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二生物制药技术习题答案

第二生物制药技术习题答案

来源:爱玩科技网
第一章 绪论

1、生化药物:从生物体分离纯化所得的一类结构上十分接近人体内正常生理活性物质的,能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物质。 P1

2、按照药物的化学本质,把生物药物分为 氨基酸类、蛋白质类、酶类、 核酸类、多糖类、脂类、维生素及辅酶类。P3-5

3、生物药物的原料来源分为 动物、植物、微生物、海洋生物、人体 五大类。P5 4、肝素的化学成分属于一种 多糖 ,其最常见的用途是 抗血凝 。P4 5、SOD的中文全称是 超氧化物歧化酶 ,能专一性清除 氧自由基 。P4

6、辅酶在人体内的酶促反应中起重要的递H、递e等作用,有药用价值,人体生化反应中重要的辅酶:NAD、NADP、FMN和FAD 。P4

7、前列腺素的成分是一大类含五元环的 不饱和脂肪酸 ,重要的天然前列腺素有 PGE1、PGE2、PGF2α等。P5

8、请说明酶类药物主要有几类,并分别举例。P4 第二章生物药物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1、中试:是把已取得的实验室研究成果进行放大的研究过程。P28 2、热原:是指在药品中污染有能引起动物及人的体温升高的物质。P42

3、生物检定法:利用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以测定其效价或生物活性的一种方法。 4、生物药物质量检验的程序包括 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5、药物的ADME表示药物在体内的整个过程,它们分别是 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

6、生物药物在表示含量的时候有 百分含量 和 活性效价 两种。

7、英美等国在药品的质量管理上采取典型的主副典机制,其中美国的药典和副药典分别简称为 USP 和 NF 。

8、在生物药物的质量管理规范中,GMP、GLP、GCP分别指 良好药品生产规范、 良好药品实验研究规范、良好药品临床试验规范。

9、为了对新兴的基因工程药物进行质量管理,中国在2000年编制并颁布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10、基因工程生产的重组蛋白药物,须进行蛋白纯度检查,按WHOG规定,须用 HPLC 和 非还原SDS-PAGE 两种方法测定,纯度均应达到95%以上。P20

11、国外没批准上市的基因工程药物属于 Ⅰ类新药,国外已批准上市的是属 Ⅱ类药物,前者无临床前研究资料供参考,须作临床前研究。

12、基因工程药物的临床试验包括Ⅰ期和Ⅱ期,二者在对象性质和对象的数量上不同。Ⅰ期是在 健康自愿者 身上进行,一般人数 10-20 人。Ⅱ期在 病人 上分组进行,总人数一般在 300 以上。

13、目前我国使用的药典是 2010年 版本,它分为 三 部。

14、进行生物药物的安全检查时,异常毒性检查通常在实验动物 小鼠 上进行;热原检查一般在实验动物 家兔 上进行;降压物质检查通常在实验动物 家猫 上进行。

15、对于进口药,我国执行的检验标准是 国外药典,而对于仿制国外药则执行的检验标准为 国外药典 。

16、对于空气洁净度的100级和10000级这两个级别,其中 100 级的洁净度要求更高。 17、在国内,药品的生产与管理主要依据三级标准,请解释该三级标准。 国标-《中国药典》-委员会 部标-《部颁标准》-卫生部

1)《中国药典》的补充;2)具法律约束力;3)新药须经2年试行期 地标-《地方药品标准》-省、市

对药典以外的、某地区常用的药品、制剂的规格和标准,常制订地区性的标准。 18、请简述新药研发的主要过程。

(1)新化合物实体的发现,药理筛选,化学试验 (2)临床前研究

(3)研究新药申请(IND,即申请临床试验) (4)临床试验+临床前研究(继续)补充 (5)新药申请(NDA) (6)上市及监测 第三章抗生素概述

1、初级代谢产物: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类。

2、次级代谢产物:通过次级代谢合成的产物,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如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

3、抗生素的MIC:能抑制微生物的最低抗生素浓度。

4、抗生素的差异毒力:药物对病原菌和宿主组织的毒力差异。 5、青霉素的母核为 6-APA (6-氨基青霉烷酸)。

6、微生物是抗生素的主要来源,其中以 放线菌 产生的最多,真菌 次之,细菌 又次之。 7、目前国际上抗生素活性单位表示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 指定单位unit ,一种是 活性质量μg。

8、抗生素分为五大类:

9、抗生素药品的热原检查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原理:热原是指在药品中污染,能引起动物及人的体温升高的物质,认为是由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因此用过温度是否升高来判断该药品中所含热原是否符合规定。

方法:将一定剂量的药液静脉注射注入家兔体内,以其体温升高的程度判断该药品中所含热原是否符合规定。 10、请简述管碟法测定抗生素效价的基本步骤,并参考给出的二剂量管碟法的效价计算公式,

2222

解释一下式中θ、K、UH、SH?、UL、S?L各参数的含义:lgθ=?lgK?*(U2H-S2H?+U2L-S2?L)/(S2H??+?U2H?-?S2?L?-?U2L)?

管碟法:比较标准品和待检品产生的抑菌圈的大小,来判定待检抗生素溶液的效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数剂量与抑菌圈直径呈线性关系)

1.?称量;2.?稀释;3.?双碟制备;4.?放置钢管;5.?滴加抗生素溶液;6.?抑菌圈测量。 θ:供试品和标准品的效价比;K:高单位总量与低单位总量之比 第四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青霉素G的汉语名称为(苄青霉素),其结构可以看作由3个“酸”构成,即(苯乙酸)、(半胱氨酸)和(缬氨酸),请进一步画出青霉素G的分子结构图______________

2、各类青霉素的结构由“侧链”加“母环”构成,其中母环称为(6-APA),而侧链有一定差异,例如青霉素G的侧链为(苯乙酸)。工业上制备出的母环可以作为重要的医药中间体,用来合成各种改造的青霉素衍生物。

?3、青霉素为代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肽聚糖转肽酶及D-丙氨酸羧肽酶)的活性而阻碍了(肽聚糖)的交联与合成,从而抑制了干扰了细菌的(细胞壁)合成。?

4、最早发现产生青霉素的微生物是属于青霉菌类中的(点青霉),而目前生产上用于生产青霉素的菌种则属于(产黄青霉素),且大多经过诱变育种,大大提高了青霉素产量。? 5、青霉素在临床上常用其盐类,最常用的为青霉素的(钠?)盐和(钾)盐。?

6、从抗菌效力的发挥特点来讲,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于在细菌的(繁殖)期发挥(杀)菌作用的抗生素,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作用效果有很大不同,即对革兰氏(阳性)菌效果更佳。

7、简述获得青霉素发酵液后从中纯化青霉素的主要步骤。 1)发酵液的过滤和预处理;2)萃取和精制;3)结晶。 8、简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抑制肽聚糖合成→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使菌体失去屏障而膨胀裂解 (2)触发细菌自溶酶活性 第五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结构是以(大环内酯)为母体,以(苷)键和1-3分子的(糖)相连接的一类抗生素物质。?

2、根据大环内酯结构的差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为三类:?多氧类、多烯类 和 蒽沙类。? 3、红霉素的结构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红霉内酯)、(红酶糖?)和(去氧氨基己糖)。? 4、红霉内酯的生物合成是由一分子的(丙酰COA)和6分子的(甲基丙二酰COA)重复缩合而成,在反应开始时的关键酶(丙酸激酶)的活性与红霉素的产量表现出直线关系。? 5、红霉素的发酵生产需要添加的前体物质为(丙酸)。?

6、红霉素发酵采用的菌种为(?红霉素链霉菌),发酵后主要采用(萃取)法来提取,在进一步纯化时,则将红霉素粗品溶于(丙酮)中,再加入2倍体积的水,即可制得红霉素纯品。? 7、氮源的代谢对红霉素合成影响很大,单独氮源实验表明,(缬)氨基酸对红霉素影响最大。

8、简述红霉素的发酵生产与提取的步骤P77

发酵生产:孢子悬液→种子罐→二级种子→发酵罐 提取:萃取法

第六章 四环素类抗生素

1、四环素发酵生产使用的菌种是产生金霉素的(金色链霉菌菌种),它从微生物的种属分类上来说,属于一种(放线菌),是一种(原核)生物?

2、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以(氢化四并苯)为母核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3、采用金色链霉菌发酵法生产四环素时在培养基中加一定的抑氯剂,其原因是什么?P90 阻止金霉素合成,促进四环素合成,使金霉素在总产量中低于5%,但浓度较大时对产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4、为什么培养基中的钙盐有利于提高四环素发酵的产量?P91 钙盐能与菌体合成的四环素结合成水中溶解度很低的四环素钙盐,从而降低了水中可溶性四环素的浓度,促进菌丝体进一步分泌四环素。 第七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代表性例子是(链霉素),其分子结构由(氨基环醇)、(氨基糖)和(糖)三部分以苷键连接而成。

2、图7-1是不同PH值的溶液中链霉素不同分子形式的存在浓度。根据该图并结合掌握的知识填空:链霉素从酸碱性上说,应被视为一种(碱性),其在溶液中可以以(4)种形式存在,在从发酵液提取链霉素时如果采用离子交换法,应选择(阳)离子树脂。链霉素可以经反应生成盐,临床最常用的盐为(硫酸盐)。?

3、工业上用于生产链霉素的菌种是(灰色链霉菌)

4、请简述链霉素的发酵生产与提取工艺包括哪些步骤。P103、106

发酵生产:斜面孢子培养、摇瓶种子培养、二级或三级种子罐扩大培养、发酵培养及提取精制等

提取工艺:发酵液(过滤)→原液(吸附)→饱和树脂洗脱→洗脱液脱色、中和、精制→精制液脱色、浓缩→成品浓缩液(1、无菌过滤→水针剂)(2、无菌过滤,干燥→粉针剂) 5、为了减少损失,生产上采用离子交换法提取链霉素时,常采用三罐或四罐串联法进行吸附,请简述该方法的要点。P107 原滤液流向主、副、次交换罐

主罐:流出的Str浓度达到进口浓度的95%,就可认为已达饱和,可以解吸 副罐:将升为主罐…补个新罐,继续吸附… 次罐:…末罐流出液中的单位应<100U/mL 第八章 现代生物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1、抗生素抗性基因?:微生物能产生抗生素,须要自身能抵抗该抗生素,其相关基因为抗性基因。

2、受体:指存在于细胞核内的生物大分子,其结构的某一特定部位能准确识别并特异结合某些专一性配体。

3、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包括内源性(神经递质、激素)、外源性(活性物质和各种药物)。

4、请简述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的特点。

1)高G-C含量:密码子第3个碱基的G-C比例极高 2)基因成簇:10-30个基因 3)位于染色体或质粒 第九章 生化药品概论 1、丙酮粉:亦称丙酮干制剂。是微生物或生物组织,有时是蛋白质,酶的提取物用丙酮脱水的干制品。 2、超滤: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以大分子与小分子分离为目的,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 3、生化药物根据其所属的化学成分类型分6类: 分类 例子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多肽和蛋白质 精氨酸 酶类 糖类 肝素 脂类 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 催产素、糖蛋白 胰酶 磷脂类 6-巯基嘌呤 4、利用有机溶剂从组织、细胞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具体而言又可以分为两种方法,一种为固-液提取,又称为(浸取);另一种为液-液提取,又称为(萃取)。 5、传统的生化药物主要依靠从组织、细胞中提取相应的生物活性物质来制备,在提取过程中通常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防止活性被破坏,请简述常用的保护措施。P131 1)采用缓冲系统:防止提取过程中某些酸碱基团的解离导致溶液pH值的大幅度变化,使某些活性物质变性失活,或因pH值变化影响提取效果。 2)添加保护剂:防止某些生理活性物质活性基团及酶活性中心受破坏。 3)抑制水解酶作用:根据不同水解酶的性质采用不同方法。 4)其他保护措施:注意避免紫外线、强烈搅拌、过酸、过碱或高温、高频震荡等 6、请简述提取生物活性物质常用的三类方法,并分别举例。P132 1)用酸、碱、盐水溶液提取:胰蛋白酶用稀硫酸提取。 2)用表面活性剂提取: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等可以破坏核酸与蛋白质的离子键合,对核酸酶又有一定抑制作用。 3)有机溶剂提取:1、固-液提取:丙酮提取脑组织中的胆固醇。 2、液-液提取: 7、请简述膜分离技术中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这几种方法的主要区别。 1)微滤(MF):又称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基本原理是筛孔分离过程。适用于细胞、细菌和微粒子的分离,在生物分离中,广泛用于菌体的分离和浓缩,目标物质的大小范围为0.01-10 μm,一般用于预处理。 2)超滤(UF):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的一种膜过程,膜孔径在0.001~0.1微米。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浓缩的膜分离技术。对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细菌)、胶体、悬浮固体等进行分离,广泛应用于料液的澄清、大分子有机物的分离纯化。 3)纳滤(NF):是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其截留分子量在80~1000的范围内,孔径为几纳米。纳滤膜能对小分子有机物等与水、无机盐进行分离,实现脱盐与浓缩的同时进行。 4)反渗透(RO):是利用反渗透膜只能透过溶剂(通常是水)而截留离子物质或小分子物质的选择透过性,以膜两侧静压为推动力,而实现的对液体混合物分离的膜过程。能够去除可溶性的金属盐、有机物、细菌、胶体粒子、发热物质,反渗透技术是现代工业中首选的水处理技术。 第十章 氨基酸药物

1、氨基酸对应的英文三个字母简写名称:丝氨酸(Ser)、苏氨酸(Thr)、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与色氨酸(Trp)?

2、氨基酸的中文名:Lys(赖氨酸)、Ala(丙氨酸)、Glu(谷氨酸)、Asp(天冬氨酸)? 3、20种天然氨基酸中属于碱性氨基酸的有(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 4、20种天然氨基酸中属于酸性氨基酸的有(谷氨酸)和(天冬氨酸)?

5、氨基酸根据侧链的化学结构,可分成(脂肪族)、(芳香族)、(杂环族)和(亚氨基酸)四类。? 6、在工业生产上,在各种氨基酸中以(谷氨酸)的发酵产量最大,(赖氨酸)的发酵产量次之。? 7、生产氨基酸的5种方法为(蛋白水解法)、(化学合成法?)、(酶转化法)、(直接发酵法)和(微生物合成法)。?

8、赖氨酸是人体的八种必须氨基酸之一,而在食用的谷物中又常常缺乏,所以赖氨酸有重要的食品、医药用途,微生物一步发酵法生产赖氨酸常采用几种杆菌为生产菌,请列举其中常用的2种菌:(黄色短杆菌)或(谷氨酸棒杆菌)。?

9、蛋白水解法制备氨基酸常采用的原料蛋白有(毛发)、(血粉)和(废蚕丝)等,采用的水解方法则有(酸水解)法、(碱水解)法和(酶水解)法。

10、某细菌合成赖氨酸的代谢公式如下,请计算赖氨酸对糖的理论转化率:? 3C6H12O6?+?4NH3?+?4O2?—>?2C6H14N2O2?+?6CO2?+?10H20? 赖氨酸对糖的理论转化率为:(2*146.19)/(3*180)*100%=54.14% 第十一章 多肽与蛋白类药物

1、干扰素:是由诱生剂诱导有关细胞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 2、降钙素?(CT):是由甲状腺内的滤泡旁细胞分泌的一种调节血钙浓度的多肽激素。

3、E-玫瑰花结实验:T淋巴细胞表面有针对绵阳红细胞(SRBC)的E受体,在一定实验条件下,SRBC与T细胞表面是受体结合,形成以T细胞为中心,四周环绕SRBC,状如玫瑰花结的细胞集团。

4、IL-2的中文名是(白细胞介素-2),它是Th细胞在抗原或(植物凝集素)等丝裂原的刺激下而产生的一种(糖蛋白)成分。它的功能是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故在(免疫)方面有重要作用。? 5、胸腺肽组分5是由在(80℃)温度下热稳定的(40-50)种多肽组成的混合物,根据它们的(等电点)可区分成3个区,这些多肽中有活性的命名时习惯上被冠以胸腺素。?

6、ACTH的中文名是(促皮质素),它是由(腺垂体)分泌的,化学成分为一种(多肽),其功能是促进肾上腺的(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7、白蛋白又称(清蛋白),含量比例约占血浆总蛋白的(55%),主要功能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8、人血丙种球蛋白的主要成分为免疫球蛋白(Ig),Ig分为(IgG)、(IgA)、(IgM?)、(IgD)和(IgE)五类,其中血中含量最高的,作为抗感染的主力的是(IgG?)。

9、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组成,有(2)条链,它们通过(二硫键)相连。 10、简述在原核工程菌中生产重组干扰素包括哪些环节?

第十二章 核酸类药物

1、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合成核苷酸的

过程。

2、核酸类药物主要分为(核酸)、(核苷酸)、(核苷)和(碱基及其衍生物)四个种类? 3、核酸类药物的生产方法主要有(酶解)法、(半合成)法和(直接发酵)法。? 4、1987年3月美国FDA批准使用的抗艾滋药物(AZT)是全球首个被批准用于临床的艾滋病治疗药物,它是胸苷的衍生物。?

5、pI:C的中文名是(聚肌胞苷酸),它可以诱导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从而发挥光谱的抗(病毒)活性。

第十三章 ?

1、请写出下列酶类药物的中文名:SOD(超氧化物歧化酶)、SAP(去氢淀粉样蛋白)、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Cyt?C(细胞色素C)?

2、酶的提取主要方法有(水溶液法)、(有机溶剂法)和(表面活性剂法)。?

3、评价一个酶的纯化工艺的好坏,主要看两个指标:一是(酶比活),二是(总活力回收率)。

第十四章 及之后章节

1、低聚糖:由2-9个单糖组成的多聚糖

2、粘多糖:是含氮的不均一多糖,是构成细胞间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也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各种细胞内。化学组成为糖醛酸和酪氨基己糖交替出现,有时含硫键。也称为糖胺聚糖。

3、前列腺素(PG):是存在于动物和人体中的一类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具有多种生理作用的活性物质。

4、超临界萃取法:指以超临界流体为溶剂,从固体或液体中萃取可溶组分的分离操作。

5、采用分步提取法可从脑干中分别提取获得卵磷脂、脑磷脂和胆固醇三种重要的脂类药物,首先用丙酮提取出(胆固醇);不溶物再用乙醇提取出(卵磷脂);此时不溶物中则含有(脑磷脂?)

6、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机能的一类化学结构不同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大多需要从外界摄取。 7、辅酶:是一类可以将化学基团从一个酶转移到另一个酶上的有机小分子。

8、脂溶性维生素有(维A、维D、维E、维K?)等,水溶性维生素有(维B、维C)两族。9、维生素与辅酶类药物的一般生产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化学合成)法,如(维B1)的生产;第二种是(发酵)法,如(维C)的生产;第三种是(直接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法,如(辅酶Q10)的生产。P242 10、维生素的特点P241

1)不能供给能量,也不是组织细胞的结构成分,而是一种活性物质,对机体代谢起调节和整合作用; 2)需求量小;

3)大多是通过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体内酶促反应体系;?

4)人体每日维生素的需要量甚微,但维生素却是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在调节物质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一旦缺乏,就会引起相应的疾病发生。

11、蛋白同化激素:是一类从睾丸酮衍生物中分化出来的药物。

12、非甾体类抗炎药:由于其化学结构和抗炎机制与糖皮质激素甾体抗炎药(SAIDS)不同,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13、甾类激素药物根据生理活性可分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和(蛋白同化激素)三大类。它们都是含有(环戊烷多氢菲核C17)结构的化合物?

14、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两大类。前者主要调节(水盐)代谢;后者能调节(糖、蛋白质、脂肪??)等的代谢,并有显着的抗炎、抗过敏作用。

15、雄性激素的代表种类为(睾丸酮),其结构由(4)个脂环构成,共(19)个碳原子。?

16、雌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两类,前者由(卵巢)分泌,后者由(黄体)分泌,它们共同维持女性的性征和性周期。

17、生物制品?:是指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18、弱毒:经过天然或人工改造方法,去除或封闭其毒力因子,使其致病力减弱,一般不引起感染或发病的细菌菌株或病毒菌。

19、灭活?:利用甲醛等灭活剂杀死培养的病毒,以制成灭活疫苗的操作过程。

20、脱毒?:利用一定量的甲醛等脱毒剂,将细菌的外毒素去掉毒性,不再具有致病性,但仍保持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21、类毒素?:由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经解毒精制而成。

22、变量免疫定量攻击法:疫苗经系列稀释成不同的免疫剂量,分别免疫各组动物,间隔一定日期后,各免疫组均用统一计量毒素或活毒攻击。

23、疫苗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代,第一代疫苗指(弱毒苗和灭活苗),第二代指(亚单位疫苗),第三代指(核酸疫苗)。目前利用酵母生产的乙肝疫苗属于第(二)代疫苗。?

24、百白破是一种(联合)型疫苗,可以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 25、利用病毒制备灭活苗时,对病毒进行灭活通常采用的灭活剂为(甲醛)。

26、请解释生物制品保护力测定中常用到的一些术语的中文名:MLD(最小致死量)、LD50(半数致死量)、MID(最小感染量)、ID50(半数感染量) 27、简述病毒类疫苗的生产过程P274 28、简述破伤风类毒素的制备工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