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观察与思考】农村地区教师有效培训的实践探索黄国涛
(河南省新密市教师进修学校,河南
新密
452370)
摘要:在调查当前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培训存在问题,以小学教师班主任培训项目为载体,紧扣有效培训的六个要素,即培训目标、培训队伍、培训内容、培训管理、培训结果、培训评价,进行系列实践探索,建立成就有效培训的良好机制,很好地推动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培训;有效培训中图分类号:G658.4;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5-003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随着国家教师教育的日臻完善,对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日显必要和迫切。实践中,我们试图在总结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培训问题基础上,以我市小学教师培训项目为载体,紧扣有效培训的六个要素,进行系列有效探索,建立成就有效培训的良好机制,很好地推动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农村地区教师培训工作的问题
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对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分析发现,当前的教师培训工作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目标定位倾向于粗放型培训,培训目标大而空,缺乏有效性。(2)培训课程缺乏系统性,存在“随意性”现象,缺乏针对性。(3)培训中参培教师缺乏遴选,需求参差不齐,缺乏同质性。(4)培训方式单一,多为机械灌输,缺乏灵活性。(5)培训评估比较简单,评价形式单一,缺乏发展性。
二、农村地区教师有效培训的实践探索
针对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结合有效培训的内涵,我们认为,要达成有效培训,必须紧扣六要素实施。有效培训的六要素即培训目标、培训队伍、培训内容、培训管理、培训结果、培训评价。六要素要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如果在培训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对应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或任何环节脱节,或衔接不对称,或缺少逻辑性,那么,整个项目培训均会丧失其有效性。以先前我们实施的“省培计划(2011)———农村小学班主任培训”项目为例,我们立足于具体实用的培训目标、完善有效的组织管理、敬业优秀的培训团队、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丰富实在的培训内容、促进发展的培训评价六个方面来提高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在农村班主任实践研修环节进行了农村地区小学教师有效培训的实践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具体实用的培训目标是达成有效培训的航向
培训目标是有效培训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有效培训应是向上顺应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向下顺应参训者需求,聚焦问题解决的培训。依据省教育厅的安排,郑州市确立了“省培计划(2011)——农村小学班主任培训”项目。我们按照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实施项目的分工要求,在认真研究项目背景的基础上,围
作者简介:黄国涛(1968-),男,河南新密人,高级讲师,从事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
绕“立足于农村小学班主任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升更新班级管理理念,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深入探讨、研究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组织、指导、协调能力”的项目总目标,结合广大农村班主任的培训需求,制订了切合实际的农村小学班主任实践研修目标。由于目标明确,措施到位,参培学员普遍感觉收获很大,达到了项目实施的预期效果。
2.完善有效的培训管理是达成有效培训的前提
对有效培训而言,培训管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要素。根据我市实际,我们申请自主编班、上级批准的方式便于管理。我们编班的原则是:(1)城乡搭配,均衡发展。把市直三所小学和三所办事处平均分到六个班级,既可以解决农村班主任实践的一些困惑,又便于发挥市直优秀班主任的引领作用,很好地促进双方的专业成长。(2)按校分班和辅导教师日常校本研修试点相结合。辅导教师对自己班级大部分学员和乡镇中心校师训专干非常熟悉,一则可以因材辅导,二则可以及时督促学习进程。这样,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便于管理。(3)实践研修活动现场观摩时,按区域班级两两组合,两班辅导教师团结协作共同指导观摩展示的活动设计。这样两两结合后,市直、办事处、农村小学不同类型的成员共同在一起开展现场观摩,研训一体,交通便捷,智慧共生,资源共享。
3.丰富实在的培训内容是达成有效培训的基础
有效培训内容应是立足于“当前”,着眼于“未来”的培训。立足于“当前”,是根据当前教育改革和学科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本着解决问题的目标,调研、设计、实施教师培训。郑州市农村小学班主任培训课程内容设置有班主任基本规范、班级管理、班级活动设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校园安全、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等内容。学员要学习三门必修课(前三门),然后根据自己需求选学二门选修课。课程团队阵容强大,师资雄厚,资源丰富。课程团队主要由张万祥、任小艾、魏书生、丁榕、李镇西等全国知名班主任组成。课程平台既有视频,又有PPT讲稿,还有拓展文本资源。通过调查,95%以上的学员对课程内容十分满意。我们在实践研修环节紧密联系培训环节丰富的培训内容,引导学员在实际班级管理中消化运用,让学员体验到一种成就感,收效颇丰。
4.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是达成有效培训的催化剂实践证明,有效培训应是参训者主体参与、自我导向的培训。农村小学班主任培训项目实施中,我们围绕班主任专业成长这个核心,使网络远程培训、集中实践性研修与校本研修三种方式相结合。在班级实践研修活动阶段,我们又集全体辅导教
2015年9月·第25期(总第473期)
33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观察与思考】成才之路职业技术学院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舒彩霞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摘
无锡214000)
要:课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平台,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有效
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创建民主、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有价值、有思辨意义的问题,提供自由探究的空间,重视教学活动的反馈。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有效教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反馈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5-0034-02
有效教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但是,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设施了较多的无效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基地,积极探索职业技术学院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摒弃课堂教学中无效行为,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创建民主、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究民主,不能是老师的“一言堂”。课堂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民主程度越高,这座桥梁就越平稳、越
作者简介:舒彩霞(1971-),女,安徽芜湖人,副教授,从事英语教育专业研究。
宽阔。在过去的课堂中,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听话,守纪律,总是不苟言笑,板着面孔,让学生害怕,整个课堂气氛很紧张,学生不敢多发言,这样的课堂在学习效果上肯定收效甚微。而在我们现代的课堂中一定要提倡民主,创建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这是实施有效课堂策略的前提。教师对回答问题的学生一定要给予鼓励、激励的眼神,回答对了要表扬,回答错了要鼓励他下次争取成功。教师要放下架子,敞开温暖的怀抱,给学生创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这种平等、民主、温馨的教育氛围中健康地成长。例如:一位老师做了这样一个测试:用两种不同的心情去上同一堂课。第一种严肃,面无表情。虽然一堂课下来学生表现得十分守纪律,十分认真地听课,但课后调
师智慧,共同商定了实践研修活动阶段的组织板块及组织形式,并把实践研修要求、学员任务、研修板块、激励机制以班级公告的形式提前发布,以制度激励学员积极参与。实践研修一共分为六大板块,即班级经验交流、班会活动展示、典型案例分析、素质能力大赛、拓展专家讲座、现场观摩参观。班级经验交流和班会活动展示前,学员把电子稿发到辅导教师邮箱中,辅导教师从中筛选出优秀作品在面对面研修实践环节中进行全班分享交流。展示中,有的学员做成了图文并茂的课件,还有的把自己学校的班会活动进行了录制,在全班交流中进行播放讲解。素质能力大赛板块包含教育故事叙说、案例分析、情境答辩、才艺展示四个环节,学员互赏互评,大开眼界。现场观摩是最有感染力和最精彩的板块,主要流程分为市直学校特色经验介绍———班—展示教师谈活动设计及反思———与会学员现队会现场展示——
场互动畅谈收获———辅导教师分析点评———学员根据自己需求分段参观市直学校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在这个活动中,主角是市直学校的展示教师和孩子们,辅导教师则担任主持人仅起一个桥梁作用。培训机构与基层学校的精心配合,丰富多样的研修形式,使学员把研修与拓展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紧密结合,把研修与班主任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大大增强了班主任培训项目的有效性。
5.敬业优秀的培训团队是达成有效培训的保障
优秀的培训团队是有效培训的重要保障,也是难度最大的“软件”工程。基于角色综合素质要求,在遴选班主任培训辅导教师时,我们确定了工作责任心强、教育理底深厚、经常深入一线、对基层教师熟悉、又有着丰富的网络培训经验的校本研修指导组六位成员作为辅导教师。实践证明,这几位辅导教师团结协作,管理有方,在工作中从辅导答疑到实践研修组织,从搜集资料
到展示教师的提前指导,从作业批阅到班级简报的发布,从平台公告到线下督促,都极其出色地完成了班主任培训项目。
6.促进发展的培训评估是衡量有效培训的航标
评估目的是为了今后培训工作更好地改进完善,有效促进培训者和参培学员的协同发展。在培训项目中,我们主要侧重于培训者的考核评价和培训质量评价。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1)参培教师对培训者辅导、培训方式、培训组织管理方面的满意度评价。培训之初,我们依托远程平台组织引导学员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培训结束后,我们又开展了培训效果调查,让学员对课程内容、培训课堂、培训收获方面进行评价。(2)参培教师的变化评价。我们深入到学员所在学校,通过观察、座谈、问卷、文献分析来评价,主要是评价教师培训前后的知识、技能、实践乃至他们所教学生的变化。
三、结束语
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要重视教师培训工作,针对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推动新时期教师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强.破解中小学教师培训低效性难题之路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08).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Z].[3]褚宏启,赵茜.从知识转化模式看教师培训模式的改进[J].河南教育,2008(12).
[4]胡艳.影响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的因素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4(06).
342015年9月·第25期(总第473期)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