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 文章编号:1004—6429(2015)05—0144—03 SHANXI SCIENCE AND TECHN0L0GY 2015年第30卷第5期 收稿日期:2015—06—29 太原南站工务专业提前介入管理 及静动态验收概述 王垮瑞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南工务段,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结合工作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新建太原南站石太场及枢纽相关工程建设期 间,工务设备管理单位如何提前介入施工检查、参与静动态验收工作的经验,为今后运 营阶段提前打好良好的工务设备基础。 关键词:工务介入;静态验收;动态验收;太原南站 中图分类号:U215.1 文献标识码:A 新建太原南站及枢纽相关工程是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客运 站,是国家“十二五”期间山西省的十大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其投 产建设乃至投入运营都会对山西省和太原铁路局运输生产布局 的调整、优化和改善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建太原南站共有1O 个站台,22股道,为有碴线路,分为石太场和大西场,每场各有 11股道。太南工务段作为日后工务设备接管单位,全程参与了工 程施工介入、静态验收、动态验收、安全评估4个阶段,充分发挥 了应有的作用。 1精心筹划并做好前期准备 (1)建立组织机构,配齐配强人员。为全面做好介入工作,首 先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便于统一管理和协调,随后又根据实际 需要,成立了相应的专业小组,各小组成员由业务素质高、工作 能力强、身体条件好、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且相对固定的精干人 员组成。 (2)规范业务管理,制定工作制度。为使介入工作落到实处, 样对工程的损伤较小,而对于面板石堆坝和心墙石堆坝进行埋 设,要尽量避开石料结构,将传感器部署在黏土填充区,以减少 中,必须要监测工程的渗流量。通过对渗流量的监测可以绘制出 工程的浸润线,再结合水位、位移变化等其他监测值,判断工程 的安全系数。在渗流量监测中可以采用渗流量仪、渗压计来进行 监测。在此,采用渗压计来测量工程的渗流量。 2.4压力(应力)监测 对土体结构的破坏。多种传感器在部署的时候,尽量合理利用土 体所钻的孔,要求尽量利用较少的孔埋设较多的传感器来对工 程进行监测,以减少对土体结构的损害。 压力(应力)监测主要监测的是工程土体和工程迎水坡所受 水压,为减小水对土体的冲刷,通常该坡面一般用混凝土加固。 3结语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对水土保持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只有通 过科学的监测,为水土保持部门提供各项准确的数据,他们才能 在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土体承受的压力会增大,并造成渗水量的 增大,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极易形成管涌现象,这时土体就 会出现危险。通过监测压力可以感知土体受压能力,通过适时的 水位调节可以使工程处于安全健康的状态。通常采用的传感器 为压阻式传感器。 2.5传感器在工程中的部署 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措施,从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万铨.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方略的探讨[J].中国水 土保持,2000(1):2O一22. 在确定好监测参数类型以及所用的传感器后,传感器的部 署是一个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因为研究所面对的中小型工程 [2]山仑.怎样实现退耕还林还草[J].林业科学,2000,36(5):2-4. [3]武哲,薛顺康试论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建设与黄河中游 都是已经正常工作运行的,而由于多监测的参数较多,传感器的 数目也较多,在实际的部署方面有较大的土工作业,如何在不破 坏原有工程完整的保护结构,而且能够在土体的重要位置埋设 好传感器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实际调查,在埋设传感器的过 程中对于土体的重要抗压承重部分,不能破坏,若对于均质土坝 进行埋设,可直接在关键点钻孔埋设,然后用黏土及时回填,这 144 多沙粗沙区治理[J]_中国水土保持,2002(10):18—19. (责任编辑:白尚平) 第一作者简介:李晶,男,1982年6月生,2006年毕业于 甘肃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研究实习员,孝义市水务局,山西 省孝义市迎宾路三农大楼,032300. (下转第154页) 王垮瑞太原南站工务专业提前介入管理及静动态验收概述 本刊E—mail:sxkjzzs@163.conr 问题探讨 为下一步正式接管或运营打下良好的基础,工务介入办公室针 技术支持,审查并协助施工单位做好对线路、道岔的整修、捣固 方案,制定、明确技术标准,以达到投入少、效率高、质量好的目 的,为工务的后期维修减少不必要的投入。 对不同阶段的工程进度、工程特点、专业要求,制定了针对性的 检查制度及检查盯控重点,并分专业对介入小组提出具体的工 作要求,建立问题库制度,与参建单位(建设单位、设计、施工)建 立定期联系和情况通报制度,及时沟通、协调、处理介入工作中 3高标准验收以杜绝问题遗留 3.1严卡静态验收 工务设备的质量关乎运营后的行车安全。确保运营后工务 设备的安全,其中静态验收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也是验收的首要 检查发现的重要问题,以保证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推动工作稳 步进行。同时,办公室与各专业组建立周联系、月总结的会议制 度,加强内部工作沟通。 (3)强化专业培训,提高业务素质。随着四新技术的大量运 用,新线建设往往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前沿 科技,科技含量较高。为提高介入工作质量,对介入人员进行了 有效的前期培训,即聘请有关专家对介人人员进行设计文件、技 术标准、验收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和知识培训,重点强化对现场关 键施工技术环节和标准的掌握,比如钢轨、道岔铺设、精调、打磨 和长钢轨无缝线路的锁定、钢轨接头焊接、特种新设备的检查、 精测网复测、接续结构物沉降观测等内容。 (4)及时整章建制,实现精细管理。针对后期的安全评估,介 入办公室针对接管的具体设备、对日后的管理模式、技术规章体 系的建立和完善,制订了下一步的推进计划,同时制定了工务相 关制度、标准,主要包括线桥隧设备维修、防洪工作、工务施工作 业安全、天窗维修管理、开通后过渡期间的安全管理等具体办法 和措施。 2精检细查以把好过程控制关 (1)卡好线下施工。一是要加强对路基填筑质量、碾压密实 度的卡控;二是对施工单位的沉降观测数据做好复核,确保沉降 到位,达到规范要求,避免运营期间出现较大线路下沉的情况。 (2)做好道碴质量抽检。把好进场关,严格查看道碴生产厂 的资质和生产检验的有效性。对进场的道碴质量进行检验,确保 材质、级配和洁度达到规范要求,减少日后翻浆冒泥。 (3)重视道岔铺设的现场监控。作为今后的设备管理单位, 工务段高度重视道岔铺设施工过程的质量现场检查、配合,尤其 是把道岔铺设当做重点,注重道岔的均衡性、整体性和完整性。 从道岔组装、现场定位到焊接锁定,都严把相关细节,防止道岔 出现定位不准、机械轧伤、焊头平顺度不达标等病害的产生。在 工电联合调试期间,确保各部位密贴度一次达标。 (4)做好无缝线路铺设施工配合。一是加强对工地焊接质量 的检查,确保轨面及作用面平顺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特别是钢 轨顶面要杜绝出现低塌焊缝。二是做好工地焊的探伤检查,焊接 后待冷却到常温后再进行焊缝的探伤,对发现伤损的焊缝应立 即切除重焊。三是每日全程盯控钢轨铺设施工及焊联放散施工, 及时记录原始锁定轨温和放散后的实际锁定轨温,并指导无缝 线路位移观测标的安设。内业资料的整理由介入办公室依据路 局无缝标准,指导施工单位按有关规定和要求组卷。 (5)加强对线路、道岔整修的配合。工务介入组提供相应的 环节,更是顺利进行后期动态验收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应从 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工务系统成立了以主管任组长, 主管业务处室、工务段为主要成员的验收小组,工务段要成立相 应的专业小组,主要分轨道、桥涵、路基、精测网等专业。二是制 定严格的实施方案,明确并提高验收的要求,细化责任。三是加 强验收前人员的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利用3天时间对相关的工 程概况、验收范围、验收的主要依据、验收方法、标准等集中进行 培训,做到底数清楚、标准清楚。四是把好现场验收关,验收人员 以高度的责任心,依据分工和标准进行验收,并对检查发现的问 题建立专门的问题库,每日在验收总结例会上提交领导组及相 关参建单位,并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整改,同时做好整改跟踪检查 和复核。五是加强对相关内业资料的验收。 3.2做好动态验收 静态验收过程中,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复验完毕后,在 确保达到动态验收条件后方可进行动态验收。动态验收工务设 备以轨检车为主,由局验收小组制定动态验收方案,并做到检查 全覆盖。以验标允许偏差管理值偏差及数量作为标准展开动态 验收。随车数据分析人员要及时将轨检III、Iv级偏差处所,I、II 级数量地点进行统计,向验收领导组进行汇报,并通知地面检查 人员对轨检III、Iv级处所实地复核,将实地检查情况向领导组 汇报。由施工单位及时将现场病害处理完毕后,进行二次动态检 查,期间要做到边检边修。最终以最后一次的动态检测结果为依 据评判线路质量是否达标。 4认真总结并编制验收报告 认真编制静态验收、动态验收报告,做到内容翔实、准确,对 检查发现的所有问题要有整修处理结果及复核人,一并提交上 一级进行审核,以判断能否顺利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 5最后冲刺以确保开通运营 开通运营前,工务段严格对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进行进一 步的优化和完善,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科学的生产管理模式,制 定并完善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加强人员管理,掌握维修作业标 准,确保线路J顷利开通。 铁路工程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工程,关乎国计民生,其工 程质量更是百年大计,作为参建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各 方,应严格施工标准,工务段作为接管单位之一,也是责无旁 145 山西科技 文章编号:1004—6429(2015)05—0146—03 SHANXI SCIENCE AND TECHN0L0GY 2015年第3O卷第5期 收稿日期:2015—06—29 高速铁路混凝土桥梁典型病害及防治对策 申俊秀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原平工务段,山西原平,034100) 摘要:随着列车时速加快,铁路桥梁结构的动力效应更加明显,加之设计、施工与运 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桥梁结构不同程度地出现各种病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给铁 路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以高速铁路混凝土桥梁为例,分析了铁路桥梁结构发 生病害的成因,提出了适宜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铁路混凝土桥梁;典型病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U448.33 文献标识码:A 用,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桥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开 随着我国铁路工程的快速发展,各类型的桥梁结构逐渐出 现在铁路桥梁中。由于列车时速快,铁路桥梁结构的动力效应明 显,加之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使桥梁结构出现 了如混凝土土开裂、预应力混凝土桥结构不断下挠、横隔板开 裂、桥梁结构支座病害、防排水体系排水不良、混凝土保护层碳 裂现象。通过多年来对铁路混凝土桥梁各种病害的调查、分析与 评估试验,发现目前的病害主要可以分为结构性裂缝、非结构性 裂缝、钢筋锈蚀造成的裂缝、施工材料与施工质量造成的裂缝等 几种情况。 1.1结构性裂缝 化、混凝土内钢筋锈蚀等各种病害,如果不及时针对桥梁结构的 各种病害进行系统分析,并找出导致病害的原因,将严重影响桥 对于结构性裂缝,一般情况是由于外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 的宽度、分布与外荷载有直接关系。产生这种裂缝的直接原因是 结构承载力不足,即结构物的实际工作状态与设计时假设状态 梁结构的正常使用和自身安全性,进而对列车的安全性造成严 重的威胁。因此,全面分析高速铁路混凝土桥梁典型病害的发生 机理,探讨其防治对策意义重大。 有出入,设计中存在简化不合理或某些外部荷载未考虑的情况, 未对铁路荷载的发展即荷载增加的影响或范围进行考虑。间接 原因是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或水平位移等使结构产生附加应 力,超过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而发生开裂。结构性裂缝对桥梁 替代的作用。 l 高速铁路混凝土桥梁典型病害 随着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在铁路桥梁工程中的广泛采 贷,如何在建设阶段适时提前介入,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是 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也是现实情况下必须解决的难题。 本文只是对新建太原南站石太场及枢纽相关工程建设期间参 与介入工作的初步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今后这一方式 应广泛地推广,必将对保证铁路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大幅提 高,为今后新线投入运营打下良好的工务设备基础,起到不可 (责任编辑:张红英) 第一作者简介:王垮瑞,男,1979年1月生,2002年毕业于 石家庄铁道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大秦铁路股份有限 公司太原南工务段,山西省太原市,030006. Overview of Public Works’In-advance Intervention in Management and Static/ Dynamic Acceptance in Taiyuan South Railway Station WANG Zhengrui ABSTRACT:Connecting with the work experiences,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experiences of the public works equipment management unit’S in-advance interven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static/dynamic acceptance i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of newly built Taiyuan South Railway Station’S Shijiazhuang—Taiyuan Field and hub’S related engineering,in order to lay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public works equipment in the future operation stage in advance. KEY WORDS:public works’intervention;static acceptance;dynamic acceptance;Taiyuan South Railway Station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