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政治课堂上进行创新教学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政治课本中的基本概 念与基本理论,要使学生能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就需要教师必须加强在学法上的指导,尤其是课堂中的创新教学更为重要,那么,如何在政治课堂上进行创新教学呢?
一、要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民主氛围,从而激发学生自身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往那种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局面是极不负责任的教学模式,因为在那种陈旧的模式中教师俨然就是知识的专家和权威。一方面,教师照本宣科,滔滔不绝,不顾学生实际;另一方面,学生学习情绪低落,积极性不高,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模式,谈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在新课程改革就提出了新的教学观,重点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提倡师生之间多角度、多层面的沟通。对学生的思想、看法、观点和行为教师应该积极平等地给予尊重。这样,在整个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如此,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同时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新课堂。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 传统教学中一个十分薄弱的地方就是学生的动手操作、创
新的能力比较低,而动手创新能力是未来学生的重要素质之一。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动手制作课件,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上网查找相关的知识素材,并把这些素 材制作成幻灯片,这样不仅让学生动手、动脑,还提高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同时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学生还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打破了过去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这样的操作把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现实联系起来,培养了动手创新的能力。同时教师自身更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技术,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远程技术来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指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课堂上要着重指导学生掌握思维办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智力教育的核心,要引导学生综合思考、分析思考、多角度思考;要训练学生集中或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以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化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加以引导和鼓励。没有求异就没有创新,求异往往成为创新的开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求异,让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要敢于对课本、对权威、对理论、对教师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
引导学生探索、质疑、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之,政治课堂中的创新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创新个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 河北省行唐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