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来源:爱玩科技网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镇巴县城关小学 李红

教材依据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6课。 设计思路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的散文,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抓住事物特点描写是课文表达的主要特点,本课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 五年级学生阅读已具备一定的能力,他们能通过读的引导感悟理解文字所蕴含的意思,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但是大部分孩子在对具体事物进行描述时,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对他们来说有一些难度。故本节课我以读为主线,把读层层引向深入,通过引向性的问题、学习方法的渗透,情景的创设、教材的拓展、个性化阅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领略水城的迷人风光,陶冶审美情趣,领悟作者独特的表达方法,把握语言表达的精妙与技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 -

1、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城的作用,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至六自然段。 方法与途径

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领会作者观察事物、表达事物的方法。 情感与评价

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体会作者对威尼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借助短焦互动设备,利用课件、音乐等辅助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知欲望,提高教学实效。 教学重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 教学准备

1、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查阅有关威尼斯的资料。 2、 教师准备视频《威尼斯的风光》。 3、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 2 -

一、录像导入

1、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师:同学们,你们想去威尼斯看看吗?师播放录像《威尼斯的风光》。

2、师:威尼斯真的太美了,它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与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之称。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看得如痴如醉,谁来说一说:游览了威尼斯,你都见到了一些什么? 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描绘得真美。作者也去了美丽的威尼斯,可他却在众多的事物当中,选择了“小艇”来写,请大家自由轻声地读一读他的文章。

2、小组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1)给自然段标序号,划出跟生字有关的词语,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理解词语:小艇、操纵自如、簇拥、哗笑、沉寂、静寂、矗立、笼罩。

(3)课文主要写了关于小艇的哪几个内容?

3、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学生交流汇报,师相机板书:(主要交通工具、样子奇特、船夫驾驶技术好、小艇作用大)

三、精读课文,探究写法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

- 3 -

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指名学生读。师:“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你说这“大街”指的是什么?(威尼斯的河道) “汽车”呢?(小艇)

师:你能仿写一句话吗?请学生说一说。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小艇样子奇特的,谁来为我们读一读描写小艇样子的段落?

(1)哪些词直接写出了小艇的特点?请其他同学边听边用“△”作上记号。

(长、窄、深、翘、轻快灵活)

(2)除了这些词,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来写小艇的特点?(比喻)几个比喻?(3个)怎么同是这小艇,用了3个不同的比喻? 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理解(比作独木舟,写出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行动轻快的特点。)

(3)作者通过观察细致,抓住了小艇的不同特点,描写得很精彩。那就让我们通过朗读体会一下吧!

(4)小艇除开样子奇特还有什么样的特点?(舒服)你从哪些话感受到的?学生交流、读第三自然相关语句,师引导读出喜爱之情。

(5)回忆学法: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时你使用了哪些学习方法?(抓重点词、体会作者的修辞手法)

- 4 -

同学们真棒,能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希望同学们把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始终,好吗?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你看小艇的样子是这样奇特,坐在里面,又是那样舒适、充满情趣,这都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那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船夫技术特别好”这个特点呢?请同学快速浏览第四自然段。 (2)(课件出示)学生交流:

A、本段文字是围绕哪一句话去写的?

B、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船夫技术特别好呢? 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操纵自如”。

C、引导学生理解侧面描写所起的作用。 ①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 ②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D、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本段使用的标点符号,理解“;”的用法。 师提醒:读课文时,仔细看标点符号,有助于我们对段落的层次理解得更清楚,这种学习方法同样值得推广。

(3)带着对船夫驾驶技术的惊叹去自由读一读吧! 4、学习第五自然段。

(1)对于“小艇作用大”这个特点,作者又是怎样描绘的呢? (2)请学生大声读一读第五自然段,根据表格提示说说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 5 -

时间 白 天 商人 人物 坐 着 小 艇 干什么 青年妇女 孩子、保姆 老人全家 看戏的人们 …… 夜晚 (3)想象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用“谁坐着小艇去干什么?”的句式表达。

(4)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学习这一段我们又运用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呢?(列提纲、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是啊,看来针对不同的文字我们要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5、默读最后一自然段。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威尼斯的夜晚很寂静。) (2)学生与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后,全班交流: ①你认为哪些语句写得精彩? 为什么?

②课文最后几句写威尼斯的夜景,这与小艇有什么关系? (3)师总结:你看我们在学习本自然段时,不能只盯着一个词,要学会联系上下文。作者通过拟人写静,通过动态、声音反衬静,而这静则更突出了小艇与城的关系密切,说明了小艇的作用大。

- 6 -

(4)听朗读感悟想象。

请同学们闭眼,听老师朗诵,来感悟和想象一下威尼斯月夜的静寂和美景吧!

6、拓展阅读:

想不想欣赏更多的威尼斯夜晚的美景,请同学们看到课本155页的阅读链接《威尼斯之夜》,随音乐一起读一读,体会它与《威尼斯的小艇》写作方法有什么不同。

四、总结课文。

威尼斯的夜晚是那样的寂静,人歇了,船停了,城市也进入梦乡了,可当第二天,曙光初露的时候,人醒了,船动了,城市又开始活跃了。多么奇特的异国风光,多么难忘的威尼斯小艇啊! 让我们带着惊叹和赞美在大声地读课题:26、《威尼斯的小艇》。

五、布置作业。

1、小练笔: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 2、背诵课文四至六自然段。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有得有失,让我在教学中收获不少:1、视频的适时播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威尼斯写的是异国他乡的独特地理风貌,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在教学开始,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欣赏了威尼斯风光,并描述美景畅谈感受,从而激发了学生求知全文的冲动。2、在引导学习“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段落教学中,让学生边读边悟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学生在交流中、

- 7 -

师的引导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逐渐加深,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读出了惊叹的语气。3、在学习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时,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谁坐着小艇去干什么?”,学生们发言踊跃,工人、老师、工程师等各种人物出现在孩子的嘴里,上班、去学校、去看戏、走亲戚、购物、接送孩子……众说纷纭。总的来说,学生学习兴趣浓厚。4、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在学习不同的自然段后,我都引导学生总结了学习方法,并希望他们能迁移活用。5、遗憾的是虽然在教案中设计了很多形式的朗读教学,可是在课堂上由于教学内容安排得较多,给学生读书的机会还是不够多。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尽可能让放手学生去自读自悟。敢于放手,风筝才会飞得更高,这是我以后的课堂教学所追求的。

板书设计

26 威尼斯的小艇 小艇样子奇特(3个比喻) 交通工具 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具体描述) 小艇作用大 白天(动)

夜晚(静)

- 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