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个人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作为历史教师应扫抓住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的这一契机,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研修目标:
1.通过此次培训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学习新的教学方法。 2.通过培训掌握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并利用信息技术教育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的质量。
3.通过培训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各种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
4.通过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研修的内容:
(一)理念篇(共3课)
1.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 2.信息技术支持的校本研修活动 3.信息化支持的学习方式变革思考 (二)热点篇(共2课) 1.MOOCs与教师学习 2.微课程及教学应用 (三)方法篇(共4课) 1.历史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2.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优化 3.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4.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
--
--
(四)案例篇(共1课)
初中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案例评析 (五)技术篇(共5课) 1.电子白板的基础应用 2.PPT的设计及高级教学应用 3.Flash教学动画应用基础 4.Flash教学动画进阶篇 5.音视频编辑的高级进阶 四、研修的措施:
1.珍惜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机会,积极主动的参加学习。每天坚持学习时间为2小时左右,确保学习的质量,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按时完成学习作业。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这一平坛积极向各位教授、专家学习,积极各位同仁进行学习交流。
2.注重理论与实际练习相结合。一方面,在信息化环境下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的良好教学条件,熟练掌握一体机的使用技巧、发挥录播室的功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积极参与研讨,加强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勤于思考、不断反思,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精彩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