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研究
摘要: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绿色高效、不受气候条件等优点,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理念,装配式建筑在新型建筑工业化进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装配式建筑所需的工厂预制、成品运输、现场吊装等一体化工艺流程,往往受到非定量因素的影响,存在规范、施工流程、人员管理等方面的不完善,造成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困难。因此,分析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指在现代工业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逐渐完善的房屋建造技术,其在工厂里大量生产预制构件,再将完成后的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和衔接。运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筑企业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房屋建筑所需工期,还能够减少人力成本的消耗。虽然能够赋予房屋建筑更多功能的装配式建筑已经在各大建筑工程中被广泛提倡和应用,但由于起步较晚,整体施工质量会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甚至会产生不利于建筑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结果。为保障和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建筑企业需要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控制,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材料设备、技术工艺等进行严格管理,尽最大可能减少能源消耗。
1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1人员因素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会诱发装配式建筑构配件连接牢固度不够、技术性不强等诸多问题,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产生不利影响。为保证良好的施工质量,装配式建筑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说明使用建筑施工机械,高度关注施工效果,有效避免人员操作不当带来的损失。相较于现浇式建筑施工,装配式建筑所需的构配件组装工艺较为繁琐,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技巧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并不能全员达到装配式建筑施工目标水平。
1.2设备因素
装配式建筑建设施工所需要的预制构件必须由专门的机械设备生产加工,但受预制技术水平和钢模加工技术等因素的,预制工厂所使用的相关设备和机械并不能生产出完全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所需的构件,而质量偏低的预制构件也会导致其他材料和设备很难发挥自身性能。此外,如果相关机械设备发生故障,不仅会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所需的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和安装质量,还会给建筑施工现场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1.3工艺因素
在生产预制构件的过程中,常出现模板加固不牢、拼缝过大导致的漏浆问题。因为模板的尺寸和定位都会对预制构件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就需要核对清楚,确保螺栓的松紧程度是合适的,在完成注浆之后,要注意观察,以免产生裂缝,影响构件连接。
1.4环境因素
环境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现场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所需的预制构件。在养护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的过程中,如果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没有根据预制构件的管理需要将生产和储存区域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就容易出现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强度受到影响,相关产品在安装阶段无法达到设计强度等问题,为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施工建设埋下质量隐患。
2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2.1全面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质量
在预制构件环节,为了确保构件符合设计要求,应该寻找符合资质的工厂供货。在生产过程之中,专业人员应该认真把握每个环节的质量并进行严格的检查,确认没有问题方可投入使用,在施工结束之后也应该定期开展维护工作,并且对构件的质量进行测试。需要充分重视吊装预制构件的质量,在吊装空调板和阳台板时,合理选择吊装方案,确保每个吊点强度一致,起吊时,注意不要与墙板发生碰撞,在吊装扶手板时要认真检查,避免出现吊向一侧倾斜的问题。存放预制构件时,要控制好高度,以免影响地层构件,在零件连接处务必放置柔软橡胶垫。装配式内隔墙无需在生产时预埋两侧锚固钢筋,而采用预埋螺栓套筒的形式,在吊装中完成定位后即可绑扎现浇安装钢筋,待现浇构件安装后再预制墙体上安装螺栓连接件。装配式墙体与现浇结构部位连接采用螺栓连接,在工厂中精准预埋套筒,制作完成运输至项目,待验收合格后吊装。
2.2机械设备与物料管理措施
在管理装配式建筑工程在生产、制造预制构件等各项施工物料时,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建设完善的机械设备使用和物料管理机制,对预制构件加工和原材料的使用进行全程把控。在生产材料和机械设备的采购环节,相关人员就应该及时跟进,按照施工材料质量规范和施工器械相关标准对材料质量进行评估和控制,及时发现、退换不合格批次材料,为建筑企业减少材料成本损耗。在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运输环节,建筑企业应充分重视运输安全,对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加大保护力度,使其完好无损地到达施工现场,并对其做好合理的储存和保养工作,防止物料和机械设备受到损伤。
2.3信息管理措施
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建筑行业的各个方面,装配式建筑自然也不例外。通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筑企业在进行装配式建筑建设时可以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有效规避装配式建筑容易出现的风险因素,确保装配式建筑建设信息的可视化和协调性,帮助施工人员及时发现并解决影响施工安全的隐患。装配式建筑信息模
型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对实际的施工环境和方案预设的情境进行演练,及时发现方案与施工现场不匹配的问题并解决,从而有效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
2.4确保施工现场放线定位的精准度
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放线定位,一般来说,控制线主要是利用施工方格网确定的,确保和装配式建筑构件施工标准相同的尺寸和位置。初步定位之后,施工人员要对放线位置再次确认,避免出现桩位误差,提升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
2.5加大装配式建筑管理工作力度
首先要追求管理方式的精细化,针对施工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明确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完善质量控制方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状况进行合理的预判,开展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问题出现的概率;其次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尽可能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表现优异的施工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最后,积极建立和完善管理系统,让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手机收集到相关数据资料之后形成工作记录传输到数据管理系统,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也能保障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与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将资源投入到装配式建筑施工之中,其满足了群众对建筑质量的高需求,施工效果十分明显,但潜藏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工艺、环境等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不容忽视,相关人员需要对其进行识别和控制。因此,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不仅有利于推动装配式建筑在更大范围中得到应用,还能够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施工水平,从而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小毛.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4):57,53.
[2]李川.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2):257-258.
[3]马乙智.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施工生产要素的识别与分析[J].建设科技,2019(Z1):110-111,124.