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注重2014年学校内涵发展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_学校管理工作总结

注重2014年学校内涵发展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_学校管理工作总结

来源:爱玩科技网
注重学校内涵发展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记发展、奋进中的广河县官坊学区

(二0一四年七月七日)

广河县官坊学区共有完全小学5所,教学点3处。全学区学校占地面积23072平方米,生均25平方米;建筑面积8285平方米,生均9平方米;现有图书12168册,生均13册。2013—2014学年度共有在校学生920人,其中女437人;全学区共有教职工74人,女29人;其中专任教师73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学区各校在发展历程中,秉承“崇尚文明,力求超越”的宗旨,遵奉“崇德、励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求真、求善、求美”作为学校校训;坚持“真实、朴实、扎实”作为学校教风;坚持“勤学、善学、乐学”作为学校学风,狠抓学区各校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3年至2014学年度,学区三科合格率排名在全县19个单位中位居第四名,九个学区中位居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学区各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区各校自2011年以来,先后11次分别被评为全州先进基层党组织、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有6名教师分别被评为州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州“两基”工作先进个人、州优秀班主任、道德模范、优秀教师等;有16名教师多次被评为县级先进教师、优秀党员、感动广河道德模范等。

一、强化学区各校内部管理

1.注重班子建设。在学区各校管理工作中,我们特别加强对校长队伍和各校校务成员的管理,首先把多年来在教学上成绩突出,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管理能力的教师吸收到校长队伍和校务成员中来;其次是工作中进一步明确了校务成员工作职责,力争做到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形成“校务

成员分工负责制”的“三线三级”管理模式;三是努力提高校长队伍和校务成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以班子的高效工作作风促进和带动学校全盘工作,努力抓好常规、严抓细节、抓实过程,把别人不愿做的,不想做的,不会做的小事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逐步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迈进。通过校务成员的带动,进一步增强全体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2.强化班级管理工作。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此,学校特别注重班主任的选拔、培养、培训和使用工作,让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较高专业素养、文化素养、能力素养和性格健全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加强对班主任的管理,在评价和考核方面,优先对班主任进行倾斜,每学期表彰奖励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从今年1月份开始,落实了每月200元的班主任津贴;学校每月根据各班的综合检查和考评,对优秀班主任发放浮动津贴。极大地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也进一步加强了班级管理工作,为强化学校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3.健全奖励机制。学区各校制订了严格的教职工考核细则和奖励措施,根据每位教师平时的工作表现和业绩作为对教师奖励的依据,每学期定期召开奖励大会,对涌现出来的绩效考核先进个人,优秀教学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学生等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了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二、狠抓教师队伍建设

学区各校的发展要靠每一位教师,抓住教师培训就抓住了学校的重点工作。近年来,学区各校把教师培训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机制来抓,通过开展岗位练兵,达标活动,在职培训,专业引领,外出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水平。

1.认真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四五模式”,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学区在

教师培训的工作模式中逐渐摸索出“教师专业发展四五模式”。“四”是指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工作计划;二是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三是建立学区学校联动培训工作的机制,为教师提供培训平台,促使教师培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四是落实培训工作的保障经费。“五”是指教师培训工作的模式:即课题带动、集体充电、一一帮扶、观摩听课、个人自修五种模式。各校有效地将四五教师培训工作模式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官坊小学的“三个校园”建设;阳洼庄小学的教师培训工作“五三模式”;河滩小学的“以爱育德”模式;槐沟小学的“值周校长”模式等;通过各种措施,培养专业化的教师,在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都培养出自己的骨干教师。为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积极打造高效课堂。学区各校提倡教师在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基础上,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最大限度的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每学年度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从说好一节课、设计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评好一节课、反思好一节课五个环节进行达标,对不达标的教师限期进行达标,并将达标结果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和作为评先晋优的依据。官坊小学充分发挥中心小学辐射、引领、带动作用,每学期开展公开课开放周活动,要求学区其他学校教师利用空闲时间到官坊小学进行学习交流,促进学区教师共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提倡七个注重:即注重设计、注重过程、注重体验、注重探究、注重整合、注重反思、注重参与,力求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问题化、活动化、系统化,切实体现学生的学习、参与主体地位,并把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师的敬业精神结合起来,打造属于自己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重视外出培训。学区全力支持教师参加国家、省、州、县组织的各级培训和观摩学习活动,倡导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会宁教育的三苦精神,转化自己的工作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把外出学习的先进经验有效的和学校的实际结合起来,再进行实践。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

4.强化校本培训。学区各校每学期制定切合实际的校本培训工作计划,把新教师培训、校务成员培训、安全与法制工作培训、“五课”培训、班主任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新教材学习培训、德育主任培训、业务培训等作为长期坚持的工作来抓,来落实。努力提高的培训工作的质量和实效性,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水平。

三、狠抓教学教研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区各校坚持教学为中心全面开展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向校长要质量,向学校管理要质量,向师资培训要质量,向业务要质量,向学困生要质量”的教学工作思路,通过加强奖罚力度,狠抓师资培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区各校的教学质量提升非常明显,在2014年的六年级全县毕业统考中,学区三科合格率排名在全县19个单位中位居第四名,九个学区中位居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由于各方面成绩突出,在2012年9月7日召开的全州庆祝教师节暨教育工作大会上,马国华区长被州委、州评为全州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全州“两基”工作先进个人,受到了州委、州的表彰奖励。

学区各校还狠抓了教研工作,通过每学期召开一次学校教研工作会议,加大教研经费投入,狠抓校本课程实施、校本培训、课题研讨等工作,使得各校教研成果比较显著。在2013年7月举行的全州首届校本课程设计大赛中,我学区编写的《校本课程建设纲要》获全州三等奖;学区各校先后有40余篇论文在省、州、县论文评选活动中发表或获奖;另外,各校每学期都完成3个以上课题研究、推广与总结工作;学区现已累计完成60个课题报告的研究和总结工作。

四、狠抓德育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学区各校加强了学生的品德教育,进一步形成文明校风。一是狠抓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特别是文明礼貌教育。每周通过“三课”组织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常规要求,

做到人人知晓,人人遵守,少队部落实了每天的学生出勤、纪律、卫生、路队、活动等的检查与反馈;学校还加强了值周工作,坚持周一、周五的值周安排与总结工作会议,加强了值周工作的领导与督查。并与乡镇积极配合,狠抓了安全、禁毒、地方病防治等工作,效果明显,在去年年底的地方病防治工作考核中官坊乡的成绩为全县第一。二是狠抓了校园“安全”工作。通过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排查和应急演练活动,狠抓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及时排查校园内外的各种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两年以来,师生安全意识提升明显,学校均为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三是着力培养学生特长。学区各校在认真落实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充分发掘学生潜力,发挥特长,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四是注重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学区各校邀请感恩励志学会成员到校演讲;定期在主题队会中召开感恩教育活动;召开家长会,加强感恩教育实践;每学期召开毕业班学生家长参加的毕业典礼,对学生进行学校、家长层面上的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进行发言,对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洗涤。通过具体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能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学习中的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五、认真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全面落实党的惠民。

学区各校认真组织开展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加大了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的监管力度,强化了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严格按照县上制定的标准向学生发放营养餐。并制定出台和各种管理制度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细抓采购、保管、发放、留样、台账等方面的工作;及时预防和杜绝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师生的饮食安全。由于各项工作落实得力,在县上领导的多次检查中,我学区各校的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多次得到了表扬。

六、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近几年以来,学区各校按照县教育局新学期开学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走“一校一品,特色办校”的工作思路,各校的亮点工作已形成特色。官坊小学一是狠抓校园文化建设、楼道文化建设、教室

文化建设、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氛围,全面创建“书香校园;二是积极筹措资金修建标准化餐厅、硬化校园、安装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班班通”,建立音乐教室,购买大量体育教学用品,进一步规范音美体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科学实验教学;成立音乐、体育、美术等课外兴趣小组,全力打造第二课堂,使校园成为师生的乐园,全面打造“快乐校园”;三是认真学习党的会议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校园内深入开展 “两抓两促进”学习评比活动,即一手抓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做到“十有”,塑师德,练师功,铸师魂,做新时期与时俱进的教师;要求学生做到“十无”,讲文明,懂礼貌,树诚信,做新时期的三好学生;全面创建具有山区特色的“双十校园”。河滩小学积极争取项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现已在全县率先实现办公信息化和“班班通”;并在州、县、乡领导的积极争取下,修建了标准化餐厅、教师宿舍、硬化了全部校园、修建绿化带、狠抓校园美化、亮化建设,现已形成高质量、高规格的校园文化建设、教师文化建设和楼道文化建设,为今后走“一校一品”全面打造花园式的校园、信息化校园打下了坚实基础。槐沟小学坚持走“以教师专业成长促学校发展”之路,并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探索的“值周校长”管理模式,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发生根本性变化。阳洼庄小学在坚持走“一校一品,特色兴校”方面,学校在狠抓教师培训工作的基础上,提炼了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五三”模式和英语教学“四合一”模式,并成功地将这种模式推向了全县,县电视台以新闻的形式对这种成功的模式向全县进行推广。沙地沟小学本学年度狠抓校园文化建设,维修坍塌土坎,彻底消除了学校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在“特色兴校”方面,学校斥资打造校园绿色长廊,并以美术墙体画、水彩画、山水画、国画为主,建立校园文化墙,为全面创建“艺术校园”打下坚实基础。山庄小学、河滩村学、董家山村学等三所村小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并在学校管理上积极探索的“亲情式”管理模式效果明显。由于在走“一校一品,特色兴校”方面各校工作突出,近两年以来,官坊小学、河滩小学、阳洼庄小学已有来自全县的近20几所学校前来参观学习,学区各校的各项工作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一致好评。

七、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

学区严格按照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要求,积极争取项目和自筹资金向结合的方式,在官坊小学、河滩小学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率先在全县开通了“班班通”,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八、加强与高校、社会爱心人士的合作,全力实施开放式办学模式。

近几年以来,学区各校加强了与帮扶单位,高校、社会爱心人士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到各校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给每所学校学生送来了校服、衣物、学习用品、体育用品等,并对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发放资助金,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专心学习,彻底改变了我学区各校辍学率居高不下的局面。

九、工作中的一些反思与体会

在多年的学区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中,从中不断的探索和提炼,不断的深受启示,积累了一些办学的经验。

一是拥有一支凝聚力强、理念先进、奋发有为的校长班子和学校领导班子,是办好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

二是制定并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前提。

三是培育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教育的关键,也是必须依靠的力量。

四是育人是学校的核心功能,是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

五是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六是学校教研工作是提高教师业务素养,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必由之路。

七是安全工作是学校的一根高压线,时刻警钟长鸣。

八是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是建设师生精神家园的行动指南。

九是争取社会办学是改善办学条件的必要补充。

十是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是学校办好教育的动力,是鼓舞师生志气的精神力量。

尽管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党和人民的期盼、县内兄弟学校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和借鉴兄弟学校的好做法、好经验、正视成绩、寻找差距、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