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一章 经济学基本知识

第一章 经济学基本知识

来源:爱玩科技网


第一章 经济学基本知识

一、为什么要学经济学?

二、经济学的产生—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三、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

四、选择与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制度密切相关

五、做选择是要付出代价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六、经济学家是如何研究选择问题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七、养成经济学的思维习惯

运用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来分析经济问题

案例:上大学值吗?

天津市投资教育的支出是全国第一,北京是私家车消费支出全国第一,上海是投资保险支出全国第一,广州是旅游支出全国第一。我们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一下,为什么家长舍得把大把的钱花在子女教育上?

我们来看一下上学的机会成本

(1)参加工作,工作四年收入12万。(2)上大学四年的开支4万。 合计:16万

这还没算上在未进大学校门前,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的择校费用。

上大学成本如此之高,为什么家长还选择让孩子上大学,因为这种选择符合经济学理论,理性人原则。我们算一下上大学与不上大学一生的成本与收益。

不上大学18岁工作,工作到60岁,共42年,平均每年收入是3万,共126万。 上大学22岁工作,工作到60岁,共38年,平均收入是5万元,共190万,减去上大学的经济学成本16万,剩下174万。与不上大学收入比较上大学多得到的收入是48万。

这还没考虑学历高所带来的名誉、地位等其它效应。为什么家长舍得在子女教育上投入,就在情理之中了。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1. 实证分析法:不带价值判断,所表述的问题可以用事实、证据,或者从逻辑上加以证明或证伪;

2. 规范分析法: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分析问题的理论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案例:关于轿车是否进入家庭的问题的研究经济学家认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包含两个不同的内容:

一是轿车能否进入家庭? 二是轿车是否该进入家庭?

对这两个不同的内容,经济学家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轿车能否进入家庭?涉及到汽车的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收入达到什么水平以及价格为多少时,汽车可以进入家庭。分析这个问题时,经济学家用的是实证方法。

实证方法排斥价值判断,只客观地研究经济现象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用实证方法分析经济问题成为实证表述,其结论也称为实证经济学。

轿车是否应该进入家庭?涉及到人们价值判断,即轿车进入家庭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不同的人看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完全不同。经济学家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分析这一问题,称为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以此为依据评价或规范某种经济行为。用规范方法分析经济问题称为规范表述,其结论称为规范经济学。

二者的区别:

一是对价值判断的态度不同。所谓价值判断指对一种现象社会价值的评价,就经济问题而言,可以说是对社会或个人已经做出或即将做出的某种选择的评价。价值判断取决于个人的立场和伦理观,有强烈的主管性。不同的人对同一选择可以有完全不同的价值判断

实证方法为了使经济学具有客观性而排斥价值判断;规范方法要评价或规范经济行为

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二是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实证分析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确认事实本身,研究经济现象(即某一种选择)的客观规律与内在逻辑;规范分析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说明经济现象的社会意义;

三是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客观的,可以用事实进行检验;规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主观的,无法进行检验。

(二)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

1. 微观分析:

(1)研究对象: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2)研究方法:个量研究方法

(3)核心理论:价格理论或均衡价格理论

2. 宏观分析:

(1)研究对象:整个国民经济运行

(2)研究方法:总量分析方法

(3)核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在B栏中寻找与A栏中术语相应的解释,并将序号填在术语前边

(一) 人们做选择就是得到什么,放弃什么,经济学家把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叫机会成本。

案例:

小王原来是某机关的一个,年薪3.4万。在下海经商的浪潮中,他选择了辞职下海经商,一年下来赚了6万,他认为自己下海是对的。你运用机会成本分析一下,小王下海真的是对吗?

1. 小王所做得选择是:下海经商,放弃在机关当。

2. 小王下海经商得到6万元的收益,失去了什么呢?

(1)当每年的3.4万元的年薪 。

(2)当公务员的收入2万,如享受公费医疗、以成本价购买住房、公费度假、年终分红

(3)小王将自己储蓄的10万元从银行取出来经商每年失去的利息收入5000元

(4)小王当,别人找他办事送红包每年平均2万元。

(一)人是社会的人,人的选择以及行为都是对特定制度的反应,即一定的制度往往影响甚至决定人们的选择及行为,因此制度对人们进行选择有直接的影响。

(二)所谓经济制度就是一个社会作出选择的方式,或者说是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方式。

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都面临着如何把它既定的稀缺资源有效率的分配和使用的问题。

(三)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三种 :

1. 计划经济:又称命令经济,即生产和消费都由计划部门决定的制度。

2. 市场经济:即资源配置和利用都由市场价格决定的制度。

3. 混合经济: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

(一)一种经济资源可以满足人们多种需求(欲望),但往往不能同时满足,这时人们就必须在各种需求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二)经济学被称为“选择的科学”,就是人类社会面对稀缺和欲望无限如何决策的科学。

(三)在经济活动中 ,选择就是决定用既定的资源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也就是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

(四)做选择或资源配置决策并付诸实施的过程就是经济活动。人类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经济活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一)人的需求——生存与发展。

(二)人的需求来自于人的欲望。

(三)人的欲望具有无限性的特点。即欲望永远没有完全得到满足的时候。一个欲望满足了,又产生了新的欲望 。

(四)人的欲望要用各种物质产品(或劳务)来满足。

物质产品(或劳务)要用各种资源来生产。但是,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资源相对于我们人类的欲望的无限来讲是有限的。这就是经济学中的“资源的稀缺性”的含义。

(一)有助于我们了解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二)有助于我们更精明地参与经济,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三)有助于我们理解现行的国家经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