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长护筒护壁灌注桩施工工艺
施工工序及质量控制要点:
1桩基定位
风险项:定位偏差
控制要点:精确放点,撒石灰,由监理单位复核并做好保护。
2预挖成孔
风险项:孔位偏差,成孔垂直度
质量控制要点:保证地面承载力,保证钻机及钻架稳定牢固,调整钻机垂直度参数,将钻头中心与桩位中心对准,并在正式钻孔前,钻机进行试运转。
3埋设护筒
风险项:护筒规格质量;护筒垂直度;
质量控制要点:埋设护筒前提前检查护筒规格质量,长度参数,防止因护筒质量问题耽搁时间。操控过程中不应发生倾斜、偏移,对于长护筒每下3-4m进行垂直度偏差校验,杜绝肉眼判断。
4旋挖钻进(重点项)
风险项:桩深,成孔垂直度,塌孔, 分析:此阶段最易发生塌孔。(1)需调整现场泥浆,若孔内泥浆密度过低,易导致孔内塌孔。(2)钻头选型需满足施工需求,对于流塑性淤泥,若使用钻头过大的旋挖机易造成孔壁土层扰动,提升钻头时会产生抽吸现象,会对淤泥层的孔壁造成扰动,影响孔壁稳定性。淤泥层由于其灵敏性高,力学强度低,以恒定速率钻进或提钻易导致孔壁坍塌。
措施:保证钻机稳定牢固和地面平整度,并将钻头中心与桩位中心对准。调整泥浆比例,保证泥浆密度参数。为便于泥浆处理和保证泥浆性能,应设置三级沉淀池并设置砂浆分离器,并每隔2H检测泥浆性能参数。软弱地层交界处应提前减速减压钻进,降低放钻速度、降低旋进速度、降低提钻速度。选择含内循环通道的旋挖钻头,可有效消除下钻、提钻产生的压力激增或抽吸现象,保证孔壁的稳定性。
5一次清孔
风险项:塌孔,
分析:淤泥质软土具有沉淀过快的性质,久置泥浆会快速沉淀,易发生坍塌事故由于清孔时泥浆浓度降低,淤泥质软土具有流塑性,清孔时间过久或搁置也会引起孔壁护浆及淤泥质软土呈流塑状沉到孔底,甚至造成孔壁坍塌 质量控制要点:保证泥浆性能参数,
6埋设钢筋笼(保护层,钢筋笼安装质量)
风险项:钢筋笼制作,钢筋笼安装质量
质量控制要点:钢筋笼制作过程注意控制主筋间距、箍筋间距、箍筋笼直径、钢筋笼长度
7二次清孔
风险项:沉渣厚度,塌孔
质量控制要点:保证泥浆性能参数和沉渣厚度。
8灌注水下混凝土(重点项)
风险项:桩顶标高,首灌量;充盈系数
分析:因此应尽量保证灌注连续不断的进行,尽量缩短灌注时间。同时保证首灌混凝土量,以满足首灌混凝土能冲开孔底积留的沉渣。灌注时保证导管不晃动。 质量控制要点:保证首灌量,超灌高度
9拔出导管 10拔出护筒
风险项:
由于护筒长度不能满足所有淤泥层的厚度要求,存在部分淤泥层位于护筒底部,在灌注的过程中,混凝土易挤入淤泥层,造成超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