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在八届全国一次会议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写入,标志着它的发展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
2.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工程。 3.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 4.建立完善的宏观体系,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5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1.在八届全国一次会议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写入,标志着它的发展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
2.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作了如下规定: 环节 现代企业 具体内容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制度 机制,建立适应市场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市场体系 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转变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体系,保证职能 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分配制度 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的道路 社会保障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
制度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中,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宏观体系是三个最为重要的环节。
❶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的是( ) 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②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③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④转变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体系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该题考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的理解,①②③④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的内容,符合题意。
答案:A
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
[识记·探究层级]
1.地位
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工程。 2.市场主体的类型
市场主体主要有三类,即企业、家庭和。其中,最基本的是企业。 3.微观基础的形成
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基本形成。
[理解·应用层级]
多角度认识现代企业制度
条件 主体 特征 主要形式 内容 基本特征
产权清晰、 规范的 市场 企业产 经济 权制度 公司
❷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适应市场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包括( )
①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 ②现代企业的组织制度 ③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 ④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责任 企业 管理制度 管理科学 有限 公司 组织制度 政企分开、 产权制度 权责明确、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和基本特征的区别。①②③属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④属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答案:B
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
[识记·探究层级]
1.重要性
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 2.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形成
党的十四大以来,在一般商品市场继续发展的同时,生产要素市场加快发展;随着价格管理改革的深化,逐步建立起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大增强。
[理解·应用层级]
全面理解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实现市场机制功能的前提。市场经济有其内在的运行机制,这种机制客观上要求有完善的市场体系与其相适应。因为市场体系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场所;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条件。只有完善的市场体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才能面向市场,从市场中获得生产条件和销售条件,并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和经
营,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完善的市场体系是进行宏观的重要纽带。
❸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 )
A.交易和分配的场所 C.交易和消费的场所
B.交易和培训的场所 D.分配的消费的场所
解析:劳动力资源消费的场所是在劳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C、D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中的“培训”也不符合题意。
答案:A
建立有效的宏观体系
[识记·探究层级]
1.必要性
建立完善的宏观体系,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2.体系构成
宏观体系包括目标、任务、手段、方式等。 3.体系形成
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职能的转变和宏观经济管理改革的推进,我国完善的宏观体系逐步形成。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
(1)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2)在新世纪之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
材料一 目前有些地方,当某种商品和资源紧张时,就筑关设卡,权力干预,禁止这些商品、资源外流;当本地商品销售疲软时,则不准外地质优价廉的商品流入。有人认为,这样做也是市场竞争,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随着农业投入的不断加大,曾经在我国工业领域出现的严重趋同的现象在农业领域也逐渐“升温”:听说某地种辣椒赚钱,许多地方就一哄而上;看到某地种草能致富,
就有人指挥农民把庄稼砍了,种上草……大量重复的农产品就像同类工业品一样,产品效益大幅降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下,如何处理好市场作用和宏观的关系? [提示] (1)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必须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材料一中的行为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相违背。
(2)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需要科学的宏观,材料二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必须转变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体系。
(3)总之,要把市场作用和宏观结合起来,把“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
[理解·应用层级]
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怎样初步建立起来的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下,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1993年八届全国一次会议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了,标志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
(2)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作了具体规定,该框架主要包括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宏观体系三个重要环节。
(3)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围绕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宏观体系这三大环节,加快改革,逐步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开始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逐步形成完善的宏观体系。
经过数年的努力,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宣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
误区:搞市场经济,就要放开价格;放开价格,就得提高价格,不应干预 警示:(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价格从管制到放开是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搞市场经济,就要放开价格。
(2)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格不能任意上涨或下跌,放开价格不等于提高物价,任意提高物价是违背价值规律的。
(3)市场本身有缺陷,还必须对市场价格进行宏观。
—————————————————————————————————————
❹“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这是人们对国家宏观与市场调节关系的认识,它形象地说明( )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和国家宏观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 ②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国家的宏观是不可缺少的客观要求 ④在经济运行中,市场调节是经济手段,国家宏观是政治手段,二者缺一不可 A.②③ C.③
B.②③④ D.②④
解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故①错误;④的表述错误,所以选A。 答案:A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53
[命题点一 市场主体]
[例1] 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主体是( )
A.国家 C.企业
B.管理者 D.生产者
[解析]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主体。 [答案] C
[命题点二 国家的宏观]
[例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进行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导致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剧增,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一些学者建议依据企业生产过程中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所排放的碳量,对其征收碳税,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运用《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市场在调节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学者建议征收碳税的经济学道理。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学常识》中市场经济的缺陷和国家的宏观的相关知识。回答本题时,首先应将题目中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然后联系教材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 (1)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许多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环境问题,这是市场失灵的表现。
(2)通过征收碳税,增加碳排放企业的生产成本,激励企业生产向低碳方向发展,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85
一、选择题
1.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使之发展有根本大法保障的,是在( ) A.党的十三大上 B.党的十四大上
C.八届全国一次会议上 D.八届二次会议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应选C。 答案:C
2.城市的出租车虽然由多家出租汽车公司经营,但价格都一样。这说明( ) A.出租汽车行业仍实行计划经济
B.出租车车价依据价值规律统一由物价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C.这些出租汽车公司都是国有经济性质 D.市场机制和企业自主权还未健全和落实 解析:A、C、D三项表述与事实不符,应选B。
答案:B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 )
①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A.①② C.①②③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①②③④均是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正确表述,应选C。 答案:C
随着通货紧缩状况的缓解,经济环境好转,我国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开始高涨,但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几个需求旺盛、高营利行业,电解铝、钢铁、水泥等行业领域出现过热。据此回答4~5题。
4.企业投资向高营利行业集中( ) A.是国家宏观的结果 B.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C.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D.说明商品的价格决定着供求关系
解析:价格的涨落引导资源配置的流动,A、D两项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故选B项。
答案:B
5.电解铝、钢铁、水泥等行业领域出现过热的后果是( ) A.为商品生产者带来更多的额外收益 B.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C.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D.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增加
解析:抓住“过热”二字,从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角度来理解,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6.过去企业遇到问题“不找市场,找”,而今企业遇到问题“不找,找市场”。这表明( )
①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②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 ③我国市场经济有了发展 ④企业与脱离了关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④观点错误,不直接管理企业,并不是不管企业,而是要行使对企业的监管、服务等职能。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7.“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人们对近些年来我国人才以及其他经济资源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这种经济现象的形象说法。
应如何看待这种经济现象?
解析:此题考查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作用和宏观关系的认识。对材料要全面考虑:这种现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同时要辩证地看待市场作用与宏观的关系。
答案:(1)这是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结果。 (2)听任其长期存在,不利于国民经济稳定与发展,不利于,必须改变这种状况。
(3)为此,首先要靠经济落后地区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生产力。还需要科学的宏观,提倡区域间合作与支持,特别是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支持。
8.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如下:
1978年党的 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发展方向。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十一届三中 全会 1984年党的 通过《关于经济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十二届三中 商品经济”的论断,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入城市,开始推行全面经济改革 全会 1992年春天 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南方 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市场化改革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 谈话 1992年党的 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以利于进“十四大” 一步和发展生产力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经济改革的特点。
(2)我国为什么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改革的目标?
解析:第(1)问,我国经济改革的特点既要答出内容上的变化,又要答出进程上的
农村开始,全面实施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经济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变化。第(2)问从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方面回答即可。
答案:(1)我国的经济改革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而且这种改革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微观到宏观的循序渐进的改革。
(2)因为市场经济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是发展生产力的有效形式。
附: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政治?
我认为政治最重要的就是背,不要小看背(初一需要背的并不多,总结起来也就一小页),它可以使你的分数大大的提高。 我是一个新初一的学生,刚开学时以为政治很好学,就什么都不背,整天就看看书就算会了,后来快要期中考试了,爸爸一考我,什么都不会,我就赶快背,政治的了年纪最高分,和第二整整拉了五六分,想必你也是初一的吧,好好学政治,很有用的
政治回答主观题的时候,得分技巧是要有观点,有层次,语言表达规范,最好有政治术语(就是用书本的话来回答)因此熟悉书本是最重要的。 所以回答政治主观题的时候,最好遵循一个原则 原理+方+结合材料
我觉得政治要拿高分,选择题是最重要的,选择题也是拉分的关键,选择题高分就有优势,而如果要选择题高分,那么做题量一定要大,而且要有选择的去记忆,不要以为政治是死记硬背的,政治也是很灵活的。而且选择题很多材料也是在书本抽出来的,因此书本还是最重要的,当然还要博览群书,开拓自己的知识面。
学习政治的要点太多太多了,最重要还是要自己去领悟,我说的再多如果自己无法理解,那也就白说了哈,孩子,加油吧!
多读,多看,多练,自己才是最根本的原因,贵在坚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