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钱剑夫出版物刊名: 辞书研究页码: 233-245页
主题词: 我国古代 经传释词 具体意义 语助 助字 左传 杨树达 王氏父子 古书 方言俗语
摘要: <正> 我国古代对于虚字(虚词)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因而虚字又名“助字”,亦名“语助”、“助辞”、“语助辞”、“语词”;或单称“词”及“辞”。大致说来,古谓虚字有三:一是开头的字,如夫、盖、且、惟之类;二是结尾的字,如者、已、乎、也之类;三是跟实字(实词)相联的字,如乃、其、及、所之类。有时候也包括某些实字。因此,可以说,前人所讲的虚字,基本上是对实字而言,也就是说,主要是指没有什么具体意义、只起一种衬托语意或文气作用的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