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美国的华人圈中流行这样一句 女帮忙,照看孙子并做家务。这些老 人中最年轻的63岁,年长者已经78 岁。在交谈中,共同的感觉是生活无 聊枯燥。我和老伴也深有体会,在这 话:“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人的 战场,老年人的坟场。”无独有偶,电 视剧(《北京人在纽约 中也有这样的 独自:“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 美国,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 一里,每天不是在家看小说、听音乐, 就是在小区内遛弯。街上基本看不 到人,能看到的是各家门前的花草 个人,就送他去美国,因为那里是 地狱。”天堂、地狱,千差万别,为 树木和草坪,还有满街乱跑的野兔 何同时用来形容美国?前不久,我 走进这个令无数人向往的国度,以 一个老者的目光审视这个光怪陆离 的世界,便有了如下的感受。 在美国,多数子女成年后即离 家自立,大部分老人独居,难以享 受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至死都在 品尝孤独。在达拉斯,我们居住的 小区有很多独居老人,虽已近古 稀、耄耋,依然自己驾车外出购物。 除了定期来为他们打扫卫生的黑 人,既无子女也无亲友来往,真可 谓门前冷落车马稀。每天下午,我 与老伴领着孙女在小区散步时,总 能看到这些老人在门口晒太阳,见 我们祖孙三人有说有笑地从身边经 过,便友善地向我们打招呼,羡慕 的目光一路追随。大概同为老年人 的缘故吧,虽然语言不通,我与他 们却惺惺相惜。 在美国,独居老人猝死家中很 久却无人知晓的事情屡见不鲜。每 当呼啸的救护车从身边驶过,我的 心总忍不住颤栗,也许那密闭的车 厢内正躺着一位已经去了天国的老 人。我无法体会一个人在冰冷的地 板上躺很多天的滋味,也无法想象 孤独面对死亡时的那种痛苦与绝 望。亲情的冷漠,将这些年迈的老 人关在了生的门外。 也许基于这种原因,美国各城 市都有、慈善部门办的养老院 和松鼠。这时,便不禁怀念罔内那乍 水马龙的街道。对于我们来说,最快 乐的时光就是每周术由儿子驱车带 我们去超市购物,或到中同餐馆吃 饭——在国内很fj然的事,到了美 国却显得格外难能可贵。很多怀着 美好憧憬漂洋过海来到美同的中国 老人,因为受不了寂寞的煎熬,居住 一两个月便匆匆回国了。 一提到美国,人们便联想到高 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高擎火炬的自 和老人公寓,设施完善,机构健全, 由女神,还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其 有专职医生、护士和厨师。在这里 实美国也存在许多问题甚至痼疾, 安度晚年,是美国老年人最佳的选 比如悬殊,支泛滥……有人 择。参观完这些养老机构,我的心 说,美国遍地都是机遇和金钱。我 情却非常沉重——这究竟是自由与 想,那是对于敢打敢拼的年轻人而 文明的象征,还是对亲情的蔑视? 言,对于无欲无求的老年人来说, 如果说孤独的晚年对于美国老 最渴望的是儿孙绕膝、亲情融融的 人已经习以为常,那么对居住在美 天伦之乐,是三五知己、浅斟慢酌 国的华人来说无异是一种煎熬。在 的浓浓友情。 俄克拉荷马,有一对青岛老乡,夫 真希望全世界的老年人都能拥 妇俩来美国已经十几年,只有一个 有幸福、平安、祥和的晚年! 、 儿子,也许是受美国社会的影响, 儿子刚满l8岁就离开家门,几年过 去了,音讯全无。夫妇俩虽然都有 工作,但心情郁闷,生活单调,经 长 沙 常向我倾诉心中的苦闷,他们甚至 老 年 后悔移居美国。 大 在达拉斯我们居住的小区内, 学 约有五十多位华裔老人,一部分是 张 退休后到美国投靠子女的,一部分 利 源 是探望子女兼旅游,更多的是为子 长者家园/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