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尾迹积分法的机翼阻力计算研究

基于尾迹积分法的机翼阻力计算研究

来源:爱玩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7卷第8期2007年4月 科学技术与工程 @Vo1.7 No.8 ApL2007 1671-1819(2007)08-15614)4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2007 Sci.Tech.Engng. 基于尾迹积分法的机翼阻力计算研究 李昌明 陈志敏 殷木良 党会学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西安710072) 摘要为了计算亚音速和跨音速三维机翼阻力,文中利用尾迹积分法对空气产生的阻力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 尾迹积分法相对于物体表面积分,可以把亚音速时有粘流中机翼的总阻力分解为黏性阻力和诱导阻力,跨音速时有粘流中总 阻力分解为黏性阻力、诱导阻力和激波阻力,是一种可行的阻力预测方法。 关键词尾迹积分总阻力 分解 阻力预测 文献标识码A 中图法分类号0357.5; 在跨音速飞行时飞行器产生的阻力,可以分为 黏性阻力(型阻)、诱导阻力和激波阻力。黏性阻力 包括表面摩擦阻力和型阻,可由附面层速度积分得 到。诱导阻力是伴随升力产生的涡脱落形成的。激 波阻力是由飞行器形成的压力波辐射产生。飞行器 各种情形的阻力准确计算,对飞行器飞行过程的有 效性和经济性有着重要作用。 1 基本原理 1.1控制方程 计算空气阻力的基本公式由动量守恒定律推导 出,如图1所示的控制体包含整个结构。忽略体积 力,最终公式是: 目前,国内对阻力的研究一般采用表面积分的 方法,这种方法,对阻力的组成和影响阻力的因素没 有很好进行研究,使阻力计算的精确度受到一定的 影响。国外早期一些学者进行了一些关于改进 CFD阻力计算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的研究。K. Kusunose和J.P.Crowder利用风洞实验对阻力进行 了研究。James K、Nathman用压力积分方法对阻力 JJ【[列: 一p ( ・ )ldS=0 (1)式中S是整个控制表面积; =元 i+ (1) + jI 表示垂直于5的外法向方向矢量;P是流体密度; =u—i+ + 表示速度矢量。张量积[ : 包括 压力P和剪切力丁。 进行了计算。近年来国外对阻力的研究也采用了尾 迹积分法,并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在上述阻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尾迹积分 方法,对亚音速、跨音速有粘流中机翼产生的总阻力 进行了计算,并将产生的阻力进行了分解与分析。 结果与几种计算方法和实验进行了比较,认为尾迹 积分方法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更接近,还可给出复杂 外形流动信息的过程,是一种较好的阻力分析方法。 2oo6年12月15日收到 第一作者简介:李昌明(1982一),男,硕士研究生,E-mail ̄lichang- mingll01@sina.octm。 图1空气动力模型的控制体 ’通信作者简介:陈志敏,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754信箱。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学技术与工程 7卷 定义在自由流方向的空气阻力为: D= [一p +.r +7xyny+.r 3 aS(2) SbodT 或 D=『7[一pn +.r +.r 凡y+.r 一p ( ・ )]d (3) 自由流速度矢量方向与 轴平行(图1)。式(2)和 式(3)分别给出表面和远场的阻力计算。为了保证 质量守恒,远场表达式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D=『姑 J[一pn +.r +.r ,毫y+.r 一p(U一 ) ( ・ )]d (4) (4)式中, 表示自由流速度。将式(4)的进I=l和 外边界趋向无限,可以得到出口平面处的阻力表达 式为: D=IJ[(P 一P)+.r 一pu( — )]d (5) 。 (5)式中, 商 平行于 轴,垂直于自由流速度矢量。 尾迹公式: 假设忽略尾迹中的.r 黏性项,表面绝热,加上 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式(5)用一个近似的表达 式,阻力可写为: D=等 d +譬( )d (6) (6)式中 是一个标量函数, 是 方向的速度矢 量。第一项表示黏性力和波阻之和;第二项表示诱 导阻力。第一项应当估计成通过激波后只有波阻做 贡献,第二项表示涡或诱导阻力,伴随流体流过有限 展长机翼。这个公式的好处是积分只要经过尾迹区 即可。另一个好处是总阻力可以分解,并且容易理 解。 1.2数学模型与网格 计算采用NACA0012翼型机翼。数学模型为 Spalart—Allmaras模型,它不需要计算与局部剪切层 厚度相关的长度尺寸。数学模型的求解采用空间离 散中心差分法,时间推进采用显式推进格式四阶龙 格一库塔的方法,并采用当地时间步长和隐式残值 光顺加速收敛。所用网格为c—H型,网格数为100 万。来流马赫数在亚音速时为Ma=0.25,在跨音 速时为Ma=0.75,机翼攻角为0[=4。。 2算例及结果分析 本文以NACA0012翼型机翼为算例,计算状态 为:雷诺数Re=3×10 ,马赫数Ma=0.25,Ma= 0.75,迎角 =4。。计算结果与表面积分法和实验 结果进行了比较,其结果由表1给出。 表1计算与实验阻力比较 表1给出,尾迹积分法、表面积分法的计算结果 和实验结果,两种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比。在Ma=0.25时,表面积分法与实验结果比较, 两者差AC =0.000 57,尾迹积分法与实验结果比 较,两者差ACd=0.000 33。在Ma=0.75时,表面 积分法与实验结果比较,两者差ACd=0.000 68, 尾迹积分法与实验结果比较,两者差△ =0.000 2。 由比较的结果来看尾迹积分法和实验更接近。所 以,对于黏性情况,尾迹积分被证明是一个可行的阻 力预测方法。 表2给出,尾迹积分法分解出的各部分阻力,由 表2中可看出在Ma=0.25时,诱导阻力和黏性阻 力在总阻力中起到基本相当的作用。在Ma=0.75 时,诱导阻力和激波阻力在总阻力中起到重要的影 响作用。 表2各种阻力计算结果 图2给出Ma=0.25时尾迹积分曲线,c为根 弦长, 为距根弦的距离。在1.5倍弦长之前,总的 阻力变化比较剧烈;而在1.5倍弦长后,总阻力趋于 稳定。粘性阻力的变化趋势与总阻力一致,而诱导 阻力的变化是随着弦长不同是减小的。说明在Ma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8期 李昌明:基于尾迹积分法的机翼阻力计算研究 1563 =0.25时,诱导阻力在总阻力中占的比例比较大, 但粘性阻力在1.5倍弦长前是比较活跃的。 图2 Ma=0.25时的尾迹积分曲线 图3 Ma=0.75时的尾迹积分曲线 图3给出Ma=0.75时尾迹积分曲线,跨音速 时总阻力的变化和亚音速不同,在1.5倍弦长处,总 阻力是先增后减,再趋于稳定。此时,总阻力包括诱 导阻力、黏性阻力和激波阻力。从分解出的诱导阻 力、黏性阻力和激波阻力来看,诱导阻力和激波阻力 对总阻力贡献比较大。 为了进一步验证尾迹积分法的可靠性,本文又 对无粘流时的阻力进行了计算,结果与表面积分法 作了比较,并进行了无粘流时总阻力的分解,结果由 表3给出。由表3可以看到,在无粘时,亚音速和跨 音速情况,尾迹积分阻力和表面积分阻力都很接近。 在无粘亚音速时,主要是诱导阻力对总阻力起主要 作用;在无粘跨音速时,总阻力可以分解为诱导阻力 和激波阻力。这说明尾迹积分方法是一种可行的阻 力计算方法。 表3 Ma时计算结果 图4和图5给出Ma=0.25、Ma=0.75时,利 用本文方法计算出的有粘流和无粘流的总阻力比较 曲线,由图看出亚音速时,在1.5倍弦长前有粘流的 阻力变化比较剧烈,说明粘性阻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Ma=0.75时,由图看出在无粘流中1.5倍弦长 前阻力变化比较剧,此时诱导阻力对阻力贡献较大。 图4亚音速时有粘无粘阻力对比曲线 图5跨音速时有粘无粘阻力对比曲线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564 科学技术与工程 7卷 AIAA Paper 5074—2004.August 2004 3结论 利用尾迹积分法对亚声速和跨声速三维机翼阻 力进行研究,有以下几个优点: (1)尾迹积分法比通常用的表面积分法的好处 2 Yu N J,Chen H C,Samant S S,et a1.Inviscid drag calculations for transonic flows,AIAA Paper 83-1928,July 1983 3 Paparone L,Tognaceini R.Computational lfuid dynamics-based drag prediction and decomposition.AIA^Journal,2003;41(9):l647—— 1657 4 Kusunose K,Crowder J P,Watzlavick R L.Wave drag extraction from profile dmg based on awake—integralmethod.AIAA Paper99 —是可以简化升力与阻力的计算,可以不用考虑物体 的几何表面特征参数。 (2)尾迹积分法它能提供阻力来源的许多内 容。这些信息有助于减小阻力和分解总阻力,并可 对各部分阻力进行分析研究。 (3)通过研究表明,尾迹积分法分解总阻力的 0275,Jan 1999 5 ChaoD D.D ag predictionand decomposiitonfor airfoilsandwings. Dctorl Dia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ds,March 2004 6 Nathman K.Induced drag of hish-aspect ratio wings.AIAA Paper 2005—1033,January 2005 方法是可行的,是一种可行的阻力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1 Chao D D,vail Dam C P.Willg drag prediction and decomposition Wing Drag Prediction Based on Wake Integration LI Chang-ming,CHEN Zhi-min,YING Mu—liang,DANG Hui-xue (School ofAeronautics,Nor,.hwestem PolytchniecalUniversiy,Xi atn 710072,P.R.China) [Abstract]The wake integration method was employed to predict wing drag in subsonic and trnsaonic flow.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surface integration method,the wake integration method introduced Was able to decompose the totl wiang drg ian to its physical components-viscous and induced drag in subsonic flow;viscous,induced and wave drag in trnsoniac flow.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ing dwrag prediction based on wake integration is a reliblae, viblae method,and provides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drag generation sources. [Key words] wake integration totl draag decomposition drag predic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