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DRC—7246型树脂清洗剂的使用
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三厂水处理装置树脂出现树脂颜色变
深,运行周期缩短,周期制水量减少等污染、老化的迹象,个别阴离子交换器出水中出现硬度严重超标,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在使用其他方法处理无效的情况下,使用SHDRC-7246型树脂清洗剂对树脂进行清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标签:水处理装置 树脂 清洗剂
1 概述
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三厂水处理装置采用固定床逆流再生工艺生产脱盐水,阳离子交换树脂为001X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为201X7型。由于使用时间较长,树脂表现出污染、老化的迹象:树脂颜色变深,运行周期缩短,周期制水量减少,造成再生操作频繁,酸、碱再生剂的消耗随之增加。化学分析数据表明,树脂的性能均有大幅度下降,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仅为合格品规定指标的90%。更为严重的是,个别阴离子交换器出水中出现了硬度严重超标,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在使用其他方法处理无效的情况下,我们使用SHDRC-7246型树脂清洗剂对树脂进行了清洗。
2 原因分析
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有害杂质的侵入,使树脂的性能明显变坏的现象称为树脂的污染。当树脂内部的结构无变化,仅是树脂内部的交换通道被杂质堵塞或表面被覆盖,致使树脂工作交换容量和再生交换容量明显降低时,这种现象称为树脂的中毒,这种污染是可以逆转的污染。
铁污染是离子交换树脂最常见的污染,铁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离子交换器,例如水源含铁;进水管道、交换器或树脂清洗器被腐蚀产生铁化物;再生剂中含有铁杂质等。铁污染最常见的是以胶体或悬铁化物形式进入交换器,由于树脂的吸附作用,在其表面形成一层铁化物的覆盖层,而阻止水中的离子与树脂进行有效的接触;另外,铁与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形成螯合物能与阴树脂进行交换反应,集结在交换基团的位置上,堵塞了树脂的交换通道,使交换容量和再生容量下降。由于阳离子交换树脂采用酸来再生,起到了复苏的作用,而阴离子交换树脂没有这样的条件,污染就会越来越严重。
3 清洗实施
3.1 系统连接
如右图所示,图中虚框部分为临时连接的加药系统,清洗结束后拆除。
3.2 清洗步骤
①树脂分配:把阴离子交换器中的树脂转移到阴树脂清洗罐中约1/3,使清洗剂能与树脂充分接触。
②静态浸泡:向阴离子交换器及阴树脂清洗罐内投加清洗剂0.5吨,然后进行静态浸泡约60分钟。
③流动清洗:药剂和清水以1:200的比例,连续、流动地加入到阴离子交换器和阴树脂清洗罐中,随加随排,加药量为0.5吨,时间大约2小时。
④取样分析:在流动清洗过程中,前两个小时每隔五分钟在排水口进行采样,两个小时后每半个小时取一次水样,分析浊度、硬度、电导率、COD、铁、PH等项目。出水清澈、没有明显泡沫时停止取样。
⑤正洗:流动清洗后,进行正洗。正洗时间取决于排水水样的水质数据分析,当出水水样的水质指标与进水同步时即可认为达到终点。在清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泡沫含量(可用锥形瓶取样振荡目测),并经专业人员确定以后,可以结束清洗。
4 水样检验及结果分析
4.1 浊度分析
从浊度趋势图中可以看出,因为浸泡时间比较长,所以在流动清洗时从排水口取出的第一个水样浊度较大,但是很快就下降到较低数值,随着继续加药,又有一部分污染物被清洗下来,所以浊度又持续上升,达到峰值后,树脂间隙中已经没有多少污染物,此时浊度开始下降,直到接近于零。
4.2 铁含量分析 ■
由于树脂中铁污染较多,所以在浸泡一段时间后,排出的第一个水样中铁含量较多,以后随着加入清洗剂进行连续流动清洗,树脂表面及交换通道中的铁随水排出,水样中铁含量由低到高变化,直到达到最高点,此时意味着树脂上的铁已经被洗的比较干净,随着水冲洗的继续,直到铁含量为零。
4.3 COD分析 ■
因为清洗剂采用的是有机配方,所以在浸泡一段时间后,排出的水中既包含树脂的有机污染成分,也含有清洗剂的有机成分,此时的COD比较高,且很快
回落并趋于稳定,随着清洗剂的继续投加,清洗逐渐深入,COD逐渐达到顶峰,清水正洗开始以后,COD逐渐下降,直到清洗终点时降到零。
4.4 电导率分析
清洗过程中,对排水水样电导率起主导作用的是树脂上附着、连接的各种重金属离子,所以当开始连续清洗时,第一个水样的电导率是最大的,随着继续排水、继续加药,树脂上的金属离子越来越少,电导率随之越来越低。
5 清洗效果
清洗结束,对阴离子交换器进行正常的再生操作以后,影响交换器运行的主要指标——硬度指标合格,相同制水量下,平均运行周期较清洗前延长了10个小时左右。清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姚继贤主编.工业锅炉水处理及水质分析[M].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7.
[2]张进.环氧树脂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5(01).
[3]姚庆文,何成平,蒋珍琦,陈健.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及其控制系统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