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65例药物性肝损伤探讨分析

265例药物性肝损伤探讨分析

来源:爱玩科技网


265例药物性肝损伤探讨分析

【摘要】 目的 对药物性肝损伤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对265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进行用药时间、引起肝损伤药物种类、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分型。结果 3 d发生药物性肝损伤4例,占1.50%,1~4周171例,占.95%,5~12周68例,占25.66%,12周以上12例,占4.5%。起肝损伤药物种类13种;肝细胞损伤型180例,胆汁淤积型68例,混合型 17例。结论 药物性肝损伤大多是临床上常见和常用的药品,许多药物均可以引起,要掌握药物的性能,药物的代谢机制,毒副作用,对有肝肾疾病患者和老年患者用药须慎重,严密观察其不良反应,以减少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5]。做好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重视药物安全性。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分析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临床用药治疗过程中,在应用药物治疗剂量的药物,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程度不同的直接或间接的肝脏损害。在临床上药物性肝损伤较为常见,约占黄疽住院患者中的2%~5%,在临床表现为急性肝炎患者中约占10%;在西方国家中约30%~40%急性肝功衰竭是由药物引起[1]。为了减少和避免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现对265例药物性肝损伤进行总结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1] ①临床应用药物治疗剂量下用药后1周至3个月出现;②临床表现:纳差、恶心、呕吐、黄疸、发热、皮疹、瘙痒等;③末梢血中嗜酸性细胞>6%;④有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病理或临床征象;⑤排除各型肝炎、酒精性、自身免疫性及肝占性病变等其他因素引起的肝内淤胆或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病理或临床征象;⑥再次给药后又出现肝损害。具备下列第①项加上②~⑥项中的任何两项为入选标准。

1.2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265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男169例,女96例;年龄8~78岁,平均48.5岁。

1.3 观察内容 对265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进行用药时间、引起肝损伤药物种类、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分型参照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推荐的药物性肝损伤分型标准[2]进行分型。

2 结果

2.1 对265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用药时间进行统计 临床应用药物治疗剂量下用药3 d发生药物性肝损伤4例,占1.50%,1~4周171例,占.95%,5~12周68例,占25.66%,12周以上12例,占4.5%。

2.2 对265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引起肝损伤药物进行统计分类种并进行构成分析。见表1。

表1

引起肝损伤药物种类(例,%)

药物种类例构成比(%)

中草药制剂6725.28

抗结核药物6524.52

抗生素类166.03

肿瘤化疗药物2810.56

降糖药166.03

抗甲状腺药72.

抗抑郁药72.

性激素药31.13

降脂药103.77

抗高血压药物51.88

消炎镇痛类药物228.30

51.88

其他药物145.28

合计265100

2.3 265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根据临床分型标准进行分型,见表2。 表2

临床分型

分型例(n,%)ALT(U/L)ALP(U/L)

肝细胞损伤型180(67.92)435±2211±133

胆汁淤积型68(25.66)418±211290±127

混合型 17(6.41)388±193205±146

3 讨论

随着医药的发展,新药的不断研发和生产,临床上应用的药物品种越来越多。但随着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肝脏是人体最大最主要的生化反应脏器,是参与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所以药物会直接造成肝脏的病变。

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包括毒性药物或药物代谢毒性产物的参与,或由于药物继发引起免疫反应,或是药物直接影响细胞生化代谢,最终导致肝细胞衰竭和死亡出现临床表现[3]。临床上一般可分为可预测性和不可预测性两种。前者主要是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所致;后者根据其发生机制又可以分为代谢异常和过敏反应两类,即代谢特异质和过敏特异体质[4]。

通过对本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症状发生在用药1~4周占总人数的.95%,充分提示在临床治疗中在应用药物时特别在1~4周应检查肝脏功能,以能够早期发现和阻止药物性肝损伤。引起肝损伤药物种类中,统计最多的是中草药制剂达25.28%,抗结核药物达24.52%,肿瘤化疗药物占10.56%,消炎镇痛类药物占8.30%,特别指出由于抗生素类造成的药物性肝损伤占6.03%。由此看出中草药制剂造成的药物性肝损伤是非常严重的,而人们普遍认为其不良反应小而忽略了它的肝毒性,应引起广大医疗工作者的重视。

总之,药物性肝损伤大多是临床上常见和常用的药品,许多药物均可以引起,我们要掌握药物的性能,药物的代谢机制,毒副作用,对有肝肾疾病患者和老年患者用药须慎重,严密观察其不良反应,以减少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做好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重视药物安全性。

参 考 文 献

[1] 厉有名.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类型及诊断策略.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7):445.

[2] 皮新军,舒建昌.药物性肝病135例回顾性分析.广东药学院学报,2002,33(3):300.

[3] 阎明.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9):24.

[4] 陈成伟.药物性肝病发病机制及诊治.中国医学信息,2005,20(8):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