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情况表

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情况表

来源:爱玩科技网
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情况表

2009 学年 第 一 学期

实施 任课 年级 教师 教研 组长 参与学主题及内容 生 植物王国的秘密 成果 三年三年级吉运群 三年级 级 科学老师 学生制作小全体学观察春天植物的生长 报及标本若生 采集各类树叶比较 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干 四年科学老吉运群 四年级 级 师 查阅世界水资源情况 整理出活动全体学了解身边的水资源及主题、资料、生 被污染情况 认识人与水的关系 文本 五年科学老吉运群 五年级 级 师 什么是疾病 健康小报若全体学青少年容易患的疾病干 生 是有哪些及如何预防 校园板报健健康的体魄对我们的康专刊6期 重要性 六年科学老吉运群 级 师 查阅世界水资源情况 了解身边的水资源及被污染情况 认识人与水的关系 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情况表

2009 学年2 实施 任课 年级 教师 三 年 级 教研 组长 参与学主题及内容 生 三年级 观察四季植物的特点 全体学认识校园植物种类 生 绘制植物生长图 了解植物与人的关系 成果 科学老李玲 师 小报、绘图及专题板报 四 年 级 科学老李玲 师 四年级 了解水对动物、植物以形成“人与全体学及人类生存的关系了解水”专题网生 水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页 依赖关系 认识水与水污染 五 年 级 科学老李玲 师 五年级 认识垃圾与生活的关系 确定五年全体学了解垃圾的分类与回收 级活动主生 垃圾的危害 题、思路,整理教材 六年科学老李玲 级 师 六年级什么是疾病 全体学青少年容易患的疾病是生 有哪些及如何预防 健康的体魄对我们的重要性

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情况表

201001

实施 任课 年级 教师 三 年 级 教研 组长 参与学主题及内容 生 三年级 观察四季植物的特点 小报、绘图及专题板报 成果 科学老李玲 师 全体学认识校园植物种类 生 绘制植物生长图 了解植物与人的关系 四 年 级 科学老李玲 师 四年级 了解水对动物、植物利用并不断全体学以及人类生存的关系完善“人与生 了解水对社会和经济水”专题网发展的依赖关系 认识水与水污染 学习研究如何珍惜水 页 五 年 级 科学老李玲 师 五年级 认识垃圾与生活的关形成“垃圾全体学系,了解垃圾的分类的旅行”专生 与回收,认识垃圾的题学习网页 危害 研究如何进行垃圾再利用

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情况表

201102 实施 任课 年级 教师 三 年 级 教研 组长 参与学主题及内容 生 观察四季植物的特点 三年级 了解植物与人的关系 探究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全体学或植物的某个部分 认识各种不同的植物 生 开阔眼界,培养观察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激发探究的兴趣 同时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意识 认识水的风采 四年级 了解水污染的严重性 学习水对动物、植物以及全体学人类生存的关系了解水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依生 赖关系 学习研究如何珍惜水 认识垃圾与生活的关系,五年级 了解垃圾的分类与回收,认识垃圾的危害 全体学如何进行垃圾再利用 “绿色纸”的研究,通过生 对纸的来源、纸的分类、纸的回收、纸的再利用的研究,进一步了解纸,爱惜纸 成果 科学老宋发海 师 策划专题学习网页,收集资料并上传 四 年 级 科学老宋发海 师 利用并不断完善“人与水”专题网页,丰富内容,扩展思维 五 年 级 科学老宋发海 师 丰富并完善“垃圾的旅行”网页,增加垃圾回收利用一栏目,分支出“绿色纸”专栏

三年级校本课程活动计划

——神奇的植物世界

一、 活动准备

1、活动起源:

那是刚开学不久,一个九月的中午,阳光依然火辣。我们三年级四个老师坐在办公室商讨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关事宜。这是新课程实施下刚开设的一门新课型,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可借鉴的教法,唯一可遵循的是新课标精神“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看来,“兴趣”是选择主题的第一标准。所以我们四个就不断地揣测着学生的心理:看书、画画、种树、养花……正踌躇不定的时候,窗外传来了孩子们的笑声,他们在浓密的树阴下一边享受阴凉,一边在花园里摆弄着小草……

于是,在张小美、罗花两位老教师的带领下,我们首先进行了调查问卷。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绿色学校),在可供选择的活动项目中有80℅的学生对“各种各样的植物”感兴趣。我想我们都已经找到答案了。 2、活动方案的制定

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说干就干。于是,我们就有了以下的构思:

(1)活动主题:“神奇的植物世界”

(2)活动目的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认识各

种不同的植物,开阔眼界,培养观察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激发探究的兴趣。同时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意识。

(3)活动的内容:探究自己感兴趣的植物或植物的某个部分。 (4)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自主选

择共同感兴趣的植物进行研究。

(5)活动方法:调查、考察、收集资料、讨论、宣传、公益活

动、生产实践、制作……

(6)保证条件:开放图书馆、电脑室;聘请指导老师;请有关

专家亲临指导;保证活动有充裕的时间(除了每周两节的综合实践课以外,可利用班队课、活动课等时间。)

二、 活动的实施

(一)、激发兴趣,做好准备

1、导入: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因为有了各种植物,所以我们能看到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等美景。离开了植物,我们将无法生存。植物与我们息息相关。

2、同学们想到神奇的植物王国去看一看吗? [播放录像:奇异的热带植物]

3、小结:奇异的热带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不相同,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此时,你最想做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4、让我们每个人都来做一名“小小植物学家”,研究一下自己喜欢的植物,愿意吗?

(二)组成研究小组

1、引导:植物一般地讲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但是在植物王国里,它们都在比美、比本领,各显身手。有的叶子特别宽,有的花儿特别艳,有的茎特别细长、脆弱,有的却粗壮而不屈。再说它们的果实,有的小巧玲珑,有的硕大喜人,有的高高挂在枝上,有的则默默地埋在地下。

我们在研究植物时,可以选取自己比较喜爱的,或是可以常常看到的植物,也可以对植物的某一部分做专门研究…… 2、分组(自由组合)

(1)6人一小组,2人一搭当,选一人做小组长负责分工合作。(其中6人都对某一种植物或植物的某一部分感兴趣走到一起) (2)根据研究的内容给自己一小组取一个有代表性的队名(如:我们让同学共组成8个队,他们分别是“榕树队”、“绿叶队”、“红花队”、“金兰队”、“牡丹队”……)

(三)、小组按专题定计划进行研究(教师参与部分小组活动)

1、 引导学生讨论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2、通过讨论,让同学们明确研究的途径有:

(1)去校园图书馆或校外图书馆、新华书店查阅、购买资料。 (2)通过校园网、互联网下载相关图片、照片、视频、数据以及自己亲自拍照、录像。

(3)参观“红梅公园、人民广场、兰园”等地的植物园,询问或访问有关工作人员及专家。同时可以把相关资料进行对照。(访问或查阅资料时应该注意文明用语)

(4)亲手栽种自己喜爱的植物进行观察研究,记好“栽种日志”: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3、制定计划。 (1)目的任务 (2)研究对象

(3)活动方法及日程安排 (4)组织分工

(5)整理资料(可以咨询老师)

装饰、装订资料

(四)、展示研究结果

交流调查材料 1、口头交流 2、小组间交流 3、组内交流

展示研究结果(各小组选择喜欢的方法汇报。) 1、园艺展 2、图片资料展览 3、手抄报张贴 4、编成连环画形式

5、做“小小讲解员”向低年级同学宣传 6、自己拍摄录像

7、把自己的研究体会或建议向有关部门提出宝贵意见

恒威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 开设环境保护校本课程的几点思考。 1. 开设环境保护校本课程的目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人的素质可分为两块。一块是基础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艺术修养素质)。另一块是可持续发展素质(主要包括创造素质和环境素质),这两种素质是我们以前教育行为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关于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及本次新课程改革中进一步强调了人的可持续发展素质的重要性。因此,开发环境保护课程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 开设环境保护校本课程的条件:

● 我校开展环境教育已有3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常州市绿色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环境教育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为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创造了条件。

● 我校绿树成荫,四季花香,是常州市绿化达标单位。三、四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以“校园美化”为内容,进行的系列活动。学校中设有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站,建立的基岩分层标,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另外,学校与清凉街道挂钩,在校外设有环境教育基地,这些为我校开发校本课程提高了良好环境资源。

● 学校近年投资200多万元2000㎡综合楼落成,设置多种专用室,并配置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校本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 我校学生家长秦怀仁老师,是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全国环境教育先进个人、全国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创造学会成员。我们将聘请他为本校校本课程开展的顾问。另外,本校对口中学-同济中学,创办了全国闻名独特“绿色资料室”,学校的环境教育和创造教科研一直是走在其它学校的前沿,这为我们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社会条件。 二、 课程目标: 1.

认知目标:

● 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接触现代科技、紧密联系生活、使学生持久产生于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主动学习精神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志向。

● 不断提高观察思维本领,能向各个领域多渠道地获取知识。逐步提高对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和思维能力。 ● 通过了解大自然、社会和现代科技,逐步理解和懂得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根本的一个方面。

● 喜欢在各个领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和储存知识和信息,懂得根据自身条件采用适当方法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识信息库。 ● 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探究知识。 2.

技能目标:

● 逐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信息和经验解决问题的技能。

● 逐步提高质疑的技能,养成遇事能提出“为什么”的科学品质。 ● 逐步提高对知识、信息的鉴别判断、综合分析和创造新知识的技能。

● 逐步掌握一些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技法。

● 持续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技能,初步掌握一些监测环境的定性和半定量的技法。 3.

交往目标:

● 懂得关心,学会关爱。这是交往目标的主线。懂得关心,学会关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主题。懂得关心,学生才能具有保护环境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充分体现了一般教学的共性,也具有符合环境具有自身特点与规律的个性。学生在懂得关心的前提下,才会出现学会关爱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才能体现出环境教育的时效性。

● 在人与自然交往中,懂得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办事要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办事。

● 在人际交往中,懂得群体的作用和力量,通过各种考察和学习研究活动,不断提高发展人际关系的技能,在学校组织的各种群体活动中,喜欢与同学合作,既能争当主角,又乐意并善于当好助手。 ● 在人际关系中,既能自尊自强,又能尊重别人,培养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 在人与国家的关系中,忠诚于自己的祖国,从行为上具体体现

出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培养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素质。 ●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懂得国际合作在新的时期的重要性,懂得保护环境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和责任。 4.

行为目标:

● 素质教育和行为培养的关系:

素质是知识、技能和行为的综合构建产物。人的行为是人的素质的具体表现。行为目标为校本课程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行为目标有助于校本课程选择更科学更合理的课程内容。行为目标有助于课程评价,便于社会、家长、学生和教师准确地了解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行为目标有助于最有效地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学资源,学校能够根据行为目标科学地规划教学活动、教学时间和教学措施。行为目标技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 环境行为30条的制定和实施,是培养学生环境素质的具体要求。

三、 课程内容: 1.

教学大纲:

环境保护是研究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科学。《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在各个领域中的一切活动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它对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把历经4年研究和论证的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报告对可持续发展是定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中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要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责任的和谐。

从8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二是深化和扩展环境保护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真正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初步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和模式,但在各个领域(包括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过程中要实施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多方面的。然而途径的核心应该是通过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要使人类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又要使人类普遍具有优良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能力。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教育完全吻合了同志的“三个面向”和同志的“三个代表”的思想,是我国当今教育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

2. 课程教材:

第一单元 人与大自然

第一课 人类生存的环境 ● 教学内容要点:

人类生存在什么地方,有多大,有什么东西,从而引导出环境概念的基本知识。

根据东西存在的差别,弄懂环境的种类。 ● 基础训练要求

初步知道环境的范围和类别。 第二课 绿色互动(1)“聆听秋天” ●

教学内容和要求

多方位多途径了解大自然,激发关心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

基本训练要求

初步学会用多种方法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第三课 奇妙的生态环境 ●

教学内容要点

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生存的环境或自然栖息地,生物间相互的关系。

基本训练要求

知道什么叫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组成。 第四课 绿色互动(2)“做生态球”

● 教学内容要点

通过实践亲身体验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基本训练要求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第五课 脆弱的生态平衡 ●

教学内容要点

通过玩斗兽棋和看图讨论归纳,进一步弄懂生物间吃和被吃的关系,明确人在生态金字塔中位置。

基本训练要求

初步了解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金字塔的关系,以及生态平衡的特点和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第六课 绿色互动(3)“关爱大自然――给地球穿绿衣” ●

教学内容和要求

在弄懂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后,通过自己劳动使走过(社区)大地锦绣,绿树成荫、鲜花盛开。

基本训练要求

初步使学生学会中植物和管理树木花草的本领。 第七课 不堪重负的地球 ●

教学内容和要求

通过读图使学生了解人口的剧增和消费的提高使大自然告急的系列事实。让学生在自身生活中,怎样给地球减压,让大自然重视母亲的美丽。

基本训练要求

让学生通过讨论: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办?从而把环保行为30条落到实处。

第二单元 建设美好家园 第一课 我心中的美好家园 ●

教学内容和要求

地球是人类的美好家园,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怎么样的世界是我心中的美好家园,通过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总结出“我心中的美好家园”的指标和标准。

基本训练要求

培养学生对美丽世界的丰富想像力,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归纳的能力。

第二课 现实家园 ●

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查阅资料,阐述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和产生的根源。

生态破坏、资源能源短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战争

给环境的影响、新的瘟疫等等。

基本训练要求

培养学生社会调查能力,查阅资料能力。通过了解当今世界的主要环境问题,从而从内心中产生环境危机感,形成对环境问题的关心。

第三课 绿色互动(4)“我爱我家” ●

教学内容和要求

人人都有家,家是什么?我的家是怎样的家?家里有污染吗?危害怎样?这些污染是怎样来的?最理想的家是怎样的?

基本训练要求

通过家庭调查,使学生感受到环境就在身边,爱家就要环境保护,争创绿色家庭,推动社区的环境保护。使学生深刻理解保护环境不是一句漂亮的口号,而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第四课 绿色互动(5)“环保日记” ●

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生每天将见到的环保现状(城市的、社区的、学校的和家庭的)环境问题作叙述,并加简要的评论。

基本训练要求

通过把环保日记,既培养了学生的写字能力,观察能力,点评能力,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的品质。

第五课 绿色互动(6)“撰写环保小论文”

● 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生将平时所见的环境问题,选择一个最有意义的内容,撰写环保小论文,进行全校交流评选。

基本训练要求

初步掌握小论文撰写的要求和方法。 3. 教学途径

环境科学本身是一门教义性极强的学科。从而决定了环境教育要以整合为基本手段。整合是一个包含着多种学科、种思想、多种实践以期达到整体效应的综合概念。因此环境教学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其包括了校内的和课文的,课内的既有多学科的渗透环境教育,并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逐项落实环境教育目标。本校确定在四年级利用综合实践课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每周一课时。校外的包括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触社会、触现代科技。 4.

教学方式

环境教育是跨学科主题教育模式为特征,因此集中各学科教师,学形式、教学方法丰富多样,生动灵活,教学方式多样化、活动化、趣味化。如讲授法、讨论归纳法、调查研究法、野外考察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亲身感受法等等。 四、 课程评价:

环境保护课程的评价,以质性评定统整,评定功能侧重于发

展,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映方式,又倡导在学生评定中学会合作,鼓励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允许学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对解决问题所做的贡献,也成为合理的评定内容。评定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还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充分表现对思维的乐趣的体验,培养和发挥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环境保护课程评价的方式采用“档案袋评定”。 五、 课程实施与策略:

1.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由学校校长、教导以及聘请的顾问组成。 2. 设备与经费

清凉小学开展环境教育已有3年历史,先后被认可为常州市绿色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环境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这为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创造了条件。

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等设施,合理配置了各种教学设备,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学校将进一步筹集和设立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项基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