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南民族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一、填空题
1、细菌细胞膜上有两类蛋白,一类为______,另一类为______;另外,在支原体的细胞膜上,还含一种只有在真核生物细胞膜上才有的独特成分即______。
2、最先发现噬菌体的是______,他在培养______时在菌苔上发现了透明斑点。
3、在代谢回补顺序中,约有10条途径都是围绕着补充______途径中的关键中间代谢产物______以及______途径中的关键中间代谢产物______ 进行的。
4、无氮培养基是用来分离______、按用途它属于______培养基、按成分属于______培养基。 5、真核微生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几个大类。 6、微生物是一切______生物的总称,其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7、对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物品可用______或______进行灭菌;而对牛奶或其他液态食品一般采用______灭菌,其温度为______,时间为______。 8、无菌动物在生理上有几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等。
9、基因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曾有三个著名实验予以证明,它们是______等人的______,______的______,以及______等的______。
10、IgG在木瓜蛋白酶的作用下,可产生2个相同的______(符号为______)和1个______(符号为______)。
二、判断题
11、因支原体的细胞大小接近病毒,故具有滤过性。( ) 12、用稀释摇管法分离获得的微生物均为厌氧微生物。( )
13、以葡萄糖为底物的酒精发酵,其发酵途径虽有数条,但其终产物乙醇分子上的碳原子来源都是相同的。( )
14、动物病毒的核心多数为线状的双链DNA或单链RNA。( ) 15、酵母菌是一类只发酵糖类且细胞都呈单细胞的真菌。( )
16、现代微生物分类中,任何能稳定地反映微生物种类特征的资料,都有分类学意义,都可以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 )
17、为了进行新陈代谢反应,生物体内必须有一定量的水。( )
18、嗜冷微生物适应环境的生化机制之一是在其细胞膜组成中含有大量不饱和、低熔点脂肪酸。( )
19、某种抗生素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引起大量抗药性菌株,这是因为该抗生素对周围的敏感菌发挥了诱变剂的作用。( )
20、中枢淋巴器官包括骨髓、胸腺和法氏囊,它们是免疫细胞大量增殖的部位。( )
三、选择题
21、有一种芽孢杆菌可产生具有杀虫作用的伴孢晶体,这种细菌称为 ( )。 A.地衣芽孢杆菌 B.苏云金芽孢杆菌 C.蕈状芽孢杆菌 D.凝结芽孢杆菌
22、卡尔文循环途径中CO2固定(羧化反应)的受体是( )。 A.核酮糖-5-磷酸 B.核酮糖-1,5-二磷酸 C.3-磷酸甘油醛 D.3-磷酸甘油酸
2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结构特点是( )。 A.有原始核 B.有高度分化的核 C.无核膜核仁 D.无染色体
24、腺病毒的核心是( )。 A.环状dsDNA B.环状ssDNA C.线状dsDNA D.线状ssDNA
25、基团转位的运输方式主要存在于( )。 A.厌氧菌 B.兼性厌氧菌 C.好氧菌 D.A和B
26、 在以下各突变株中,一般认为是非选择性突变株的是(A.营养缺陷型 B.抗性突变型 C.条件致死突变型 D.产量突变型
)。 27、只能用高压灭菌才能杀死的是( )。 A.结核分枝杆菌 B.病毒
C.细菌的内生孢子 D.霉菌孢子
28、微生物五大共性的基础是( )。 A.体积小,面积大 B.吸收多,转化快 C.生长旺,繁殖快 D.适应强,易变异
29、下述( )物质既有非特异免疫作用也非特异免疫作用 A.IgG B.补体 C.I型干扰素 D.溶菌酶
30、 在沼气发酵三个阶段的产酸阶段中,主要的微生物群是(A.梭菌属 B.丁酸弧菌属 C.产氢产乙酸细菌群 D.产甲烷菌群
)。 四、名词解释
31、稀释平板计数法
32、亚病毒
33、非循环光合磷酸化(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
34、F+菌株
35、淋巴细胞杂交瘤
五、简答题
36、简述酵母菌的形态、生理特性及经济意义。
37、试述配制培养基的基本过程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38、近年来导致对抗生素不敏感的抗性菌株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39、 嗜酸性微生物有什么特点。
40、微生物的分类单元有哪些?基本分类单元是什么?
六、论述题
41、蓝细菌与其他光合细菌的代谢特征和特点有什么不同?各自在富营养池塘中的可能作用是什么?
参
一、填空题
1、【答案】整合蛋白;周边蛋白;甾醇 2、【答案】陶尔特;金黄色葡萄球菌
3、【答案】EMP;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TCA;草酰乙酸 4、【答案】自生固氮菌;选择;组合(合成) 5、【答案】低等真菌;高等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6、【答案】微小;个体微小;构造简单;进化地位低
7、【答案】高压蒸汽灭菌法;干热灭菌法;高温瞬时灭菌;135~150℃;2~6s 8、【答案】免疫功能低下;营养要求提高;抗病原菌能力下降
9、【答案】Luria;变量试验;Newcombe;涂布试验;Lederberg;影印平板试验 10、【答案】抗原结合片段;Fab;可结晶片段;Fc
二、判断题
11、【答案】错 12、【答案】错 13、【答案】错 14、【答案】对 15、【答案】错 16、【答案】对 17、【答案】对
18、【答案】对 19、【答案】错 20、【答案】错
三、选择题
21、【答案】B 22、【答案】B 23、【答案】B 24、【答案】C 25、【答案】D 26、【答案】D 27、【答案】C 28、【答案】A 29、【答案】B 30、【答案】C
四、名词解释
31、答:稀释平板计数法是指一种统计物品含菌数的有效方法。计数方法为:将一定量的样品经十倍稀释后,用平板培养最后三个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待菌落长出后,计算出某一稀释度的菌落数,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中的含菌数。
32、答:亚病毒是指只含核酸或蛋白质一种成分的分子病原体或是由缺陷病毒构成的功能不完整的病原体,主要有类病毒、拟病毒、卫星病毒、卫星RNA和朊病毒5类。 33、答:非循环光合磷酸化是各种绿色植物、藻类和蓝细菌所共有的利用光能产生ATP的磷酸化反应。其特点为:①电子的传递途径属非循环式的;②在有氧条件下进行;③有
PSⅠ和PSⅡ两个光合系统,PSⅠ含叶绿素a,反应中心的吸收光波为“P700”,有利于红光吸收,PSⅡ含叶绿素 b,反应中心的吸收光波为“P680”,有利于蓝光吸收;④反应中可同时产生ATP(产自PSⅡ)、还原力[H](产自PSⅠ)和O2(产自PSⅡ);⑤还原力NADPH2中的[H]来自H2O分子的光解产物H+和电子。
34、答:F+菌株,即“雄性”菌株,是指某些细菌细胞内存在一个至几个F质粒,并在细胞表面着一条至几条性菌毛的菌株。它可接受分别来自F+、F′或Hfr菌株的F质粒或Hfr遗传因子。
35、答:淋巴细胞杂交瘤简称杂交瘤,是指由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两者融合而成的一种既能在体内外大量增殖,又能产生大量McAb的杂种细胞。
五、简答题
36、答:(1)酵母菌的形态
酵母菌的细胞直径约为细菌的10倍,是典型的真核微生物。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椭圆状、柱状和香肠状等。 (2) 酵母菌的生理特性 ①能发酵糖类产能。 ②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
③多数以出芽、少数以裂殖进行无性繁殖;有的种可进行有性繁殖,产子囊和子囊孢子。 ④行芽殖的酵母菌可以形成由单个细胞排列而成的群体,称为假菌丝。 ⑤腐生型的酵母菌分布在自然界含糖的环境,如水果、花、树皮上。 (3) 酵母菌的经济意义 ①酵母菌是各种工业生产的菌种。
酿造工业:如制酒、制醋;食品工业:如面包制作;酶制剂:如脂肪酶、石油脱蜡、长链脂肪酸制取。
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37、答:(1)配制培养基的基本过程
①按培养基的配方称取各种药品,用量太少的药品应配制成溶液后再取一定量加入。 ②将各种药品加水溶解,通常是加所需水量的一半。
③若配固体培养基,按2%的用量称取琼脂,用水将琼脂浸湿一下,用手挤去琼脂中过多的水分,加入溶液中。
④加热至琼脂全部溶解,并补足所需的全部水量。 ⑤用NaOH或HCl调节pH至要求值。
⑥用分装器将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中,塞上棉塞并包扎,灭菌后备用。
(2)配制培养基的注意事项 ①配制过程中,在加热熔化琼脂时,要不断搅拌,以防糊底。 ②分装时不要让培养基沾染试管口或瓶口,以防培养过程中容易污染杂菌。
38、答:耐药性是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导致对抗生素不敏感的抗性菌株增多的主要原因: (1)细胞质膜透性改变使药物不能进入细胞;
(2)药物进入细胞后又被细胞膜中的移位酶等泵出胞外; (3)细菌产生了能修饰抗生素的酶使之失去活性; (4)药物作用靶发生改变从而对药物不再具有敏感性;
(5)菌株改变代谢途径以绕过受药物抑制的过程或增加靶代谢物的产物。 39、答:(1)嗜酸性微生物的定义
嗜酸微生物,又称嗜酸菌,是指只能生活在低pH(<4)条件下,在中性pH下即死亡的微生物;嗜酸微生物的细胞内pH仍接近中性,各种酶的最适pH也在中性附近。专性嗜酸微生物是一些真细菌和古生菌。 (2)嗜酸性微生物的嗜酸机制
该类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具有排阻外来H+和从细胞中排出H+的能力,且它们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还需要高H+浓度才能维持其正常结构。 40、答:(1)微生物的分类单元可分为以下等级:
分类单元,又称分类单位、分类阶元或分类群,指在分类系统中的任何一级分类群。种以上的系统分类单元自上而下可依次分成7级:界、门、纲、目、科、属、种。在分类中,若这些分类单元的等级不足以反映某些分类单元之间的差异时也可以增加亚等级,即亚界、亚门……亚种,在细菌分类中还可以在科(或亚科)和属之间增加族和亚族等级。 (2)微生物的基本分类
微生物的种是一个基本分类单元,它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的其他物种有着明显差异的一大群菌株的总称。
六、论述题
41、答:(1)蓝细菌与其他光合细菌的代谢特征和特点的不同
①蓝细菌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及藻胆蛋白等光合色素,进行光合作用并产生氧的原核微生物。
②光合细菌是一类含有光合色素,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但这些细菌与蓝细菌不同,都不含叶绿素,只含有菌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光合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的特点表现在:a.它们不能光解水、以水中的质子还原二氧化碳,而是从有机物或水以外的无机物中取得氢;b.它们的光合作用不产生氧;c.光合作用一般在厌氧条件下进行。
(2)各自在富营养池塘中的可能作用在富营养池塘中,由于存在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会引起蓝细菌的恶性增殖,并最终导致“水华”现象。其他光合细菌由于需要厌氧条件才能生存,当蓝细菌水华暴发时,水体会出现溶解氧过饱和现象,不会导致其他光合细菌的大量繁殖,仅在蓝细菌大量死亡,腐烂分解时,由于消耗掉水体中大量氧气,产生厌氧环境时才开始繁殖,并开始进一步分解水体的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