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九)龙场悟道
道是什么,二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到了王阳明,对道的解释仍然是五花八门。当然,作为阳明学派的开山之人,王阳明也想搞清楚。在被贬龙场之前,他研究过佛道之学,研究过孔孟之学,研究过词章之学,所有这些研究所得,通过在龙场的相互融合、归纳、提炼,最终升华为阳明心学。
龙场在贵州省会贵阳北部,现在开发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但当时还是荒蛮之地。据说王阳明历尽千辛万苦抵达龙场时,只有一个驿丞,几间破草房,周围居住的是言语不通的少数民族。
刚到龙场即生一场大病,几乎要了王阳明的命,他的病刚好,仆人又病了。在此瘴气道野,毒虫盈道的地方,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没有人会不为王阳明能活着离开,但他的确活着,而且离开了。
王阳明会唱歌,周围苗人也是能歌善舞,语言虽不通,音乐是相通的。通过唱歌,王阳明成了苗人的朋友。
在苗人的帮助下,他将驿站进行了改造,建了龙岗书院,在书院中讲学,著书立说。同时,王阳明模仿宋金时期全真教的创始人王重阳,给自己做了个石棺,没事就躲在石棺中的石床上苦思冥想,如何成为圣人?理学家所说的理又是什么?
终于有一天,如同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一样,王阳明也顿悟了。
据说一天半夜,他忽然从石床上呼跃而起,把他的几个随从都着实吓了一大跳。阳明先生的这次顿悟,史称“龙场悟道”。按王阳明自己表述,他悟到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Hello,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