心理档案测评的程序和方法建立心理档案。

而系统作为开展学生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的工具,(一)合理选择心理测量工具

这些测评系统大都具有基本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和心正确选择心理测量工具是成功建立心理档案的关

理档案的自动生成功能。因此,在组织学生按要求完成首先,要确保测量量表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一个专业键。

系列的心理测验后,建档人员无须再花太多时间精力进题项、施测程的心理测量量表应具备标准化的指导语、

行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他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直接从序、评分标准及常模资料,应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等心

测评系统导出相关数据资料和测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因此,在建立心理档案时,应选择由心理理测量学指标。

补充,并最终形成完对相关数据和文字资料进行整理、专家按照一定的标准化程序进行编制、并经过多年的探

索与修订后趋于成熟与完善的心理量表作为测量工具。整的学生心理档案。

对心理档案内容的整理和完善工作主要从以下两其次,要根据不同的测量目的合理选用恰当的心理量

方面进行。一是根据不同心理量表的筛选标准对学生进表。例如,为把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分类筛查

将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筛查出来,为接下)作为测量工具;行分类,出来,可选择大学生人格问卷(简称UPI

排查、干预、教育与为具体准确地反映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及其严重程度,来有针对性地开展问题学生的鉴别、

辅导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例如,可根据症状自评量表可选择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作为测量工具;为

)的评分标准,把测验总分>160或阳性项目帮助学生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可选(SCL—90

数>43项的可疑问题学生筛选出来。也可根据大学生要尽量采择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作为测量工具。第三,

人格问卷(UPI)的评分标准,把测验总分在25分(包括用由心理学专家、教育专家、软件工程师和网络工程师

25分)以上者,或25题做肯定选择者,或辅助题中同时等合作开发的、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基础上的

至少有两题做肯定选择的学生作为可疑问题学生筛选大学生心理档案测评系统作为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

二是结合日常观察、个别访谈等方法,对在心理测出来。其中,由教育部组织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具。

量中筛选出来的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认真严评定量表》、由安人测评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安学

谨的鉴别与诊断,对确认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须进一步以及由惠诚咨询有限公司开发的《大生心理档案系统》

三是根据学生在心明确其心理问题的类别和轻重程度。学心理测验综合系统》等计算机软件都是比较专业成熟

理测评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缺陷提出有针对的心理建档工具。这些心理建档工具具有几个共同的特

性的教育与辅导建议,为学生的心理矫正和心理发展提点:一是集成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常用的各种经典的

供方向和策略。心理测量量表,能满足不同高校在量表选择方面的个性

四、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利用策略可以数百人同化需求。二是具备大规模团体施测功能,

目前,尽管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建立学生心理档时在线测验,能够实现全体学生建档的目标。三是具备

51

浅谈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科学建立与合理利用

案,但从各高校对学生心理档案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学生心理档案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远远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大学生心理档案的价值,核心在于为学生教育管理和健康发展提供服务,档案不能束之高

[2]

有效使用中才能体现价值”。为此,探阁,只有在正确、

索和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心理档案利用机制,拓展和丰富大学生心理档案的育人功能和教育价值,是当前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利用大学生心理档案中的鉴别和筛选结论,构建预防性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是引导大学生正确

理性处理心理危机、适时把握转机、获得认识心理危机、

良好发展的重要措施。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具有预测危

防范危机和处理危机的职能。它是通过预警系统对机、

预警对象和范围、预警指标、预警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发出危机警报,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以便采取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减少危机发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

在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过程中,准确识

“准确别和确定心理危机预警对象是十分关键的环节。

地确定预警对象,可以增强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保

[3]

证心理危机干预的成效”。为此,各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档案的鉴别与筛选功能,把存在严重心理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躁狂症、精神症等)、遭遇重大

失恋、学业或求职失败等)以创伤性事件(如亲人死亡、

及有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等各类潜在或现实的心理危机干预对象正确识别出来。对筛选确定的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必须根据相关的心理预警指标对其心理危机的轻重程度及可能后果进行科学评估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对他们采取相应的咨询、辅导、追踪、监控、干预措施,以便对心理危机做到准确

有效防范和正确处理。预测、(二)利用大学生心理档案中的教育和辅导建议,指导学生解决各种成长性与发展性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档案的育人价值,不仅体现在构建预防性的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预防严重心理危机事故发生方面,同时更表现在促进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成长性与发展性问题方面。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正从传统的补救性、矫治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向预防性、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转变。这种转变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必须从过去只注重帮助少数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矫正心理障碍向关注全体学生的人格健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真全和潜能开发转变。然而,

“关注少数”向“关注全体”的转变,必须采取有正实现从

效措施给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完善就为高校开展个性化的、因材施教的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条件。在学生心理档案中,不但记录着对每位学生的智力、人格、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及职业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的描述和分析,同时还针对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出

借助学生心理档了相应的教育建议或培养策略。为此,

案,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以及辅导员、班主任等教育工作者就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发展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教育与咨询服务,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各种成长

通过给学生反馈心理档案中性和发展性的问题。另外,

的有关内容,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发现自己,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并不断实现人格成长和潜能开发。

(三)利用大学生心理档案中的测量和统计资料,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

深入开展科研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各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为此,

档案系统的教育科研辅助功能,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的科研水平。

首先,要善于从大学生心理档案中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心理档案是对大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发展状况的客观描述和真实记录,是大学生心理成长轨迹的反映。因此,借助心理档案,我们不但可以科学有效地判断和发现大学生在心理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主要困境和突出问题,同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评估和剖析,能从中发现和挖掘出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科研课题。例如,当我们经过人格心理测试发现90后大学生普遍表现出一些不良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后,可以把研究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及其教育策略作为一项

抑郁等重要研究课题;当我们从心理档案中发现焦虑、

负性情绪成为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时,应该把培养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作为一项迫切的研究课题。

其次,要科学利用大学生心理档案中的各种测量和统计资料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如前所述,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心理档案系统都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功能,在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中经常要用到

方差、标准差、平均数差异性t检验和Z的诸如平均数、

检验等统计数据,都能在大学生心理档案系统中简便快捷地生成、导出、导入。为此,如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过程中,能充分利用大学生心理档案中的各种数据资料,这对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的研究方法,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的量化研究,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深度,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和精确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应华,肖爱民.试析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德育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2]杜志丽,惠利.建立并持续优化工作机制发挥大学生心理档案功能[J].陕西档案,2005,(3).

[3]李承晟.对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思考[J].科学大众,2006,(5).

[责任编辑李金波]

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