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体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体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来源:爱玩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3卷第6期 晋中学院学报 Vd.23 No.6 2006年12月 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 Dee.20o6 体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郝俊 ,郝 亮2 (1.首都体育学院,北京010000;2.晋中学院体育学院,山西Or&0306o0) 摘要: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手段之一. 体育工作应为建立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添砖加瓦.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中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 等方面. 关键词:体育;和谐社会;构建;作用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1808(2006)06—0050—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完善,在物质资本丰厚积累的基础上,体育不断向多元化转变,向大众化发展.在我国随着经济持 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社会活动逐渐介入社会生活,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同志在十六大上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体育在其中 的作用也得到了凸现. 1“和谐社会”及其内涵 在西方的社会发展史上,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最早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其本身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而 在中国,“和谐”的思想更是由来已久,早在西周末年史伯就对和谐理论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事物只有由不同的元素相配合, 才能使矛盾均衡统一,收到和谐的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国的领导集体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十六大将构建和 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个目标之一,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又提出了建立“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 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目标,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 主要任务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和弘扬了我国自古以来“以和为贵,和谐为美”的社会理想. “和谐社会”的内涵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是社会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和谐.诸如其内部的各种基本社会关 系、社会结构和社会要素等,只有在各种社会关系协调运作的前提下,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才不会发生紊乱.第二是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即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无论个人还是群体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处理好他们之间的 相互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第三是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人力资源是当今社会中 的主导力量,人的发展必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也必将为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环境.第四是人 与自然的之间的和谐.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环境,人类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一 旦违背了自然规律必将遭到惩罚.由此看来,自然界借助人类的实践活动成了社会及其发展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类和自然界 的和谐发展才变得更加有意义.… 2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2.1体育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 2.1.1体育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社会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只有社会关系处于和谐状态,社会才能够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和核心问题是处理好 各种社会关系.而我们知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又是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基 础”,这就说明解决生产力的发展问题成为了协调发展各种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征服自 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或力量,它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 [收稿日期12006—04—21 [作者简介】郝 ̄(1982一),男,山西榆社人,首都体育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产业与市场营销策划; 郝亮(1981一),男,山西榆社人,晋中学院体育学院。助教。 ・5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郝俊郝亮 体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生产力的水平就会相应地提高.开展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劳动者的身心素质,提高劳动者对现 代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加强劳动能力的稳定性,有效缓解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最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有效解决各种社会关系的矛盾,促进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构筑社会的和 谐.由此可见体育不仅仅是个体的需要,而且是整个社会的需要,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需要;而且是促进经济发展,创建和 谐社会的需要. 2.1.2体育能促进社会不同阶层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存共荣,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新阶层的突起使得工人和农民等社会主体阶层的地 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复杂的社会变革中,我国不同阶层的差距在逐步加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 劳动的差别及地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导致社会发展中出现了种种矛盾和不和谐现象.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整合力量,可以 将不同民族、阶层、职业以及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到一起,共同参与各项体育运动,促进各区域之问、阶层之间以及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同时体育转移了社会焦点,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对社会的繁荣与和谐起 到了积极作用. 2.1.3体育可以通过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缓解社会矛盾 体育具有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作用.我国近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得到极大的丰富,但由地域经济失衡 日益严重,人们的差距也日益加大,根据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国家统 计局上半年对5万户城镇居民进行调查,最高收入组和最低收入组的对比,2003年是9.1:1,2004年上半年是9.5-1,目前中 国城市人口的人类发展指标为0.81,而农村人口的人类发展指标为0.67,仅是前者的83%.此外基尼系数 0.4为警戒线, 当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基尼系数大于0.4时,便认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出现了社会不公平.L2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显 示,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甚至可以达到0.45.改革开放受益者和落后者之间的数字鸿沟日渐拉大的现象是影响 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 ]而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新型产业,参与社会的物质交换活动,对物质财富的第二次和第 三次再分配具有显著作用.以体育彩票为例,我国将每年公益金的60%用于落实全民健身计划,40%用于奥运争光计划,并 且体育彩票还可以减轻人们的社会心理压力和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有效缓解社会矛盾,增强社会的稳定性,从而促 进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进程. 2.2体育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2.2.1体育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2.2.1.1体育促进个人的心理品质完善,培养个人的公平竞争意识 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的体魄,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品质,调节人的心理,增强人的自信心,完善人格开放性的一面, 从而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奠定基础.此外体育还可以培养人的公平竞争意识.社会的和谐需要以入与人之间的平等、公平为 基石,而体育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能体现平等竞争原则的领域,公平竞争是赛场永恒的主题,体育运动的不分尊卑为参赛者 营造了一个真正公平竞争的环境,培养和增强了社会公众的平等和公平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奠定了基础. 2.2.1.2体育促进人与人之问的沟通与交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任何体育运动都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的,尤其是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已 经成为一种必需,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社会的经典.体育项目也不例外,一个参赛队伍包括运动员、教练员、队医和领队,甚至 包括专门的厨师,任何一场比赛、一项活动都需要他们的团结协作,这时体育就像一个交流的平台,在这里人们各展绝技,却 又不得不进行相互交流,以完成规定的比赛任务,无形中培养了人与人之问沟通与合作的意识.此外,社会是一个“大家庭”, 在其范围内有着无数个小家庭,一家人在工作之余,一起爬山,一起参加体育项目,体育由此成为家庭交流的纽带,增进了家 庭成员相互之间的感情与默契,让更多家庭变得和谐和稳定,无数小家的稳定与和谐自然造就了社会这个“大家”的稳定与 和谐. 2.2.2体育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2.2.2.1体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有效缓解人与社会的矛盾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殷末周初的《周易・贲卦・彖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明以止,人文也”.中国自古以来就认 为“天地之性人为贵”L4 J.现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的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 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体育基于人文精神,关怀人、提 升人、追求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实现和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尤其是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我国提出了“人文奥运” 的理念,体现了人文思想与体育的完美融合,对于建设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和构建我国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人的自由发展不仅在于对自然的超越和驾驭,而且在于从社会生活中获得自由的权利和价值. 人要全面地发展自己,就必须从社会关系中获得广泛而真实的自由权,这是现代人类追求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体育本 身就是一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8年颁布的《体育运动国际宪章》指出:“确信有效地行使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每 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和保持他或她的身体、心智与道德的力量;因而任何人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均应得到保证和保障.’’体 育的“公开、公平、公正”就是自由最现实的体现.人文体育也构建了这么一个平台,开辟了这么一条途径,给予人类最大的空 ・5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郝俊郝亮 体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间和自由,有效缓解和消除了人与社会的矛盾,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L5J 2.2.2.2体育从精神、物质实体和法制等不同的层面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完善的社会规则、法制和丰厚的物质资本.首先体育运动作为一 种社会文化现象,既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同时又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在不同的体育活动中,人们享受着不同的快乐.在竞技 比赛中,人们在成功中赢得荣誉,失败中赢得尊重,竞争中挑战极限,尽情享受着体育给自己带来的身心意志的磨练.国际赛 事每每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使社会整体无论从意识上还是行为 上都处于一种和谐一致的状态.其次体育是规则的殿堂,无论何种体育项目,都有其完整而独特的比赛规则.为了保证比赛 的“公开、公正、公平”,体育比赛的规则不断更新完善,但是体育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各种问题还是层出不穷,这也促 使一些学者、专业人士开始意识到了体育立法的重要性,并且对19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开始了重新审视. 体育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更新必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制建设.最后,体育对于任何层次上的实体都会产生一种 推动作用.在学校,体育使学生和教师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因病缺勤率大大降低,极大地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缓解 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及家长相互之间的矛盾;在企业,体育锻炼有效缓解了社会节奏加快的压力,减轻了工人的紧张情绪,提 高了劳动生产率,最终的结果是企业和工人收入的增加,劳资双方矛盾的缓和和企业内部的和谐.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只 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但却真实地展现了社会的现状,由此体育对人和社会的和谐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 2.2.3体育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还是和谐社会构建与发展的基础,因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在 自然界中进行的.人与自然是否和谐,有两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即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但是受到生态规律、经济规 律和生态经济规律的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决定性的力量.体育也正是通过对人的作用,唤起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 珍惜和保护,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投资主体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一些环境优美的城市被确定为赛事举办城市就是很好 的例子.自2001年申奥成功后,北京甚至整个中国都在致力于环境的建设,相信在2008年以后,中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一定会有极大的改善,人与自然之间也会更加和谐. 3小结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的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是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体育的精神理念与和谐社会的不同内容一一对应,尤其是在提出“人文奥运”理念之后,体育发展到了一 个新的高度,并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甚至成为生活方式的一种,所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必将成为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成.体育与和谐社会[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5(4) 3—24. [2]刘国华.论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J].湖北体育科技,21 ̄5(4):28—30. [3]梁蕾.论举办奥运会与促进精神建设的关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27—29. [4]林卿.人与自然和谐:和谐社会的基础[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o6(1):28—30. [5]包心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J].文史哲,2006(1):152—154. [6]孟涛.中国儒家和谐思想与人文奥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18—20. [7]t建新.体育产业与人文体育促进和谐社会发展[J/OL].生产力研究,2005(6):162—163.http://web.eerier.org.cn/web/ yiwei333/index.php37 file=detail.php3&nowdir=&id=81126&detail=1. (责任编辑郭继荣) ・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