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郑培民 正式

郑培民 正式

来源:爱玩科技网
《郑培民》读后报告

陈怡

经管学院财务管理0901班

引言:

本书的作者是陶冶,2004年12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郑培民》与读者见面了。

全书提要:

介绍伟大党员郑培民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事迹,启发我们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而服务。 心得评论:

大部分人用各种石料构筑自己的碑石,却漫漶山林,碑文就脱离了碑石;也有人请文人墨士为其树碑立传,虽能在知识分子口中流传,却只有碑文而无碑石;有些人,他一生没有考虑流芳百世,人民却以心为碑,把文铭刻在心上。 这些文字没有字斟句酌,也没有长篇大论,老百姓得到了什么,就记录什么。郑培民就是这样一名深受百姓爱戴的党员,百姓为郑培民写了许多零碎的小碑文,刻在各自的心底。

郑培民同志生前曾任湖南副,省常委会党组副、副主任。2002年3月11日,他在参加十六大“两委”人选考察工作中,因心脏病突发,倒在工作岗位上。在担任领导职务的近20年里,他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2004年3月11日,总就深入学习宣传郑培民先进事迹作出了重要批示,称赞他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郑培民同志学习。

郑培民,一个响亮的名字,人民的好公仆,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事迹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他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范感动中国,影响深远。本书客观、真实地记述了郑培民光辉战斗的一生,科学地揭示了郑培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充分展示了郑培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公仆情怀和人格魅力。

我们党的好干部郑培民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他树立了一个党人的品德风范,他在人民心里树立了一座公正廉洁为民服务的丰碑,他是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部生动教材。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关键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党人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决定着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是一个人实践行动的源动力。郑培民在日记中写到:“世界观是总开关”。世界观渗透于人的灵魂深处,支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必须刻苦的改造世界观。郑培民常说“政治信念的动摇,必然导致思想道德防线的全面崩溃”。由此可知,郑培民之所以具有亲民爱民的高尚情怀,艰苦奋斗的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清正廉洁的崇高品格,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就是在于他非常重视世界观的改造。从郑培民的日记中看出,他的世界观的改造是伴随着成长进步的全过程,是在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生活中、生死与共的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关键是不断增强党性。政党是阶级的政治组织,是一定阶级利益的政治代表。十六大新党章指出:“中国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党只能而且必须把代表、实现、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立场,这就是党人的价值取向

和奋斗目标。湖南杨正午同志说:郑培民同志没有一件放不到桌子上的东西!这是对郑培民光明磊落的政治胸怀和巨大的人格魅力的高度概括,也是对郑培民能够做到立党为公不为私、执政为民不为己的最有力的解释。因此,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继承郑培民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象郑培民那样老老实实地做人,坛坦荡荡地做事,严格按照《党章》要求自己,不断增强党性。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关键是牢记党的宗旨。郑培民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理想的起点、信念的支点、事业的轴心。这是他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和不懈追求。在20多年的领导工作中,郑培民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了亲民、爱民、为民,“永做人民公仆”是他的誓言。面对1998年的特大洪水,郑培民已经做好了“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准备。他身患高血压等疾病,整整60多天,平均每天睡两个多小时,有时甚至还要冲上去搬麻袋。两年多,在崇山峻岭的湘西,他跑遍了湘西自治州的218个乡镇,这是一个几乎没有喘息的数字,村民在给他的信中写到:“你是第一个能深入到我们海拔1700米高山陡坡上的亲人„„”。总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郑培民总是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起,由此被百姓称之为“为民”。他把立党为公的宗旨化为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

郑培民同志在20多年领导生涯中,艰苦奋斗,励精图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取得了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工作实绩。学习郑培民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关键是要端正“三观”,突出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干部支撑和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牢固树立朴素的群众观,让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供力量之源。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老百姓比天还大”。这是郑培民同志群众观的形象概括。在郑培民身上,表现出职务越高,离群众越近,与群众感情越深。所以,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好朋友”、“好兄长”和“贴心人”。正确的政绩观应建立在朴素的群众观上,朴素的群众观的根本要求是心中经常有群众,时时处处为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让广大群众真正成为正确政绩观的最终受益者。

二、牢固树立全局的利益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供信念支撑。 “当干部就要多做造福人民的事”,这是郑培民同志利益观的集中体现。为了加快湘西脱贫致富步伐,他欣然从湘潭平调到湘西,牺牲了个人小利益,维护了群众大利益。不论什么地方,他都坚持做“打基础的工作”、“对长远有利的工作”,从不往自己脸上“贴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他的利益观中,全局的利益,长远的利益,国家、集体、群众的利益轻如鸿毛,而个人利益、眼前利益、小集团利益重如泰山。正确的政绩观应建立在全局的利益观上,就要像郑培民同志那样,经常注意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做到“一日三省吾身”,牢固构筑起思想上拒腐防变的坚强防线;就要像郑培民同志那样,在对待个人利益上做到“警钟长鸣”、“严以律己”;就要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断锻炼意志品质,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

三、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供发展导向。 带头推广“双两大”地膜玉米新技术,积极引进“大电网”,支持扩建湘泉酒厂,坐阵指挥修通火禾公路„„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都是郑培民发展观的科学实践。科学的发展观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为各级领导班子谋政绩,干实绩,办实事指明了方向。按照“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坚持“三个文明”整体推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学习郑培民,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党的形象是通过千千万万个党员的作风体现出来的。一部中国党的历史,就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忠实地为全国各族人民利益而斗争的历史。学习郑培民,必须在为民办实事上下功夫。帮扶困难群众的各项工作,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民解难,为党分忧。只有这样,保持先进性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我们党才有强大的吸引力、号召力、凝聚力。 参考文献:

为民郑培民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生活中的郑培民 红旗出版社 2004年5月1日 培民文存 湖南师大出版社 2007年12月1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