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不同灌水及施肥方式对苜蓿生长的影响研究

不同灌水及施肥方式对苜蓿生长的影响研究

来源:爱玩科技网
10宁夏农林科技,14不同灌水及施肥方式对苜蓿生长的影响研究解艳玲,陈萍,卜建华宁夏农垦农林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银川摘750024以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对苜蓿株高、产量及土壤含要:为了研究不同灌水、不同施肥方式对苜蓿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水量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苜蓿全生育期内滴灌用水量(含降雨量)7699.50m3/hm2,较漫灌节水53.26%,全生较漫灌育期内滴灌施肥量298.95kg/hm2,较漫灌节肥50.18%;滴灌施肥处理较滴灌不施肥处理产量提高2212.20kg/hm2,(CK)施肥处理产量提高1262.25kg/hm2,较漫灌不施肥处理产量提高2725.05kg/hm2。关键词:紫花苜蓿;滴灌;灌水量;施肥量;土壤湿度中图分类号:S541+.1doi:10.3969/j.issn.1002-204x.2019.08.0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4X(2019)08-0010-05TheStudyofEffectsofDifferentIrrigationandFertilizationMethodsontheGrowthandYieldofAlfalfaXieYanlingetal.AbstractKeywords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2250\"E38毅4818\"W106毅(1979-)硕士研究生,农艺师,主作者简介:解艳玲,女,宁夏贺兰人,要从事草业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收稿日期:2019-07-11等解艳玲,不同灌水及施肥方式对苜蓿生长的影响研究11表1土壤基础理化性质1.2试验材料1.3试验设计与实施1.3.1试验区设置1.3.2灌水试验设计1.3.3施肥试验设计表2苜蓿全生育期灌水次数与灌水量设计表3紫花苜蓿全生育期各茬次施肥及占比情况1.4观测记载项目1.4.1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1.4.2土壤含水量测定1.4.3苜蓿植株生长现状及产量测定12等解艳玲,不同灌水及施肥方式对苜蓿生长的影响研究表4全生育期灌水量及总用水量1.5数据统计与分析2结果与分析2.1滴灌节水率分析注:总用水量=实际灌水量+降雨量。2.3滴灌处理苜蓿产量、株高分析2.2滴灌节肥率分析表5株高对照各处理产量、(<0.05)注:同列数据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2.4土壤含水量分析2.4.1滴灌条件下两滴灌带中间土壤含水量分析等解艳玲,不同灌水及施肥方式对苜蓿生长的影响研究132.4.2滴灌条件下距滴灌带10cm处土壤含水量分析注:θ-田间持水量。下同。图1两滴灌带中间灌前及灌后土壤含水量分布图2距滴灌带10cm处灌前及灌后土壤含水量分布3结论与讨论3.1结论3.2讨论14等解艳玲,不同灌水及施肥方式对苜蓿生长的影响研究参考文献:[1]章军富,陈峻崎,胡剑非,等.基于GPRS/SMS和C/OS的都市绿地精准灌溉控制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9):1-6.[2]胡优.宁夏苜蓿地下滴灌水肥效应与喷灌土壤养分水分空间变异规律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7.[3]姜光清,刘学军.宁夏高效节水灌溉运行机制研究[J].宁夏工程技术,2016(1):54-57.[4]王富裕,王顺霞,辛健,等.宁夏苜蓿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做法及趋势[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367-368,370.[5]张松.紫花苜蓿地下滴灌关键技术参数及灌溉制度优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6]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等.NY/T1121.4—2006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S].2006.[7]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分析技术规范[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云锦凤.牧草饲料作物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2-36.[9]李富先.苜蓿地下滴灌技术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10]杨磊.干旱荒漠绿洲区紫花苜蓿生长、耗水规律及调亏灌溉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11]任蓉.毛乌素沙地紫花苜蓿调亏灌溉及其影响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12]赵静,师尚礼,齐广平,等.灌溉量对土壤水分和苜蓿生长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7):48-52.[13]杨慧娟,张英俊.紫花苜蓿草地地下滴灌与漫灌的生产经济效益比较[J].中国奶牛,2016(6):52-55.[14]程冬玲,李富先,林性粹.苜蓿田间地下滴灌效应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5):1-3.[15]范文波,刘焕芳,朱保荣,等.弃耕地苜蓿耗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3):165-166,173.[16]孙洪仁,刘国荣,张英俊,等.紫花苜蓿的需水量、耗水量、需水强度、耗水强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草业科学,2005,22(12):24-30.[17]朱湘宁.华北平原苜蓿节水灌溉制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18]孙海燕.紫花苜蓿水分生产函数及优化灌溉制度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19]任继周.草业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0]田军仓,郭元裕,彭文栋.苜蓿水肥耦合模型及其优化组合方案研究[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7,30(2):18-22.[21]曲善民,郑殿峰,冯乃杰,等.紫花苜蓿施肥技术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19):32-34.[22]贾慎修.草地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85-144,210-215.[23]柴凤久,许金玲,李红,等.紫花苜蓿施肥试验研究[J].中国草地,2004,26(2):80-81.[24]王东,曹新成,李富先.北疆苜蓿地下滴灌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05(7):12.[25]姜慧新,刘栋,翟桂玉,等.氮、磷、钾配合施肥对紫花苜蓿产草量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2,29(9):1441-1445.[26]谢勇,孙洪仁,张新全,等.坝上地区紫花苜蓿氮、磷、钾肥料效应与推荐施肥量[J].中国草地学报,2012,34(2):52-57.[27]彭文栋,牛海文,董其军,等.水地紫花苜蓿草地氮磷配比试验效益分析[J].草业科学,1994,11(6):39-41.[28]杨浩宏,席琳乔,王栋,等.滴灌条件下氮、磷、钾肥效应对紫花苜蓿草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学,2016,53(6):1099-1106.[29]张富川.苜蓿对水分的需要量及原理研究[J].四川草原,1994(2):17-20.[30]寇丹.西北旱区地下调亏滴灌对苜蓿产量、品质及耗水量的影响[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责任编辑:李晓瑞实习编辑:周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