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平均速度的计算
题型特色
该题型考查一般运动的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的计算;考查理解能力,以及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考点回归
(1)一般运动的平均速度,只能严格按照定义式vx计算。 t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除了定义式法外,还可以根据速度的平均、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计算。
平均速度体现了化繁为简的等效思想,即任何运动都可以等效为以平均速度运动的匀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位移的方向平均速度不是平均速率,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标量. 典例精讲
例1. 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1v2 2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 甲、乙两汽车的加速度都逐渐减小 【详解示范】A. C.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在v−t图象中,图形的面积代表位移的大小,根据图象可知道,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由于时间相同,所以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故A正确,C错误; B. 由于乙车做变减速运动,平均速度不等于v1v2,如图所示,2红线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等于v1v2,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于该变减速2运动的位移,则平均速度小于v1v2,故B错误; 2桑水 D. 因为切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汽车甲和乙的加速度大小都是逐渐减小,故D正确。 故选:AD. 【答案】AD. 例2.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一个2s内发生的位移是12m.在第四个2s内发生的位移为6 m,则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 6.5 m/s.0.5 m/s B.6.0 m/s.1.0 m/s C.5.5 m/s.1.5 m/s D.5.0 m/s.2.0 m/s 【详解示范】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物体在第一个2 s内的平均速度为6 m/s,在第四个2s内的平均速度为3 m/s,这两个速度恰是各段内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得加速度为a36m/s20.5m/s2。根据速度公式有66m/sv00.51 m/s, 解得初速度为6.5 m/s. 【答案】A 题型攻略 计算平均速度时,首先要弄清物体的运动性质,若运动是般性质的运动,只能根据定义式;若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可灵活选择三种方法中的任一种。 习题连接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连续通过相等的两段路程AB和BC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v13 m/s.v26m/s,如图所示,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4 m/s B. 4.5 m/s C.4.74 m/s D.5 m/s 【详解示范】设AB=BC=x.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有v数据解得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 m/s,选项A正确。 【答案】A.
2xxx,其中t1,t2,代人
v1t1t2v2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