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来源:爱玩科技网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试题: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说明: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国开电大专科所有专业学员《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之大作业。

答:由于历史的需要,国家出路探索的困境促使先进知识分子重新做出选择。辛亥推翻了清朝统治,废除了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然而,一个旧时代结束了,一个新时代并没有降临。知识分子发现,人民仍然陷于苦难的深渊中。他们痛苦地反思,为什么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徒有虚名?难道只是因为袁世凯窃取了果实吗?中华民族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他们反思的结论是,其根源在于国识的封建性。于是,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面对新文化运动后传入中国的实用主义、国家主义、无主义等各种思潮,中国知识分子有了更加主动的甄别和选择意识。此时,就深受各种改良思潮的影响,与蔡和森等到岳麓山的各个乡村进行了短暂的“新村”实验,希望通过走温和的改良道路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

1917年,十月把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展现了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这场震动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国的道路。“十月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敏感地意识到,现在有一股浩浩荡荡的世界新潮起于东欧。当时就兴奋地说,“我看式的,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这表明,当时知识分子首先被马克思主义指导成功的方法所吸引。十月让知识分子看到了希望,即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问题应该是有效的和可能的,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走人的路”就成为知识分子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特质也深深吸引了中国知识分子。马克思

主义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思想、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主义思想充满了理论的力量,对当时力量弱小、面临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的中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这个时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他曾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主义书籍。”

五四运动不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而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而且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显示出伟大的力量。1921年,伟大的中国党应运而生。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砥砺前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