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cg ̄TS nC >>> 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 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乔布斯的领导真经 田成杰 > 乔布斯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 的。”他宣布道。他在田字格上方 眼,不想放下自己专注的事情,除 个性已经与他的经商之道融为一体 写下“消费者”和“专业人士”,在 非等事情做完。 了。从他的行为来看,似乎通常的 左侧写下“台式机”和“笔记本电 规则对他并不适用,他在日常生活 脑”。他对团队成员说,他们的任 简化 中所表现的激情、投入和极端情绪 务就是专注于四种卓越产品,一种 除了拥有禅师入定一般的专注 化,同时也倾注到了产品当中。他 产品占一个格,其他所有产品一概 能力,乔布斯还会本能地简化一切 那桀骜不驯、急躁暴烈的个性,正 撤销。会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愣 事物,他会抓住事物的本质,去除 是他追求完美的必然要素。他的成 住了。然而,正是因为乔布斯让苹 不必要的部分。在苹果的第一本宣 功离不开以下要素。 果专注于生产四种电脑产品,公司 传册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至繁归 专注 得救了。他对我说:“决定不做什 于至简。”要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么与决定做什么一样重要,对公司 你只需要把苹果软件和微软的Word 1997年乔布斯重返苹果,当时 是这样,对产品也是这样。” 软件做一下比较。Word变得越来越 公司生产的电脑和外设产品又杂又 专注是乔布斯个性的一部分, 丑,越来越杂,导航功能区缺少人 乱,光Mac机就有十几款。乔布斯召 并且在他修习禅宗过程中得到了磨 性化设计,有些功能也非常扰人。 开了几个星期的产品评议会,最后 练。他坚决不考虑他认为会分心的 从比较中,不难看出苹果对简单的 实在受不了了,大喊道: “停!这 事情。有时,同事和家人试图让他 追求是值得称道的。 简直是疯了。”他一把抓起一支记 处理一些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如 乔布斯追求简单并不是无视复 企 业 号笔,光着脚走到一块自板前,画 法律问题、医疗诊断等,结果被他 杂,而是战胜复杂。他知道,简单 园 文 了一个田字格。“这才是我们需要 气得够呛。他只是冷冷地看你一 到这种程度后,生产出来的机器, 化 而 直 越 32 人物 得的感知能力。他回忆说:“在印 度农村,人们不像我们用理智来思 考问题,他们用的是直觉。直觉是 一种非常强大的东西,我觉得,它 比理智更强大。” 扭曲现实 众所周知,乔布斯很擅于敦 促别人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于是,同事们根据电视剧《星际迷 航》,将乔布斯的这种能力称为 “现实扭曲力场”。对那些不了解 乔布斯的人来说, “现实扭曲力场” 只是以强凌弱、大言欺人的委婉表 达。但是,与乔布斯共过事的人都 承认,尽管这种特质可能让人窝 火,但他们也确实因此仓』造了非凡 的业绩。乔布斯认为,生活中一般 的规则并不适用于他,所以,他才 能够激励团队用比施乐或IBM少得多 的资源,改变计算机历史的发展进 程。 ~天,乔布斯走进工程师拉 里・凯尼恩的办公室,抱怨说他负 责的Mac操作系统启动时间太长了。 凯尼恩开始解释为什么无法缩短 启动时间,但乔布斯打断了他,问 道:“如果能救人一命,你能想出 办法让启动时间缩短l0秒么?”凯尼 恩说也许能。乔布斯走到一块白板 前,算了一笔账:如果有500万人使 用Mac机,每天开机多花l0秒,那么 一年加起来差不多3亿分钟,这相当 于至少100个人的寿命。几星期后, 凯尼恩把开机时间缩短了28秒。 灌输 1979年,乔布斯早期的导师迈 克・马尔库拉给他写了一张便条, 要他恪守三条原则。前两条是“共 鸣”和“专注”,第三条有点怪,叫 “灌输”,但它已成为乔布斯最重要 的信条之一。他知道,人们都是根 据产品或公司的呈现和包装方式, 对它们做出评判的。他对我说: “迈克告诉我,人们是根据封面来 评判一本书的。” 有时候,乔布斯利用产品设 计来“灌输”一种信号,而不只是 作为一项功能。比如,乔布斯回归 苹果后,开始设计新的iMac。他看 到伊夫在电脑顶部设计了一个凹进 去的小提手。这种设计与其说是为 了实用,还不如说是作为一种符 号。iMac是台式机,不会有很多人 拎着它到处走的。但乔布斯和伊夫 知道,还是有很多人对电脑打怵。 如果有一个提手,电脑就显得对用 户友好,感觉上就是给人提供服务 的。有了提手,就意味着用户可以 触碰电脑。生产团队反对增加成 本,而乔布斯就一句话:“不行, 就这样做。”连解释都没有。 力求完美 几乎在开发每一种产品时, 乔布斯都会在某个时刻“按下暂停 键”,回过头去看最初的设计,因 为他觉得产品不够完美。没计iPhone 时,最初设计是把玻璃屏幕嵌在一 个铝制外壳内。某个星期一早晨, 乔布斯找到伊夫,说:“昨晚我睡 不着,我发现我并不喜欢这个设 计。”让伊夫感到沮丧的是,他马 上意识到乔布斯是对的。iPhone的 焦点应该是在显示屏上,而按照当 时的设计,外壳有抢风头之嫌,没 有突出显示屏。而且,整个机子太 过男性化,太注重任务和效率。乔 布斯对伊夫的团队说:“伙计们, 我知道你们为这个设计苦干了整整 九个月,但我们不得不做出改动。 我们大家都得加夜班,周末也不能 休息,如果你们想要的话,可以给 你们几把,把我们都干掉。”结 果,谁也没有叫嚣,大家同意了。 乔布斯回忆说: “那是我在苹果最 感骄傲的时刻之一。” 乔布斯追求完美,甚至连那些 看不到的部位都不马虎。在监督设 计苹果II型机和Mac机时,他要求 工程师重新整理芯片布局,使线路 板看起来整洁、美观。他的这种做 法尤其让Mac机的工程师觉得不可 理解。乔布斯说:“就算它是在机 箱里面,我也希望它尽可能漂亮。 伟大的木匠是不会在橱柜背面用烂 木料的,即便没有人会看到。”他 说,大家都是真正的艺术家,就应 >>> c【J人物 >>> 该这样去做。线路板重新设计后, 他让工程师和Mac团队其他成员签 名,然后把名字刻在机箱内部。 “真正的艺术家都会在自己的作品 上签名。”他说。 只容忍A级人才 乔布斯对身边的人缺乏耐心、 脾气暴躁、态度严厉,是出了名 的。不过,他待人接物的方式虽然 不值得称道,却也是源于他追求完 美,以及只希望与最优秀的人共 事。他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出现他 所说的“庸人泛滥”:如果管理者太 过彬彬有礼,平庸之辈就会如鱼得 水、碌碌无为。他说:“我并不认 为自己对人残暴,但如果有什么事 搞砸了,我会当面讲出来的。讲实 话,是我的职责。” 乔布斯虽然粗鲁、严厉,但很 会激励人。他让员工充满了激情, 使他们致力于创造突破性的产品, 并相信自己能够完成看似不可能完 成的任务。我们必须用结果来评判 他。乔布斯的家庭关系紧密,苹果 内部也一样:相比其他公司,包括 那些老板更为友善、更为平和的公 司,乔布斯的顶尖人才往往在公司 待的时间更长,也更忠诚。有些CEO 研究了乔布斯后,决定像他一样要 严厉对待员工,却不明白乔布斯是 如何让员工建立忠诚的,因此他们 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面对面交流 尽管是数字世界的一员,或 许因为太了解数字世界会让人产生 孤立感,所以,乔布斯认为面对面 交流非常必要。在皮克斯办公楼的 设计上,他要求能促进意外碰面和 协作。他说: “如果办公楼不利于 这一点,你就会失去很多创新的机 会,失去突发奇想的魔力。于是, 我们在设计办公楼时,要能够让员 工走出办公室,到中庭来,与平时 见不到的人不期而遇。” 乔布斯不喜欢正正经经的报 告,他更喜欢面对面的自由交流。 每周他都会召集管理团队,不设正 式的议程,就让大家谈谈各种想 法。每周三下午,他也会召集营销 和广告团队做这样的事。乔布斯不 允许使用幻灯片。他说:“我讨厌 人们用幻灯片作报告,不进行思 考。知道自己在讲些什么的人,是 不需要PowerPoint的。” 融合文理 乔布斯贯通了文理、创造力和 技术、艺术和工程。虽然在技术上 胜过他的不乏其人(如沃兹尼亚克 和盖茨),也有比他更优秀的设计 师和艺术家,但在我们这个时代, 能够创造性地将诗意和处理器连接 在一起的,可以说无人能出其右。 而且,他对商业战略还具有直觉的 洞察力。 当一种强烈的个性中融入了人 文和科学,创造力就会进发出来。 这是2l世纪打造创新经济的关键所 在。这是应用想象力的精髓,也是 对于任何想在未来拥有创新优势的 社会来说,人文和科学都至关重要 的原因所在。 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乔 布斯一直践行这句话:在他的个性 中,除了商业和工程成分,还要有 嬉皮士反对循规蹈矩的那一面——这 是他在追求艺术、吸食毒品、追求 心灵启迪的叛逆时期形成的。 在他人生的每个方面,包括 他约会过的女人、对待癌症诊断的 方式、运营企业的方式等,他的行 为都反映出了这样一种变化:从冲 突、合流,到最终所有这些不同方 面的融合。 即使在成立苹果公司后,乔 布斯也在公司广告中流露出自己 叛逆和反文化的个性,就像是在 宣告他内心仍是一个黑客、一个 嬉皮士。重返苹果后,乔布斯 帮助撰写了“非同凡想”广告的 文案: “向那些疯狂的家伙们致 ,他们惹是生非,他们格格不 案中最后几句话或许可以消除这 “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 的疯子,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 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 正改变世界。”显 l敬,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 驯入……”说到这里,如果还有人 不相信他是在讲他自己,那么文 种疑虑:天才。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