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级汉语综合课 第五课

初级汉语综合课 第五课

来源:爱玩科技网
初级汉语综合课

《汉语教程》第二册(上),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五课 我听过钢琴协奏曲《黄河》

一、

课 文

(一)

(山本和爱德华谈来中国后的经历……) 爱德华:山本,你的感冒好了吗?

山 本:好了。来中国以后我已经得过三次感冒了。 爱德华:我一次病也没有得过。

山 本:你身体真不错。我还住过一次院呢,看过中医,也吃过中药。 爱德华:听说中药很苦,是吗?

山 本:有的苦,有的不苦。我喝的是中成药,甜甜的,一点儿也不苦。吃了这些中药我的病就好了。

爱德华:我听说中医看病很有意思。

山 本:中医看病不化验,只用手摸一摸脉就给你开药方。还用按摩、针灸等方法给病人治病。 爱德华:是打针吗? 山 本:不是打针,是扎针。 爱德华:你针灸过吗?

山 本:我按摩过,没有针灸过,但是见过。 爱德华:是什么样的针呢? 山 本:是一种很细很细的针。 爱德华:没见过。

(二)

你以前来过中国吗 我吃过中药

罗 兰:山本,听说你曾经来过中国,是吗? 山 本:是啊,来过一次。你呢?

罗 兰:我没有来过,这是第一次。你都去过什么地方?

山 本:我已经去过好多地方了。北边去过哈尔滨,南边到过海南岛,东边上过泰山,西边去过西安和敦煌。

罗 兰:你去过的地方真不少。来中国以后,我只去过颐和园、故宫和长城。 山 本:习惯吃中餐了吗? 罗 兰:早就习惯了。 山 本:你吃过哪些中国菜?

罗 兰:吃过很多。最喜欢吃的是北京烤鸭。你爱吃什么? 山 本:中国菜我都爱吃。还爱吃烤白薯、糖葫芦什么的。 罗 兰:看过京剧吗?

山 本:没看过。听过京剧很有意思,我很想去看看。

(三)

我听过钢琴协奏曲《黄河》

田 芳:爱德华,你说你是个音乐迷,你听过中国音乐吗? 爱德华:当然听过! 田 芳:听过什么?

爱德华:在加拿大时,我亲耳听过一位中国钢琴家演奏的《黄河》。 田 芳:你觉得怎么样? 爱德华:好极了,真想再听一遍。 田 芳:听过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吗? 爱德华:听说过,但是没听过。好听吗? 田 芳:你听了就知道了。

爱德华:我很想听听,你这儿有光盘吗? 田 芳:有。

爱德华:借给我听听吧。

田 芳:你拿去吧。听完就还给我。 爱德华:一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嘛。

二、 生 词 序 号 1 中文生词 经历 词 性 名、动 拼 音 jīnglì 英文释义 experience; to go through; to undergo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过 住院 中医 苦 中成药 甜 摸 脉 药方 按摩 针灸 方法 治 扎针 细 曾经 好 烤鸭 烤 第 中餐 助 名 形 名 形 动 名 名 动 名、动 名 动 形 副 副 名 动 头 名 guò zhù yuàn zhōngyī kǔ zhōngchéngyào tián mō mài yàofāng ànmó zhēnjiǔ fāngfă zhì zhā zhēn xì céngjīng hăo kăoyā kăo dì zhōngcān (used after a verb to indicate a past action or state) to be hospitalized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itter prepared Chinese medicine sweet to feel; to touch pulse; arteries and veins prescription to massag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ethod to treat; to cure to give or have an acupuncture treatment thin once; used to (used before adjectives to indicate the quantity or degree) roasted duck to roast; to bake (a prefix indicating ordinal numbers) Chinese food 22 白薯 名 báishǔ sweet potato sugarcoated haws on a stick (a 23 糖葫芦 名 tánghúlu popular Beijing) winter snack in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序 号 1 2 3 4 5 糖 什么的 亲耳 钢琴 ……家 演奏 极了 小提琴 协奏曲 曲 好听 还 嘛 专 名 哈尔滨 海南岛 泰山 西安 敦煌 名 助 副 名 尾 动 名 名 名 形 动 助 拼 音 Hā’ĕrbīn Hăinán Dăo Tài Shān Xī’ān Dūnhuáng táng shénmede qīn’ĕr gāngqín jiā yănzòu jí le xiăotíqín xiézòuqǔ qǔ hăotīng huán ma sugar and so on (to hear sth.) live or on spot piano a specialist in certain field to play (music instrument) extremely; to the greatest extent violin concerto song; melody; concerto pleasing to the ear; melodious to return; to give back (indicating that the reason is obvious) 英文释义 Harbin (the capital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inan Island Mountain Tai Xi’an (the capital of Shanxi Province) Dunhuang (a famous city on the Silk Way) 6 7 8 9 10

三、 注 释

(一)《黄河》

根据著名歌曲《黄河大合唱》(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改编的一首钢琴协奏曲。是中国音乐的经典之作。

(二)《梁祝》

全称为《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何占豪、陈刚根据中国传统的民间爱情故事创作的著名小提琴协奏曲。

(三)……极了

“极了”放在形容词和一些动词后边,表示最高的程度。例如: 好极了 大极了 冷极了 美极了 高兴极了 关心极了 喜欢极了 (四)

我一次病也没得过 颐和园 故宫 长城 黄河 《梁祝》 Yíhéyuán Gùgōng Chángchéng Huáng Hé 《Liáng Zhù》 the Summer Palace the Palace museum the Great Wall the Yellow River Liang Zhu (name of a violin concerto) 汉语用“一……也……”强调完全否定。例如: (1) A: 你爸爸来过中国吗?

B: 他一次也没来过。

(2) 我喝的中药一点儿也不苦,甜甜的。 (3) 这个星期他一天课也没上。 (4) 我一本中文书也没看过。 (五)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谚语。意思是别人把东西借给自己,要及时地还回去,以后再向人借的时候就不会遇到困难。

“嘛”用在句末,强调肯定的语气。表示事情本应该如此或道理显而易见。

四、 语 法

(一) 经历和经验的表达:动词 + 过

动词后边带动态助词“过”表示动作曾在过去发生。该动作一般不持续,说话时已经停止。强调过去的某种经历。例如:

(1) 我以前来过中国。

(2) 来中国以后,我去过北京、上海和西安。 (3) 我听过中国音乐。

(4) 我没打过针。 (5) 我没吃过北京烤鸭。 正反疑问句形式:动词 + 过 + 宾语 +没有? 否定式:没(有)+ 动词 + 过 肯定式:动词 + 过 (6) 你以前来过中国没有? (7) 你去过没有?

(二) 动作行为进行的数量:动量补语

动量补语说明动作发生和进行的次数。动量补语由数词和动量词“次”、“遍”、“声”、“趟”、“下”等组成。动态助词“了”和“过”要放在动词后,动量补语前。例如:

a. 他来过两次中国。 b. 他敲了一下儿门。

c. 这个电影我看过两遍。 d. 你这么忙,还麻烦你跑一趟。 e. 不回来的同学跟我说一声。

宾语是事物名词时,多放在动量补语后,是人称代词时,必须放在动量补语前,人名地名作宾语时,可前可后。例如:

f. 他住过一次医院。

g. 他找过你一次。 不说: * 他找过一次你。

h. 山本以前来过一次中国。 也可以说:山本以前来过中国一次。 i. 我听过一遍课文录音。 比较:“次”和“遍”

“次”和“遍”都表示动作发生的量,但“遍”强调的是动作自始至终的全过程。例如:

j. 这本书很好,我已经看过两遍了。 k. 这个电影我看了三次也没看完一遍。 比较:“过”与“了” (1) 否定式不同。

过:没(有)+ 动词 + 过

l. 这个电影我没看过,不知道好不好。 了:没(有)+ 动词(不能有“了”) m. 昨天晚上的电影我没看,不知道好不好。 (2) 句子的意思有差别。

n. 我学了一年汉语了。(还在学) 我学过一年汉语。(不学了)

o. 他去年跟爸爸去了中国。(现在还在中国) 他去年跟爸爸去过中国。(现在已不在中国)

(三) 序数的表达 数词前加词头“第”表示序数。

第一次 第五天 第一个星期 第四十一课 有时数词本身也用来表示序数,不必加“第”。

一月 三楼 四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