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推荐学习高考学习复习资料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5 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

推荐学习高考学习复习资料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5 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

来源:爱玩科技网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5·天津和平区期末)如图表示某植物体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核仁的解体应发生在A时期

B.B时期可发生基因突变,A时期可发生基因重组 C.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相互转化在B时期发生

D.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其发挥作用于B时期

2.下图表示细胞过程中一条染色体(质)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染色体的复制,一定发生在有丝的间期

B.②表示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一定发生在减数的前期 C.③过程可以发生在有丝的后期或减数第二次的后期 D.d中的两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相同,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3.(2015·西城区期末)如图是基因型为EeFfgg的动物细胞过程某时期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B.图中G基因可能来源于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C.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3对同源染色体 D.该细胞产生的两个配子的基因型为eFG和eFg

4.(2015·北京东城区模拟)家兔睾丸中有的细胞进行有丝,有的细胞进行减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细胞前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B.每个细胞时同源染色体都进行联会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C.每个细胞时姐妹染色单体都分离 D.每个细胞后的子细胞中都含性染色体

5.(2015·衡水中学调研)下列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和减数第二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时前者细胞内性染色体的数量是后者的两倍 B.后者在后期时细胞内存在大小形态相同的同源染色体 C.前者中期时细胞内染色体组数是后者后期时的两倍 D.着丝点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6.(2015·天津和平区期末)基因型为FfXY的果蝇在产生精子过程中( ) A.F与f、X与Y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四分体时期 B.X与X、Y与Y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后期 C.FX、fX、FY、fY的随机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后期 D.一个精原细胞可能产生FX、fY两种精子

7.(2015·朝阳区期末)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D

D

D

D

D

D

A.CD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

C.BF所对应的时间段,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BD对应的时间段,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变化

8.(2015·海淀区期末)动物细胞培养中存在“接触抑制”现象,如果清除一部分贴壁细胞,邻近细胞又迅速重新填满这一区域,然后再次停止。据此作出的假设,不合理的是( )

A.清除部分细胞,邻近细胞释放某种信号分子重新启动细胞周期 B.细胞接触后,为动物细胞停止离开细胞周期提供了信号 C.细胞周期是有其内在节律性的,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D.细胞膜表面上可能存在接受邻近细胞信号的受体

9.(2013·全国卷Ⅰ)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和减数第一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10.(2015·北京高考)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对照组 实验组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11.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的细胞示意图(已知该生物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基因型为MMN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乙、丙所示的细胞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的重组 B.图乙、丙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甲、丁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 C.图丁细胞的基因型为MmNn,说明该细胞在此之前发生了基因突变 D.图丁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12.下面甲图表示某高等动物(假设其基因型为AaBb,2n=4)的细胞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乙图中a、b、c、d、e分别表示过程中的某时期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A.甲图中②和④时期都可发生基因A与A的分离和A与a的分离 B.乙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b、c C.乙图中位于Ⅰ阶段的细胞有d、e D.孟德尔遗传定律发生于甲图中的④阶段 二、非选择题

13.(2015·江苏四市模拟)下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过程示意图,图2是细胞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分析回答:

图1

图2

(1)图1中,细胞①经图示减数形成的子细胞基因型有________。

(2)图1中细胞③的名称是________,细胞⑤中有________个DNA,可能不含X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填序号)。

(3)图2中,CD段可表示________期,细胞④应对于图2中的________段,可发生基因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重组的是________段。

(4)图2中出现GH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15·江苏高考)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是传统观赏花卉,由于其高度不育,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因而品种稀少。为了探究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实的原因,有研究者开展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先制作了临时装片进行镜检、拍照,再对照片中的染色体进行计数、归类、排列,主要步骤如下:

剪取新生卡诺固定1 mol·LHCl清水

→→→→

的根尖液固定解离漂洗卡宝品红制片镜检核型

→→→

染色压片拍照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新生根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实验过程中用1 mol·L HCl解离的目的是______。

(3)该实验采用卡宝品红作为染色剂,与卡宝品红具有相似作用的试剂有______(填序号)。

①双缩脲试剂 ②醋酸洋红液 ③龙胆紫溶液 ④秋水仙素溶液

(4)镜检时,应不断移动装片,以寻找处于______期且染色体______的细胞进行拍照。 (5)由下图核型分析结果,得出推论: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实的原因是______。

-1

-1

(6)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推论,可以优先选用______(填序号)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显微观察。

①花萼 ②花瓣 ③雌蕊 ④花药 ⑤花芽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详解答案】

1.A 2.C 3.A

4.D 减数第二次中,细胞前不进行DNA分子复制;只有减数第一次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才进行联会;减数第一次的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有丝后的子细胞含有两条性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和减数第二次的子细胞含有一条性染色体,D项正确。

5.A 有丝前期,细胞内有两条性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前期细胞内有一条性染色体,A项正确;减数第二次后期细胞内存在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B项错误;有丝中期细胞内有两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二次后期细胞内也有两个染色体组,C项错误;着丝点时,核膜已经解体,无核孔,D项错误。

6.D F与f,X与Y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后期,X与X,Y与Y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后期;FX、fX、FY、fY的随机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后期;一个精原细胞可能产生FX、fY或FY、fX两种精子,D项正确。

7.C 根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乙判断,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CD段为减数第一次时期,FG为减数第二次后期,两者都有两个染色体组;D点时刻为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含有Y染色体,也可能含有X染色体,EF是因为着丝点断裂,每条染色体的DNA减半;BD为间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8.C 根据题干信息,动物细胞时当细胞间相互接触时细胞停止,由此分析,细胞受基因控制,同时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细胞间相互接触的影响。

9.C 10.C 11.C

12.A A项中,②是有丝后期,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不会发生A和a的分离。B项中,b、c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项中,Ⅰ阶段是有丝,d、e细胞属于有丝。D项中,④是减数第一次后期,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发生在这个时期。

13.解析:(1)图1中,减数过程为细胞①→细胞②→细胞③→细胞④…,根据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可判断细胞③(次级精母细胞)含a、b基因,则与细胞③一起产生的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含A、B基因,因此细胞①经图示减数形成的子细胞(精细胞)基因型有AB、ab两种。

(2)对雄性动物而言,减数第一次结束后的细胞中可能不含X染色体,即细胞③④。 (3)CD段同源染色体对数加倍,说明染色体数目加倍,为有丝后期;细胞④中无同源染色体,应对于图2中的H-I段;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F-G表示减数第一次。

(4)GH段细胞中不再有同源染色体,是因为减数第一次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D

D

D

D

D

D

D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答案:(1)AB和ab (2)次级精母细胞 8 ③④ (3)有丝后(期) H-I F-G (4)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14.解析:(1)本实验研究的是水仙细胞的染色体核型,最好选择处于中期的细胞进行染色体观察,实验材料选取水仙新生根尖,是因为新生根尖分生区细胞旺盛。

(2)实验过程中需要制作水仙新生根尖的临时装片,用1 mol·L HCl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3)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染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或染色质)着色,常用染色液除卡宝品红外,还有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

(4)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中期。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有限,而且处于有丝中期的细胞较少,因此,镜检时要不断移动装片,根据有丝中期细胞的特点,从中挑选染色体分散良好的中期细胞进行拍照。

(5)从图中水仙染色体核型可以看出,水仙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应属于三倍体(3N=30)植物。水仙在开花期间进行减数的过程中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现象,极难产生含有完整染色体组的可育配子,所以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实。

(6)通过直接显微观察能进行减数的生物材料,可以进一步验证上述推论。在提供的生物材料中,花萼、花瓣、花芽都不能进行减数,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内与雄蕊的花药内都有减数发生。观察减数使用的材料最好是雄性生殖器官(雄蕊),因为其雄配子多,容易观察。植物雌蕊进行减数的细胞数目很少,用它们作为实验材料,不容易找到正在进行减数的细胞。

答案:(1)新生根尖分生区细胞旺盛 (2)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3)②③ (4)中 分散良好 (5)中国水仙是三倍体,减数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生殖细胞 (6)④

-1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